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年运河焕新生| 运之河 通之美




       只一句镇江话入耳,地理与人文融合的奇妙便能让人心领神会——镇江话将北方方言的硬气与南方方言的柔软结合在一起,呼应了镇江南北交界的地理位置。


  7月5日,记者跟随“千年运河焕新生”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来到了水运名城——镇江。运河人力的一“竖”与长江天工的一“横”相交于此,形成沟通东西、贯纵南北的黄金十字水道。


  步入这座依水而生、因运而兴的小城,只见江水奔流、运河贯穿、湖泊棋布、金山耸峙,千年之后,运河依旧是它的城市名片,镇江交通水运人也在为运之通、通之达、达之捷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运之通——水运古城生机盎然

人人都说镇江是座小城,可是实地体验一番会发现,镇江是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在城区随处一走,一定能看到巨树环绕下有段古墙或有处遗址。


不远处有座翠山,依山寻去发现此处名曰“西津渡”。行至半山腰,“西津渡救生会”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一座古建筑物左侧——原来镇江自宋代起就有了救生会,可见镇江确以千年的脉脉情意来守护着流经而过的江河。


  回溯至千年之前,这座依水而设的城市守护的是唐宋时期运河上赫赫有名的“漕运咽喉”——京口闸。京口闸曾是江南运河的第一道闸口,是宋代水运工程的杰作。现今的京口闸虽已成古迹,但是旧址漕道里斑驳的纹路仿佛正诉说着当时的熙攘……


  而现在,镇江也以其悠久的水运文化守护着当今的“江南第一闸”——谏壁船闸。船闸名为“谏壁”,瞬时使人梦回三国。的确,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镇江句容破岗渎上建造的“埭”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埭,其梯级的布局形式还是现今苏北大运河梯级船闸的鼻祖。


  谏壁船闸是京杭运河江苏段上12大船闸“精武卫”之一,在苏南地区护卫着江苏境内687公里的京杭运河——京杭运河江苏段既保持着主运河段千年通畅的纪录,也是当今运河中航运功能最强、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航运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


  悠久的运河在谏壁船闸的守护下,褪去了历史的沧桑,以崭新的现代化面貌安全运送着过往的船只。


  走进闸区,像是走进了一座依河而建的公园。遍地有绿意,处处嗅芬芳。运河河道边紧紧地织着翠色绣带,艘艘舟舸在碧水之上穿行——好一幅绿意盎然的运河美景!



通之达——“江南第一闸”助力经济腾飞

在谏壁船闸闸区多停留片刻,现代船运货种的变迁史便可尽数了解。


谏壁船闸的工作人员指着一副讲解图向记者介绍道,“1997年,谏壁船闸通航货种大部分为矿砂等,到2018年,很明显,通航货种演变成了更加环保节能的工业成品和半成品。这侧面反映了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顺应国家水运经济的发展,谏壁船闸几经升级——


  1980年7月11日,谏壁船闸一线闸正式通航。一线船闸闸室长度230米,宽度20米,门槛水深4米,年设计船舶通过量2100万吨。至1997年底,谏壁船闸的年船舶通过量已达3755万吨。船闸的通航能力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1999年,作为苏南运河扩容配套工程的谏壁船闸复线船闸开工建设,二线闸闸室长度230米,宽度23米,年设计船舶量2333万吨。2003年通航后,谏壁船闸成为苏南运河上唯一的大型单级复线船闸,年船舶通过量增至4433万吨,常年可通航千吨顶推驳船。至2003年底,谏壁船闸的年船舶通过量已达8500万吨。谏壁船闸的通航能力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航道等级的提高、通航建筑物的升级让苏南运河的通航效能大幅提升,水上运输更加安全、通畅。


  至2018年,谏壁船闸年船舶通过量已超1.5亿吨,是沪宁铁路单线年运输量的4.2倍。谏壁船闸成为镇江经济建设的“晴雨表”,也成为助推苏南经济发展的“助力剂”和“传动轴”。



达之捷——科技赋灵守卫百舸千帆

走进谏壁船闸的指挥室,几十块电子监视屏幕旁有着这样一行字——“已安全运行14238天14小时”,谏壁船闸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宗旨尽显无疑。


“为了确保船闸运行安全,谏壁船闸编写的《江苏省沿江口门运行操作规程》,作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于2015年已在全省推广。”听到这里,记者一行频频点头,惊叹于镇江航道为水运事业所作出的科技贡献。


  “党的十九大之后,内河水运进入新时代,智能、便捷成为船闸服务水运的新目标、新方向。”工作人员表示,2006年谏壁船闸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站式服务”,并于2013年全面完善;2018年7月,谏壁船闸成为全省航道系统第一批推行“水上ETC智能、便捷过闸系统”的大型船闸。使用新版水上ETC后,船民只需手机操作登记过闸流程,并使用电子支付即可过闸,不仅为船民降本增效,提供极大便利,提升安全系数,同时也提高了船闸运行效率。截至2019年6月底,使用新版“水上ETC”过闸的船舶已达到95%以上。


  除谏壁船闸外,六圩河口也是守护这“黄金十字路口”的“忠诚卫士”。


  六圩河口是长江与运河直接的“交锋点”,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河口水域里,就有9股船流在此交汇。此处发生的险情事故数量一度占长江干线总数的1/10,因此六圩河口成为老船员们都惧怕的“老虎口”。


  面对如此“天险”,2017年,镇江海事独创“环形”航法与“红绿灯”的交通组织方法,“我们缜密规划、‘迎虎而上’,有效解决了进出河口船舶‘何时走、谁先走、如何走’等突出问题。”六圩河口联合监管办事处负责人姚亮告诉记者。


  运河长江交汇处,千年镇江护舟行。


  通江达海千帆竞,安全智能暖民心。


  镇江是“千年运河焕新生”主题采访活动的第一站,接下来,采访团将沿运河,深入宁波、湖州、苏州、扬州、淮安、徐州、济宁、通州等地,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的时代精髓。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程璐 杨雪 何智卿

重点推荐

► 关注| 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千年运河焕新生”主题采访活动在镇江启动

► @所有人|“把心中最美的诗句献给大运河”征集活动开始啦!有才的你还不快来

► “一带一路”进行时| “中斯一家亲”绽放友谊之花

 深度| 褪去浮华 稳健前行——长江游轮旅游市场透视

► 现场| 壮观!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首个钢吊箱成功下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