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碳中和愿景 | 构筑安全高效的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交通篇

安永 安永EY 2024-02-23

作为“构筑安全高效的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建筑篇”的姊妹篇,本文包含安永对交通运输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文件理解和实施建议。

一、政策背景与碳排放现状


政策背景

自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我国政府各部门不断出台支持绿色交通的相关政策,如推广清洁能源公共交通、支持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建设、出台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等。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双碳工作意见》),为“双碳”实施政策确定了原则和目标。文件强调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并进一步提出三大举措:通过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多式联运、绿色物流等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通过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智能交通、电子化改造等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通过建设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慢行系统等积极引导低碳出行。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等“碳达峰十大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作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提出了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项重点行动。由此可见,随着我国交通工具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与后疫情时代出行需求的反弹,如何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环。


交通领域的碳排放现状

根据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交通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占社会总碳排放比重达9.7%,其中约80%的碳排放来自路面交通(占全国总碳排放的7.85%)。若包含交通工具生产和供应链环节的碳排放,交通领域总体碳排放占社会总碳排放的比重将超过10%。


汽车行业中以乘用车为例,根据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数据,2019年我国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为6.2亿tCO2e(占同年社会总碳排放量的5.8%),其中燃油车贡献了94.7%,碳排放总量为5.8 亿tCO2e。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汽车碳排放是交通领域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因此,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是实现交通领域整体碳中和的重中之重。


除了汽车,航空和水运行业碳排放也是交通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在民用航空业的碳排放总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占交通运输行业排放总量的约10%。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碳排放总量达到1.2亿tCO2e,与2015年的0.7亿tCO2e相比,年均增幅达到了14.8%。可以看到,尽管民用航空业的碳排放规模远小于汽车行业,但其增速惊人。


相比之下,水运行业的碳排放量已经进入了下降通道。2019年全球航运碳排放量相比2008年下降了18%,我国2019年水运行业的碳排放量约为0.9亿tCO2e。虽然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减排,化石燃料仍然是船舶动力的主要来源,而这也是水运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因此,与航空业类似,水运行业将力争采用新的燃料以降低碳排放总量。预计到2060年,小型船舶将会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端氢气或者氨气提供动力,而大型远洋船舶的减排将依赖新型低碳或零碳燃料的开发。


二、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的挑战


交通领域碳中和的核心问题是产业链整体的减排降耗,其中的难点是生产环节的减排和使用阶段的低碳化。


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为温室气体排放测算的指标界定了三个范畴。其中,范畴1是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于机构直接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在交通领域的生产环节,随着轻量化材料和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新型材料和新零部件的大规模生产也带来了额外的碳排放量。


例如,相比于普通钢材,轻量化材料在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强度更高;以汽车行业为例,新能源车动力蓄电池的生产带来了额外的碳排放,存储的电能通常仍来自火力发电。而在车辆全生命周期中,动力蓄电池的平均碳排放量高于纯电动乘用车其他部件平均碳排放量的总和。因此,为了实现碳中和,不仅要使用新的能源形式,更要提高动力蓄电池的梯次回收利用能力,才能全方位地降低碳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测算的范畴2是企业在电或热能购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在交通领域的生产环节中,现有产能仍基于传统的火力发电模式,产能提升带来了大量的煤炭消耗。但短期内采用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仍存在稳定性上的缺陷,无法全面替代现有能源模式。例如水能发电和光伏发电都会受到气候、地貌、季节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成无法保证稳定的供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为68.5%,相比2011年81.7%有所下降,但是仍旧占据总发电量的一半以上。


温室气体排放测算的范畴3指除范畴2之外所有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机构非实际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交通工具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就属于这一范畴。传统动力交通工具在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占比高居不下,是交通领域碳中和的最大障碍。


以一辆燃油型SUV为例,根据相关数据,汽车零部件制造产生的碳排放占14%,整车制造环节为1%,燃料生产环节为9%,而整个生命周期燃料使用的碳排放达到76%。在航空业,其中约79%的航空业碳排放直接来自飞行途中的燃油燃烧,20%来自与飞机相关的地面排放,包括飞机燃油运输、飞机维修与回收以及航空服务配套的地面交通。在水运业,化石燃料作为船舶动力的主要来源,仍是水运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了应对碳排放的快速增长,开发新的燃料类型,降低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点之一。


三、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的建议


坚持双轮驱动、内外通畅是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达峰行动方案》重点突出了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的转型升级。从交通领域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具体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

加快生产端的节能降碳改造

交通领域企业在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生产企业所拥有的设施、工厂等直接产生的碳排放,另一类是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消耗的电力、蒸汽、热能等的间接排放。


