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这家259岁的船级社,将为中国造船业提供哪些支持?



12月4日,英国劳氏船级社(下面简称劳氏)在2019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下面简称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宣布进入中国市场150周年。作为世界成立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船级社之一,如何看待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未来又将如何助力中国船舶工业?近日,劳氏船级社全球船舶与海工业务总裁尼克·布朗、劳氏船级社大中华区总裁薛茂根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尼克·布朗(左)与薛茂根(右)合影


将与中船集团成立全球研发中心 

推动中国船舶设计的发展

12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劳氏船级社集团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目前将在什么新技术、新产品上进行研究开发?即将成立的研究机构在中国开拓市场方面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薛茂根告诉记者,中船是世界第一大船厂,劳氏船级社是世界第一家船级社,是世界领先的船级社。在过去的150年间,劳氏见证并助力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强国的历程,持续以国际知名的专业知识和前沿技术,推进行业及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


“当前船舶设计建造方面的规则制定都是国际海事组织领导的,但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起到推进作用。”薛茂根表示,劳氏跟中船联合成立设计研究部,可以开发新的船型,希望通过双方的研究开发能够改进行业规范,推动中国船舶设计的发展。


“目前,中国在LNG船上面临着非常多的机遇,中国整个船舶行业也在非常积极地去进行LNG船的研发制造。我们可以看到LNG船也在全球进行运输,其实油轮客船的船只建造在中国来说还在初步的阶段,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和CSS中国船级社以及中远海运有更多的相关的合作。”薛茂根补充道。

尼克·布朗(左二)与薛茂根(右二)在会场进行交谈


致力从脱碳、数字化领域支持行业发展

“我们想要做到的是在船运行业不仅能够运用更为绿色的能源,进行更为绿色的船运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保证整个船运行业高的安全性。”尼克·布朗认为, 整个船舶行业面临着非常大的关于脱碳的挑战,在过去的260年之中,英国劳氏船级社都在助力整个行业,现在希望能够从脱碳以及数字化领域去更好地支持行业的发展。


由于国际海事组织所提出的到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脱硫的要求,当前中国大部分的船东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硫类的燃料使用。尼克·布朗告诉记者,劳氏目前在帮船东、设备商以及造船厂家、设备企业去更好地适应下一代低排放的船舶设计和发展。


“这样的研发和研究工作其实是非常紧急的。”尼克·布朗表示,根据国际海事组织2050年排放的要求,希望到2050年船运行业能够减少至少50%的温室气体。所以目前劳氏中国的团队想要更好地去适应目前全球包括中国的这些相关法律法规,跟船厂、船舶设备制造厂以及船东和各种厂家更好地合作,希望能够理解在这个新的背景下船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使用新的燃料方面的风险。


尼克·布朗认为,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的大趋势是将新的燃料运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船上,可能会首先从LNG、氨气船或者是其他类型的燃料开始,要看什么样的燃料能够普适于各种类型的船只,所以劳氏希望能够将这种技术更好的推广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船只。


记者从本次海事展上获悉劳氏向国内多家知名船厂和研究机构颁发了多项重要项目原则性认可证书包括:MARK III型燃料舱超大型油轮、零碳排放大型集装箱、中国首个数字孪生原则性认可、零排放180000dwt散货轮等等。


其中,零碳排放大型集装箱船型是劳氏船级社在绿色船舶和清洁能源应用方面对中国船厂(大连船厂)一次里程碑意义的合作,以“零碳排放”为目标,为即将到来的零碳排放船舶市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尼克·布朗(左)与薛茂根(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大企业强强联合 

有利于行业性的变革

当前中日韩等主要造船国家的船企都出现了合并的现象,这会为船舶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或者影响呢?


尼克·布朗认为,通常在整个行业实现合并的时候,其实行业关注的重点都是成本效应。所有的这些合并包括中远海运集团、中船集团这些大企业的合并,其实都是一个企业和组织强强联合的象征,这样的强强联合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目前的这种脱碳以及数字化,去进行更多的行业性的变革。


“目前我们知道其实整个船舶行业都是非常不稳定的,整个市场也都是时好时坏,这种大企业的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业务的多样化,比如说我们有集装箱船、散货船、LNG船以及车辆运输的船只,所以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产品组合,可以更好的面临市场挑战,拥有更好的发展。”薛茂根认为,这种企业的合并其实在整个数字化领域也有更好的机遇,企业能够更好的去探索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非常多的风险。比如说网络安全方面的风险,各种大的企业可以利用它们的资源去寻求机遇,同时避免风险,也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去进行市场响应,获取市场上的福利。

由中船集团下属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航运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


数字化助力智能船舶制造

对于未来智能船舶的发展趋势,尼克·布朗认为,未来的船舶上将装有更多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是装在船上以及和船相关的设备上,它的作用不仅是用于收集数据来分析现在船上相关设备的运营状态和性能,也可以形成一个船运行的趋势。比如说有些船它可能是在海岸区域航行,会遇到相应的一些工况,它遇到的工况跟跨大西洋所遇到的工况是不一样的。进而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船的性能,结合船舶运行的状况,以及遇到的风险态势起到诊断性的预测。


通过这种预测性的维护,船员可以把更多的重心放在运营上面。类似航空行业运用传感器所传达出的数据进行预测性的维护,可以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提前更换。所以飞机上只有很少量的运营人员,但他们主要是去做运营,而不是维护。


薛茂根告诉记者,劳氏刚与中船系统研究院(北京)成立了一个联合研究项目Digital Twin,可以用模拟数字双胞胎技术,模拟设备在船上的实际运行情况,能准确预报这个设备到底在什么时候需要更换。这项技术目前来说是非常精准的。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杨瑾

责编:陈尔维

审核:洪波

重点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