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杂技特色 讲好英雄故事!——杂技剧《战上海》
杂技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特别是在中国,更是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深的植根于大众中,一代代杂技艺人不断地演绎、传承和发展,为杂技艺术奉献着智慧与汗水。杂技艺术也从最早“摆地摊”“玩杂耍”等单一的娱乐样式发展为惊艳舞台、亮相世界的独立艺术种类。
在人们的认识中,杂技是“绝活”,具有常人不能及的绝妙;杂技是“险活”,挑战观者的视觉神经,很是“养眼”。但由于其自身的部分问题,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在审美体验上不免失于单一和平面。使观众逐渐失去对它的欣赏。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杂技也在做出改变,使杂技剧吸收了大量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的“养分”,创造性地开发运用表情达意的能力。从单一的“好看”到多角度、多情境的审美,从平面式的观赏到随叙事推进的纵深感、层次感,从以往单纯的“养眼”到思想性与艺术性比翼的“养心”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的杂技剧《战上海》。
该剧以同名影片为故事蓝本,上海杂技团与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作,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场面与表现段落,将杂技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实现了“剧与艺”的艺术创新。
一九四九年五月,著名的解放上海战役打响。
我军某部连长江华,跟随部队在上海外围与敌军展开激烈较量。经过浴血奋战,我军逐渐逼近市区。
敌军汤司令不甘心外围战失利,一方面下达凶狠的“七杀令”,勒令敌军不惜代价死守上海市区;另一方面又在密谋上海撤退时将上海电厂炸毁的破坏行动,企图让上海陷入黑暗之中。
白兰(江华的恋人、地下工作者)机智获取了这一重要情报,摆脱了敌特的追捕,及时将情报送出。
为了上海60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城市建筑的完好无损,我军遵照上级的命令,在市区作战不使用重武器,并为此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城市攻坚战,许多战士倒在了苏州河畔......
根据白兰送出的情报,江华奉命率突击队雨夜飞渡苏州河,潜入上海电厂,和上海电厂护厂队员一起,与阴谋炸厂的敌特殊死搏斗,全歼敌特,保住了人民的电厂。而江华为掩护战友不幸牺牲在了上海解放的前夕。
江华和白兰,以及成千上万的战友,用青春和生命迎来了上海的解放。
1
杂技、叙事、剧情,高度契合
以杂技艺术手段和舞台样式来全面展现“上海战役”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该剧在忠于史实基础上,积极开展杂技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合乎逻辑地艺术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协助下解放上海的英勇事迹。
点击翻看剧照▼
杂技剧《战上海》有诸多“动情”之处。如剧中用滚环、绸吊等双人配合表现江华、白兰在青年、热恋和相思各个时期的场景。剧目开始用滚环,把青春活泼的朝气表达出来了;两人转环时要求对手平稳,寓意两人的感情趋向稳定;到最后用绸吊飞起来时,两位演员抓得非常紧,寓意着两人深刻的爱情。这种“以物喻人”“以人化物”的情感递进式处理,生动细致。最感人的场景是尾声“碑”。一组表现力与美“较劲”的造型出现后,一只和平鸽缓缓飞落在“雕塑”的掌心。
2
“杂技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作为海派杂技对红色文艺作品的首次探索,全剧有多达20余个节目,涵盖杂技、魔术、滑稽等表演样式,创新9种全新的表现形式,配以“声、光、电、影、景”等综合艺术运用,以“惊、难、奇、绝、美”的海派杂技震撼再现英雄赞歌的澎湃画卷,让观众体验到不同凡响的舞台艺术效果。
点击翻看剧照▼
创作者将技巧作为全剧的一抹亮色,努力在“高、难、新、特”上另辟蹊径。例如,在“暗巷逐斗”场景中,创作团队运用滑稽戏调节全剧表演的紧张节奏。在翻腾技艺上,大胆突破对杂技传统道具特别是“圈”的使用。编导将颇具上海弄堂特色的生活场景和日常物品,衍化为演员在剧情中展示技术技巧的辅助工具。该剧真正的咏叹调是通过道具体现出来,比如攻坚战大软梯和苏州河雨夜飞渡等场景。其中,“梅花桩”被巧妙地设计为渡河过程中的桥墩、暗桩。传统的“舞狮”双人配合程式化的高难度技巧,准确地表现了我军战士淬火成钢、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
上海杂技团
红色海派杂技剧《战上海》
【2021音乐舞蹈季】
演出时间:
2021年11月21日(周日)19:30
敬请期待!
版权申明:图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刘雅婷
审稿:顾亨、范洁、石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