《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绿色工厂;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我们认为交通领域生产企业应当在生产制造阶段提升技术能力,减少碳排放。具体来说,交通领域生产企业应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设计优化生产方案,采用可回收材料、发展循环经济业务模式,实现自身生产基地的低碳化发展。此外,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以及对企业的设施和建筑进行低碳化改造也是企业在生产阶段降低碳排放的潜在途径。


2

发展全供应链的绿色制造

除了交通领域生产企业自身生产环节外,绿色制造还应结合上下游产业链全盘考虑。


针对上游供应商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活动,交通领域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将供应商碳排放情况纳入评估范围、将绿色制造的要求延伸至供应链最上游的供应商、更多地使用低碳材料(如铝)、提高供应链本土化程度以降低物流造成的碳排放、零部件再生产等方式有效降低碳排放量。而下游的碳排放活动则包括对已售产品的加工、使用和报废处理。对此,交通领域生产企业应改善产品回收体系,以此减少碳排放活动。


3

大力推动交通工具使用的低碳化

《双碳工作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未来,电气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帮助实现交通工具在使用阶段的绿色低碳的主要驱动力。


一方面,在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绿色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下,未来交通领域的全面电气化将显著降低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和化石燃料消耗。


《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我们认为,在此政策目标下,汽车生产企业应继续推进新能源车布局,制定燃油车停售时间表,加快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动化;物流流通企业应大力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提升运输系统电气化水平;水运行业企业应重点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深入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因地制宜开展沿海、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应用;航空企业应重点提升机场运行电动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供应链投资以及发展新能源航空器。


另一方面,智慧交通和共享出行将极大提升整体交通的出行效率。短期来看,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共享汽车则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减少了多余的汽车产量,这两类共享出行都对实现碳中和起着积极的作用。而长期来看自动驾驶能为人们带来更有效率的出行,减少路面拥堵,提高交通流运转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例如基于5G技术的智慧交通可实现车-人-路-云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指令控制,制定最佳行驶路径,减少交通拥堵。


根据《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流通环节企业运行管理效率、发展绿色物流、推动绿色低碳交通方式等目标,我们认为交通领域生产及流通企业应重视在共享出行及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布局,积极发展与互联网公司、信息与通信技术公司及其他相关企业的合作,并加强智慧运行,实现系统化节能降碳。


除此之外,《双碳工作意见》还提出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同时强调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因此我们建议交通领域主要行业企业应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除了大力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建设之外,主要行业企业还应重视这些核心技术的商业转化和应用,包括当前最为典型的低碳科技包括低碳或负碳能源技术、数字化能效管理等。


另一方面,随着“双碳”工作的实质性推进,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引导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绿色信贷、绿色低碳项目融资等。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将会有更多有利于环境发展的项目、企业和个人得到金融体系的帮助。交通领域主要行业企业也需要相向而行,主动配合,与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共同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四、安永价值


战略规划与设计

安永可为交通领域客户提供领先实践对标分析、整体战略规划设计、降碳实施路径设计三方面服务。例如,通过参考跨行业中各类碳中和领先企业的核心经验,安永将从具体业务的角度出发,帮助车企制定车辆使用阶段的战略规划,探索智慧交通、共享出行等新的业务模式,以降低汽车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


特别是,针对在华开展业务的合资车企,安永可在协助其制定中国特色降碳路径的同时,帮助其满足来自全球总部的碳中和目标要求。


碳足迹排查和测算

安永可帮助交通领域客户排查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足迹,通过模型分析测算各环节的碳排放量,从而获取客户整体的碳排放规模,并识别出高碳排放环节。


综合运营管理优化

安永将从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丰富的项目经验,帮助交通领域客户提出综合的运营优化方案,减少企业运营阶段的碳排放量。


相关阅读

碳中和愿景 | 构筑安全高效的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建筑篇


点击安永智库小程序获取更多资讯

欢迎联系我们。


朱亚明

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

碳中和主管合伙人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alex.zhu@cn.ey.com

舒畅

大中华区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

亚太区安永博智隆汽车及移动出行主管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chang.shu@parthenon.ey.com

叶亮

大中华区先进制造与移动出行主管合伙人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liang.ye@parthenon.ey.com

朱琳

大中华区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lin.z.zhu@parthenon.ey.com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如欲转载本文,务必原文转载,不得修改,且标注转载来源为:安永官方微信公众号。如需修改内容,需要获得安永的书面确认。


关注安永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专业资讯。

分享好友

点赞作者

点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碳中和愿景 | 构筑安全高效的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交通篇

安永 安永E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