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位 | 刘耀林: 机遇挑战并存,新时代空间规划下的测绘还有这些问题待解决

《定位》何溪 中海达讯 2022-05-16

【人物名片】刘耀林,武汉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副主席,先后承担“973”、“863”、国家自然基金等40多个项目,主讲的“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于2008年获国家精品课程。


今年3月13日,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这刻起,一场探索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一时间,规划、测绘、城建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用途管制、国土空间大数据融合、国土空间编制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这其中就有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刘耀林的身影。


自然资源部组建的17天后,也就是4月1日,刘耀林便受邀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第一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问题系列研讨会,并就规划体系变革与空间治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武汉研讨会结束两个月后,刘耀林在6月9日又受邀参加了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会上,刘耀林作了信息技术支持的“多规合一”思考的报告。


他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出发,从多规合一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多规空间特征认知与冲突识别技术、“多规合一”空间优化与模拟技术等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中的重要性。


频繁受邀出席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与刘耀林长期从事国土信息化研究分不开的。


早在1998年,原国土资源部刚成立不久,刘耀林和团队开发了城镇土地及农用地的土地评价信息系统,并在全国推广使用,这两套系统实现了土地评价的指标化、定量化和系统化。


随后,在这套系统的基础上,刘耀林和团队再次研发了土地利用规划辅助软件系统,这套软件可以对农业、林业、交通、城镇建设用地等进行合理的空间优化配置,是国土规划的核心内容,以达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此后,针对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刘耀林和团队又承担了全国土地利用多比例尺数据库的技术方案,组织完成了全国多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任务。


目前,他和团队正着手国家科技重点专项地理大数据挖掘课题研究,旨在用数据服务政府决策,造福社会。


测绘行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在这场由自然资源部主导的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对身处其中的国土、城建、规划等行业都会有不少影响。那么,对测绘行业而言有什么影响?刘耀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认为,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方面,由于自然资源部整合土地、矿产、海域、水、森林、草原等主要自然资源的管理于一身,这对测绘业务而言,比以前要扩展了。


“其实,测绘业务一直在不断地扩展。”传统测绘阶段,以获取地形数据为主。后来通过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的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测绘业务拓展到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5个三级类,涉及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监测三个方面。


如今,自然资源部实现了自然资源全覆盖,管辖对象包括土地、矿产、河流、湖泊、湿地、森林、草原、海洋八大自然资源。同时,自然资源部在职能上要实现“五统一”,即统一调查评价、统一确权登记、统一用途管制、统一监测监管、统一整治修复。



要做到统一,前提就要统一获取自然资源的数据,这意味着测绘业务将深入到自然资源八大方面,比如测绘要深入到林业获取数据,要深入土地获取数据,要深入草场获取数据,业务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


挑战方面,由于涉足自然资源八大领域,这就要求测绘人员的知识面要丰富起来,不仅懂测绘,还要掌握山水林田湖草海矿八大领域的知识。同时,想要助力自然资源部实现“五统一”,现有的测绘技术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测绘技术和测绘方法,比如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方面,需要改进以满足政府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的需求。


“此外,在数据处理和挖掘方面,也对测绘提出了挑战,毕竟测绘不仅仅面对测绘数据,还要管理此前从未涉足的行业数据。”


 测绘在数据上大有可为


虽然这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于测绘而言是机遇,但测绘具体可以做什么,想必许多人心里有不同的观点。刘耀林认为,测绘可以在数据上大有作为。“做规划离不开数据,数据是基础,没有数据,规划是空谈。”


他表示,在数据获取上,测绘行业优势明显,可以用利用卫星、遥感、移动测量、各种传感器、监测网、RTK以及社交网络等测绘技术获取土地、矿产、河流、湖泊、湿地、森林、草原、海洋八大自然资源的数据,并且可以做到快速、实时。


在数据统一上,由于规划自成体系,导致数据分散,比如土地调查部门掌握在国土部门,水利调查数据掌握在水利部门,林业调查数据掌握在林业部门。


同时,各规划数据坐标系也不一样,现在各个地方还采用地方坐标系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坐标框架,这些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下都是需要统一的,而这是测绘行业义不容辞要做的事情。


在标准统一上,由于各个规划处自不同部门,自成体系,因此采用的标准也不一样。以规划底图为例,在我国五级的规划中,县级规划采用是1:5万大比例尺图、省级规划是1:50万大比例尺图。除了统一底图标准外,还需统一数据格式、分类编码的标准,这些也是测绘可以做的事情。


在数据挖掘上,测绘可以通过挖掘数据来为规划的优化提供更好的辅助支持。过往的空间规划中,比如在城乡规划中,规划只会考虑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省份的人口总量,对于人口的流动并没有做具体分析。


现在,我们基于测绘技术,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就能够了解人的活动空间范围、活动强度、活动趋势等,从而更好地规划各种资源配置,例如在人口集中的商业中心,我们不能配置只有一条路,一趟公交车,还需要配置地铁,增设公交站点,或者多修几条马路以满足需求。

 

 三大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建设重点


在谈到国土空间信息化未来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思路时,刘耀林表示,国土空间信息化工作重点是围绕自然资源部的职责,即统一调查评价、统一确权登记、统一用途管制、统一监测监管、统一整治修复这“五统一”开展工作。


“信息作为一个辅助决策的角色,当前需要考虑的是,我们现有的数据基础、数据内容、数据体系能否足以支撑‘五统一’的工作”,刘耀林说,“要是不能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应该围绕数据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辅助决策体系进行建设。”


刘耀林阐述道,数据是基础,有了足够的数据,才能支撑自然资源部“五统一”的实现,因此要建设数据体系。同时,为了实现统一的监测监管,就需要建设技术服务体系,通过提供可实现快速自动提取的技术,从而监测哪些是合法合规,进而达到统一监测监管的目的。


“至于建设辅助决策体系,是因为数据通过融合、挖掘、处理在优化规划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推进和提升。”


此外,在谈到面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带来的新挑战,高校人才培养有何应对措施时,刘耀林指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顺应潮流,做出改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具体来说,首先课程体系要改变,需要增加土地、矿产、河流、湖泊、湿地、森林、草原、海洋八大自然资源领域的课程;其次实践教学要改变,学校需要针对空间规划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增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最后老师要充电,只有掌握了空间规划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培养出有竞争力的学生。”刘耀林如是说。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空间规划与大测绘的想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


推荐阅读:

定位 | 史京文: 大调查数据应成为各类空间规划的公共舞台

定位丨张晓玲: 空间规划建设是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服务

定位 | 郭仁忠院士: 空间规划“打架”要用大数据解决

定位丨你所不知道的远景,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大测绘

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的思与行|新刊


标星+置顶

一秒找到中海达讯


觉得本文不错的话,点个赞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