查看原文
其他

唱响古曲乡音,一家三代守护白族文化瑰宝

李航、靳铃涵 光明网 2023-07-22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关心和关怀,滋养着非遗事业的厚土,结出累累硕果,推动着非遗与现代生活密切连接,吐露芬芳。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我们采访了2022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族绕三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丕鼎,聆听他的非遗传承故事。

青山绿水要珍惜,白族乡愁永不忘,洱海水清大理兴,大理明天更兴旺……”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在大理市喜洲镇作邑村一个白族小院里,一位81岁高龄的老人唱着自己创作的白族大本曲《保护洱海》,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族绕三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白族大本曲艺人赵丕鼎。

绕三灵是白族的一个传统盛大节日,已流传一千多年,是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白族大本曲演唱艺术是白族绕三灵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大本曲是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唱本,因有一定人物、情节,所以又称为本子曲,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是白族人民最喜闻乐见表演方式,也是白族人民最宝贵的民族瑰宝之一。

在大理,“赵丕鼎”三个字可谓家喻户晓。当你走进作邑村,时不时就能听到断断续续的三弦声,熟悉的人都知道是赵丕鼎又在整理大本曲了。赵丕鼎生于白族民艺世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白族民间大本曲表演艺人,从小耳濡目染,他对白族民间文化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16岁中学毕业后就跟着大哥走上了演唱和创作白族大本曲的道路。

回想当年学唱大本曲的经历,赵丕鼎感慨万千。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艺,赵丕鼎白天在生产队工作,晚上学唱大本曲。他还想尽办法打听周边有哪些会唱大本曲的人家,登门拜访,把人家的曲本借来手抄,据统计,他前前后后亲手抄回了60多本民间曲本。经过6年的学习和积累,他对大本曲中的“三腔”“九板”“十八调”烂熟于心,运用自如。他的演唱吐字清楚,音色识别度高,唱腔圆润,能一人多角,变换声腔,因此深得群众喜爱。

传承大本曲一直是赵丕鼎的心头大事。“白族绕三灵和大本曲流传了千百年,这些东西不是我个人的,而是人民创造出来的,我必须把它传承下去,回馈给人民。”赵丕鼎时常会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

为了更好地传承大本曲,赵丕鼎关掉了自家经营的小店。他说,“买卖什么时候都能做,但传承这件事等不得,这是个要紧的事情。”除了自己投身传承民族文化的事业当中,赵丕鼎还把他的几个儿女和孙子也培养成为“大本曲”艺人,他们共同“弹天弹地弹人间万象,唱古唱今唱社稷千秋”。

对于赵丕鼎来说,“一家三代唱白曲”还远远不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先后组建成立了大理州白族绕三灵传习点、大理市花上花白族大本曲传习所、大理市科普宣传艺术团,培养白族绕三灵、大本曲传承人数十位。

传统的大本曲多以歌颂爱情和讲述生活故事为主,但赵丕鼎却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他在传统基础上,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写进词曲里,唱脱贫攻坚,唱生态保护。他说:“我用白族大本曲的方式宣传政策方针,当地人接受度更高,这才是我作为传承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责编:李佳琦  编辑:岳沛
来源:光明网  记者:李航、靳铃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