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古代中国是如何统治库页岛的?

2017-09-04 佳文 格上财富


作者:佳文

来源:历史研习社(ID:mingqinghistory)


库页岛曾经是中国的第一大岛,现在为俄罗斯实际控制,更名为萨哈林岛。紧邻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库页岛在历史上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曾受到唐、金、元、明、清多个朝代的间接或直接管辖。欲问库页岛是如何接受古代中国管理的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741年的唐朝疆域示意图,右上角有窟说部。


唐朝统一全国后,当时东北地区的靺鞨各部纷纷归附。在靺鞨诸部中,有一支叫作黑水靺鞨的部族在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开始和中央政府有了直接的接触。公元731年唐朝开始在归顺的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并派遣长史来负责监督。在《新唐书》中记载在黑水靺鞨诸部中有“窟说”部,窟说是库页同音的异译。



虽然唐代已经与库页岛上的民族有了往来,但毕竟道路遥远,难以直接管辖,因此唐和当地民族事实上是处在松散的联系状态。史书上说“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而屈设不能自通。”,就是表明当时库页岛上的族群要取得和唐朝的联系十分困难,想来在当时也不具备直接远距离管辖的能力,唐的最远势力范围也只能延伸到黑水都督府一带。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至迟在12世纪的金代时,库页岛已经属于中国版图。据《金史》记载:“金之封疆,东极吉里迷、 兀的改诸野人之境。”,东极吉里迷就包括了库页岛在内,这一点也到了相关考古发现的证实。1919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当地发现了当地人称为“卡拉霍通”的城池遗址。而卡拉霍通经过历史语言学家的分析,正是女真语中“姓氏”的意思,而霍通则是“城池”的含义,卡拉霍通这个名称流传于当地极有可能证实在金代曾在此筑城戍守。


而元代文献上则留下了“内豁通”、“吸剌霍通”的城池的名称。元代城池使用的是女真语名称,也可证实最晚在金代已经开始在今天库页岛南半部进行军事驻扎和直接管辖。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元代以前的唐、金时代对库页岛管辖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根据考古发现的残余城址和文献的只言片语勾勒出一个大概。


但进入元朝后,中央政府对库页岛的管理力度明显加强,这表现在元对库页岛派兵征讨和课税这两个方面。


蒙古人建国之初,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置了胡里改等五个千户所用以镇抚北边诸族。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年),因为当时库页岛上的虾夷人和鄂温克人还没有归顺,蒙古军发动了针对库页岛的军事讨伐。


到了二十多年后的1286年,经过不断地讨伐,库页岛终于全部归顺蒙元,被纳入王朝版图之内。当时的岛上主要有三个不同的族群分布,首先是前文所提到的吉里迷人,他们是费雅喀人的祖先;余下的则是虾夷人(当时称作嵬)和鄂温克人(亦里于)。


元代的库页岛


元朝管辖库页岛的直观表现除了多次军事征服外,还有就是课税。当时每年冬天酋长们要趟水到奴儿干缴纳毛皮税,进贡猎鹰。到来年夏天,鲑鱼洄游的时候再启程回乡。由于猎鹰的贡赋索要的过多过急,酋长们也曾多次反抗,打捕鹰人。


从文献记载来看,元代正是通过辽阳行中书省或征东行省来直接负责对库页岛居民的管辖事务的。在当时,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定期参觐制度。



继元朝管辖库页岛一带的明朝对当地的管辖更为完善,在当地首领去北京朝见明代皇帝后,明军在库页岛上设置了卫所屯驻。1409年永乐帝命人建立了奴儿干都司以加强对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的管辖,并立碑标注。在奴儿干都司建成三年后,就在当时人称为苦兀的岛上西北部建立了囊哈尔卫(即现在俄罗斯库页岛西北部的朗格里)。


