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经济玄机大起底,财富正流向哪里?

2017-02-12 水木然 廖永胜 中港股市龙虎榜

历史终将证明一件事:世界最近的15年(即2002年——2016年),最值得研究一件事是: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这15年走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路。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包括所有的经济学家。可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今天,我们就把这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似火流年,清晰完整的梳理出来!读懂了这15年,不仅读懂了中国,也读懂了未来!


以2002年为起点,是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中国GDP增长率驶入8%以上的快车道,持续了10年,直到2011年结束,然后增长率降低到了8%以下,持续了5年,直到现在。


注:中国2002年至2016年的GDP增长率

注:以GDP增长率8%为界限,节点清晰,层次分明

 

高速增长的10年,房地产功不可没

 

▌ 第一轮房价上涨

 

2002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欧元诞生,世界加速一体化; 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向全世界输出商品; 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美国eBay进入了中国。

 

除了以上大事之外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国土部出台了一份文件,规定凡经营性的土地出让一律实行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当时的人们,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份文件决定了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

 

因为中国从古至今,真正的财富表现形式其实从未改变,那就是——土地。土地在农村是耕田,是农民的根本;在城市是房子,是居民最值钱的东西。所以古代的财富在地主手里,现在的财富在房东手里。

 

中国自1998年就启动了住房改革,从1999年起停止住房分配,鼓励个人买房,住房的需求经过三年的酝酿已经完全释放,而这一份涉及到土地政策的文件,一下子把房地产变成了卖方市场,因为开发商必须向政府购买土地才可以建房售卖,所以房子一下子供不应求起来。


商品的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对于房子来说,由于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缺失、城镇化的加快,所以需求被无限打开,而土地供给是受政府约束的,这种畸形的供求关系导致地价、房价一路高歌猛进,GDP被迅速拉动。

 

这一轮房价的飙升是“供求关系”导致的。

 

▌ 


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的产品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制造业、贸易业被迅速拉动,大家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手里有钱了,同时内需也被拉动了。这就是三驾马车的由来:出口、内需和投资(主要是房地产)。

 

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美国的eBay在这一年进入了中国。在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稠密的国家,电子商务很容易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态。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什么?是直接搭建了一座工厂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压缩所有的产业链。而且它将所有产品都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去对比购买,哪个便宜买哪个,哪个看上去靠谱就买哪个。

 

戏剧性的是:第二年,就是2003年,中国的淘宝诞生了,它将互联网思维之一的免费思维做到了极致,一招打败eBay,然后一统了中国电商江湖。

 

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消费者的品位决定了产品的品质。淘宝迅速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和习惯,工厂为了讨好消费者,都拼命的去降低成本、努力做到“物美价廉”,同时为了使产品看起来靠谱,也会去刷单,衍生出了一条条灰色产业链……

 

最重要的是,这就使我们的制造业陷入到了“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所以电子商务的破坏力和杀伤力是巨大的。于是,工厂的利润开始越来越薄。

 

▌ 


2007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并在2008年9月演变成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美欧日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于是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受其影响,中国的外贸出口开始下降。

 

受此影响,中国房价也出现了回落。

 

眼看着危机将影响到中国经济,中国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就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四万亿计划”。外需减少了,那就去扩大内需。

 

事与愿违的是:我们印出的这四万亿钞票,根本没有流到消费市场,都去了哪里呢?去了当时利润最高的地方:房地产。

 

▌ 


对于企业来说,虽然拿到了银行的钱,但当时企业都处于低价竞争状态,核心竞争力不在研发,而在降低成本。工厂的利润越来越低,银行的钱都是有利息的,于是很多企业都把钱投向了房地产。

 

这一年,很多教育、家电、服装、食品企业都转型做起了房地产,比如宁波的雅戈尔等等,因为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

 

这四万亿不仅没有帮我们扩大内需,没有帮助制造业产业升级,反而又把房地产行情助长了一把,房价又开始飙升。

 

2009年成了房地产最火的一年。原本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开发商门可罗雀,第二年就上演了 “乾坤大逆转”,呈现所谓的“报复性上涨”,后来不得不“捂盘惜售”;购房者从观望犹豫到 “排队疯抢”,就连王健林都怀念这一年楼市的火热。

 

这一轮房价的飙升其实是“四万亿”投资拉动的。

 

房地产一路快马加鞭,如过无人之境,各地都有自己的造城计划,各种新区、开发区、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整个社会的资金、资源、人才都涌向了房地产。当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

 

▌ 

 


“四万亿”政策就好比一个人发烧了,给他打一针抗生素,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后遗症也留下了。

 

两年之后,房地产的后遗症开始凸显了,房子空置的越来越多,各地都出现了空城,国家开始意识到这样下去会绑架整个中国经济。

 

于是,从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到2011年1月的“国八条”,史上最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出台了。房产税试点改革先后落地,“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调到30%及以上;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三套及以上住房暂停发放贷款等等。

 

楼市在这一年出现了转折,中国经济的高速上涨阶段也到此为止。纵观这十年的历程,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房地产。

 

低速增长5年,让钱流动起来

 

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的5年时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这5年发生的事情更加微妙!

