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时代如同洪流,它卷裹一切,但它在往前走!
2007年,在中国话剧百年诞辰之际,当时年已86岁高龄的著名剧作家胡可在谈到军旅话剧时仍旧难掩激动之情:“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军旅话剧!”
中国当代军旅话剧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江西中央苏区的“红色戏剧运动”。军队官兵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活动风靡一时。有史料记载,聂荣臻、陈光、罗瑞卿等诸多将领都曾在剧中登场,扮演角色。为配合战时需要,这种颇为灵活的舞台艺术形式,承载着光荣与梦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生根发芽。“战争年代的军旅话剧主要是配合部队政治宣传,发动民众。这不仅是文化活动,更是一场场战斗。我们带着手榴弹上台,随时准备着牺牲,这是在今天无法想象的……”在中国话剧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撑起了中国话剧界“半壁江山”的军旅话剧始终一马当先,自诞生之日起便自觉地以启蒙救国为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面貌引领着先进文化的潮流,孜孜不倦、代代传承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军事文化、红色文化。
在浩瀚如烟的军旅话剧作品中,积淀着几代军旅话剧人对生活、对生命、对信仰、对艺术的迷恋、尊重、坚守与膜拜。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创作室著名创作员姚远便是其中的一员。
姚远
当代“商鞅”的思“变”之旅
1944年出生于重庆的姚远早在80年代初便凭借硕士作品《下里巴人》荣膺江苏省首届戏剧百花奖,一举成名。1989年创作的作品《商鞅》先后获得华东田汉戏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化新剧目奖等奖项。再加上由徐贵祥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历史的天空》,三部作品便足以奠定其在中国当代戏剧界的地位。除此之外,他创作的包括《天堂里来的士兵》《马蹄声碎》《“厄尔尼诺”报告》(合作)《沦陷》《陀螺山一号》等多部军旅题材佳作,对中国当代军旅剧作的发展产生了值得重视的深远影响。
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剧照
话剧《沦陷》剧照
话剧《陀螺山一号》剧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姚远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他的恩师陈白尘先生。在艰苦岁月中经历下乡插队后,姚远于1970年调入江苏高淳县锡剧团工作,任乐队队员。伴奏之余,他也尝试着开始写剧本,他的戏剧人生自此而起。1977年恢复高考后,时代的春风强劲不息,但因年龄受限,姚远却遗憾地被高考“拒之门外”。但皇天不负有心人,两年后转机到来,已经35岁的姚远在报纸上看到历史剧大师、《大风歌》作者陈白尘先生正在招收研究生的消息,激动不已。当时的他早已将戏剧创作作为为之奋斗不息的终身事业。在志向与梦想的双重驱动下,姚远毅然决定报考,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但好事多磨,不达标的外语成绩再次成为他逐梦之路上的绊脚石。然而陈白尘先生在细读他创作的剧本《大树下》之后,当即拍板,决定以“宁稚嫩而不俗,勿老成而平庸”的标准破格录取了姚远。“从这点看,恩师陈白尘也是改革家”,姚远说,“是改革开放,人们打破传统观念,重视人才,才使我有了生机”。从那时起,思“变”便成为他创作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盏明灯。
陈白尘先生
作为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剧,《商鞅》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同时将改革变法的惨烈与改革者雄浑炽热的精神气魄描写到如此境界的上乘佳作。自1989年完成和发表之后,几经波折,最终于1996年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公演。战国时期大改革家商鞅的传奇一生,再也不是史书中苍白遥远的冰冷记载。它以恢弘的气势、深邃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令无数观者为之震撼,获得了热烈反响。1996年至今二十余年,《商鞅》久演不衰,演出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南京、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并一举斩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项大奖。后又历经数版复排打磨,成为上海话剧中心名副其实的扛鼎之作。有人曾这样解读《商鞅》一剧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推崇改革、说明改革的艰难,也不仅在于歌颂为改革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还在于呼唤社会进步,让人才涌流,开放每个人实现自我的途径和空间” 。这也正是姚远从其人生经历中借鉴而出的珍贵财富。