囊哈尔卫和兀者揆野木千户所,是奴儿干都司派遣的在库页岛上直接管辖当地居民的军政单位,负有镇御边疆、收缴当地贡品的功能。到了15世纪中叶的明宣宗时期,还曾数次派遣使臣慰问当地酋长民众,顺便查看征收的土贡的情况。一般岛上居民缴纳的贡品主要是黑兔、黑狐、貂皮、猎鹰、白兔、皂雕、咸鱼等,实际上是一种赋税,标志着明代对库页岛的有效管理。


明代库页岛,囊哈尔卫在库页岛西北端


虽然明代在库页岛上设置了囊哈尔卫等卫所进行管理,但客观来讲还是在这一地区进行羁縻统治,以朝贡的方式要求周边部族效忠。


对库页岛较为成熟的管理还是出现在清代。清代对库页岛的管辖,是从它的前身后金政权开始的。努尔哈赤起兵后不久,后金就派军迅速接占明朝在东北原有的羁縻区域,其中就包括库页岛。岛上的居民费雅喀人也自此成为了一支效忠于清廷的部落。清政府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划归宁古塔章京管理。


1732年库页岛又被划入了当时吉林将军下辖的三姓副都统辖区,在康熙年间抗击沙俄的战斗中,清廷多次召集岛上能征善战的费雅喀人拿起武器投入战斗,为保卫边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代费雅喀人向地方官员纳贡场景


在清朝管辖下的库页岛,既不属于八旗之一,也不归理藩院管理,那这些岛民归谁管呢?史书记载是各自任命当地的姓长、乡长分户管理,很有点基层村民自治的意味,说到底是一种羁縻的变型形式。根据当地的统计,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被编为六姓一百四十八户。


这种由当地人管理的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因地制宜,减少行政开销。清廷要求岛上的姓长乡长们要向清朝的中央政府缴纳貂皮作为贡赋,并按时向费雅喀人赠送赏赐,以示“皇恩”。当时清廷要求缴纳的主要是貂赋,以征收毛皮为主。同时还要求岛上酋长到京城娶媳妇以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上层的笼络。



清朝中央政府与库页岛上的居民之间的关系,在清代中期的18世纪就暴漏了很多问题。由于当时清军主要作战的方向是对付西北的准葛尔蒙古人,东北边防往往是在边界设立哨所,然后一年甚至数年去巡视一次,这就给了沙俄觊觎的机会。



沙俄对库页岛的占领侵吞和当时对黑龙江流域的探险侵略是几乎同时展开的。俄国人在19世纪初派遣了克鲁森斯特伦为首的所谓“环球航行探险队”,沿着库页岛的西北海岸一路探索到黑龙江下游入海口。作为外来的入侵者,克鲁斯特伦倒也是有些心虚不敢继续深入,他吹嘘自己发现了库页岛的重要战略价值,但坚持认为库页岛是个半岛与黑龙江下游河口相连。随后几十年内,沙俄不断派遣所谓勘察队勘测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的地形,并最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非法占据了中国的库页岛。



有趣的是由于历史上与清廷的密切联系,当地的费雅喀人并不喜欢远道而来的沙俄哥萨克,而仍然坚持对清朝的上贡,这事实上是当地人对清朝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被视为是清朝对库页岛有效管辖的重要证据。随着19世纪中期清朝影响力逐渐消退,库页岛就成为了沙俄和日本争夺的舞台。20世纪之初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战败,被迫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库页岛被一分为二,南部成为了日本领土,库页岛上风云再变。二战之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将南部库页岛重新占据,并一直控制至今。



一座远东的大岛牵扯了中日俄三国上百年的历史恩怨,岛上的原住民的生活水平今日较往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回顾历史我们仍不禁感叹库页岛的命运浮沉和历史的波澜云诡。


参考资料

1.薛虹:《库页岛在历史上的归属问题》,《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

2.李凡:《美国“冷战”政策与日苏领土问题的形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吕广天:《明清之际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的少数民族》,《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6月

4、李东旺:《库页岛春秋》,《文史精华》,2013年3月

5、(日本) 间宫林藏《东鞑纪行》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