话剧《商鞅》剧照
“携笔从戎”,
从“下里巴人”到“军旅剧作人”
被陈白尘先生破格录取后,在南京大学学习的三年,姚远接受了正规系统的文学以及戏剧教育,创作上得到了剧坛名宿的悉心指导。他的剧作水平也随之迅速提高,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成名作《下里巴人》横空出世,这部取材于文革生活的作品成功塑造了一群从事“下里巴人”事业的锡剧艺人形象。“文革”中的种种遭遇与磨难没有让他们对戏曲的追求与信仰分崩离析,这群有血有肉的戏曲艺人始终保持着人性中未曾泯灭的坚韧与善良,迎来曙光。“一个个熟悉的面影在我眼前出现。他们的悲苦他们的欢悦,他们的委屈他们的辛酸,像一团湍流在我心头翻卷。”姚远在《从“下里巴人”到<下里巴人>》一文中曾写道:“中国的戏剧发展史是民间艺人们饱尝辛酸的血泪史。”正因如此,他此后戏剧创作的价值取向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中描写人性、表达人文精神的传统”。
《下里巴人》电视剧剧照
《下里巴人》话剧节目册
下里巴人
连环画册
硕士毕业后,姚远留在南京大学任教一年,后进入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成为了一名专业编剧,创作军旅剧作成为他的本职工作。他挥笔泼墨,用洋洋洒洒的文笔勾勒着一首首关于英雄主义的赞歌。
战争背景下的军人,是英勇无畏的化身。创作于1986年的《天堂里的士兵》是他的第一部军旅剧作。剧中年过四十的老宋转业在即,军人的天性让他拒绝了安逸的生活,“上前线”才是他的归宿。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他朴实的思想里折射出的正是军人的英雄主义。
随后描写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时一群女兵命运的作品《马蹄声碎》根据同为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的作家江奇涛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被赞誉为军旅戏剧舞台的一个“新成果”。
1999年,他的第三部军旅剧作《“厄尔尼诺”报告》(合作)问世,和平年代的军旅剧作从常规道路中寻求突破,以海滨城市的干休所为背景,在世纪之交市场经济大步走来的浪潮中,有着光荣传统的军队离休老干部家庭中两代人所呈现的不同认识、情感和生活经历展现了改革开放在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后对人们的精神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部作品被誉为振聋发聩的现代“警世通言”。
左:《马蹄声碎》
右:《“厄尔尼诺”报告》
新世纪后,这位多产的剧作家仍旧活跃在剧坛第一线,创作出多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剧、军旅剧。2020年9月,在吴然先生饱蘸激情挥写而成的长篇纪实文学《葱茏十年》的新书发布仪式上,一众特殊的嘉宾悉数亮相,这其中就有姚远的身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可谓军旅戏剧创作的尖峰时代,作为亲历者的姚远同其他军旅戏剧人一样,多年来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凭借着对戏剧艺术无悔的爱,耕耘在这片军绿色的沃土之中。从当初的草台班子到如今的著名剧作家,姚远“携笔从戎”,与戏剧相伴五十余载,初心未改。这也促使年近八十的他再度出山,为庆祝建党百年,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搬上话剧舞台。
对于戏剧的未来,姚远曾谈起过他的期许:“时代如同洪流,它卷裹一切,但是它是在往前走。戏剧总得跟上,无论你跟得上还是跟不上。我想说:戏剧,你一路走好!也许我会掉队,但我的心,会始终不停地在追赶着这支队伍。就像《马蹄声碎》,就像长征”,也像这经历着沧桑巨变,却不停延伸的“人间正道”。
几度风云变幻
以信仰为墨,以情怀作笔
书写初心不渝
江奇涛原著
胡宗琪导演话剧
《人间正道是沧桑》
【2021常熟城市话剧节】
演出时间:2021年8月11日(周三)19:30
主要演员:于东江、蔡伟、杨彦、许源、刘旭、盛贝娜
演出团体:南京市话剧团
*演出阵容请以现场为准
演出时长:约210分钟(不含中场休息)
演出介绍>>>恢弘巨制燃点与泪点交织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
原著:江奇涛
编剧:姚远
导演:胡宗琪
票价(元):80/180/280/380
优惠政策:
1、常规会员7-9折;
2、证件特惠:
本人凭军人证、教师证、学生证购买280/380元演出票享受6.5折优惠(每人每证限购一张),不与其它优惠同享;
3、双人套票:
392元(280*2)、532元(380*2);
4、该场演出支持话剧套票以及年卡兑换。
指导单位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
(区文体旅游局)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陆家嘴管理局
联合出品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南京市话剧团
上海新可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申明:图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刘雅婷
审稿:顾亨、范洁、石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