 

经济增长肯定不能停,但此时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内需)里,只有围绕一个“内需”去做文章了。

 

内需的本质就是让钱流动起来。怎么让钱流动呢?当时全社会融资需求缺口大概是6万亿。而中国的百姓喜欢存钱,手里有16万亿存款,全社会也有45万亿的非标准资产。

 

只有用金融刺激,才能让这些钱动起来。

 

▌ 


2012年,中国火了一个词叫:互联网思维。当时互联网思维对中国的影响,如同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深刻改变了各种传统业态。为了寻求突破,人们期待和关注所有新事物,金融也不例外,于是 “互联网金融”顺利成章的出现了。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是直接搭建了融资方和百姓之间的桥梁,让需要存款的百姓和需要借钱的企业直接对接,同时要把双方的风险都稳定在一个范围之内。

 

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在于征信系统,征信系统最关键的就是数据,而中国所有百姓、企业的存款用户和贷款用户数据都在银行系统里,所以银行是最适合做互联网金融的。但中国的银行太传统和慵懒,做互联网金融就是革自己的命,他们只想按传统的方式坐享其成,结果只有民企去做。

 

由于金融创新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这些钱必然只能通过民间渠道流通。所以在2013年,民间借贷达到了巅峰状态,全年规模超过了5万亿!

 

而那些有互联网基因的实力民企,就去做了互联网金融:


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一夜成名;


2013年10月,微信支付功能上线;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首次进入决策范畴。一夜之间,各种P2P平台开始兴起,以每天1—2家上线的速度快速增长。


2014年3月 ,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此时银行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因为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投资渠道多元化了,人们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银行的钱渐渐少了,此时银行已经被房地产、工厂、政府、国企贷走了太多的钱,负债率越来越高。

 

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革命。鸡蛋,从里面冲破是重生,从外面被打破就是碎裂,你必须选择其一,当时的银行显然没有认识这个道理。

 

祸不单行,由于传统企业没能及时产业升级,大家都在低价层次竞争,必定会有一大批企业被挤兑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资不抵债,撑不住就会倒闭,最终这些坏账都得由银行兜着! 

 

怎么办呢?干脆允许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参与竟争,同时允许银行破产。这也是在提醒银行不再是金饭碗,必须提高服务效率。

 

但是一切稳字为先,必须不能引起大家的惊慌……

 

2015年5月1日,中国出台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最高可赔50万,意思是:如果你存钱的银行破产了,最高可以赔付你50万,给广大底层的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让大家从口袋里继续掏钱,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新增500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这将释放7万亿信贷资金,信贷资产证券化简单的说就是,原来你是银行的存款用户,现在换个方式,让你把钱取出来,去买银行发的债……

 

▌ 

 


无论是民间借贷还是P2P,都是以高息作为诱饵。2015年之前,中国还是有很多暴利行业的,比如房地产、煤矿等等,他们集中大家的钱去搞房地产或者买煤矿,赚到钱之后再把钱还给大家,这是高利息的根本支撑。

 

然而2015年之后,这些暴利行业都不存在了,房地产开始低速增长、能源价格回落等等,这时凡是还向大家承诺高回报的模式,基本都是骗局。加上由于民间缺乏信用系统,人的贪婪和妄念不能被制衡,民间借贷和P2P一定会都走上拆东墙补西墙的道路。

 

2015年,民间金融的问题终于开始爆发,先是民间借贷大规模崩盘,后是互联网金融大规模跑路……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统计,截至2012年4月,非法集资案件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87%的市(地、州、盟)和港澳台地区,且跨省案件逐步增多,影响重大。

 

2015年6月,这一个月P2P平台跑路数量相当于2014年全年的数量(122家),尤其是E租宝、中晋、泛亚等跑路事件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形象也一落千丈,人们捂紧了自己的口袋。

 

民间借贷崩盘了,互联网金融成革命先烈了,怎么办呢?最后这是还得指望银行去盘活百姓手里的存款,于是2015年12月,银行远程开户有条件放开。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远程开户限制的放开是金融创新的重大一步,千回百转,最后金融创新的使命回归到传统银行身上。

 

▌ 史上最惨的股灾

 


不要忘记,我们还有股市这个金融市场来刺激钱的流动。

 

为了刺激大家的投资信心,我们当时打出了很多概念,所谓“大众创业、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于是大量热钱流入股市,同时伴随着大比例的券商融资和场外配资,接下来股市在极短的时间内,大盘直冲5000+。

 

然而一些妖股和恶意投机资本也混了进来,证监会忽然清查场外过度融资配资、去杠杆,金融是最敏感的地带,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造成了股市的一场踩踏性事故:2015年6月15日,中国股市从5176点断崖式大跌,短短16个交易日后,7月8日最低点达3421,跌幅达34%,其状之惨、之悲、之痛,难以用语言陈述。

 

▌ 

 


此时的中国经济的情况已经很尴尬:在金融方面,我们陷入了民间借贷崩盘、P2P跑路、股灾的阴影中;在实业方面,我们的制造业一直只在低层次的维度竞争,导致我们生产了很多无效的东西,于是下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大量产品积压在库房,大家都急于甩出去,在电商的帮助下,你卖10块我卖8块,你卖8块我吆喝6块,要死大家一起死……

 

2015年12月01日,“供给侧改革”一词横空出世。它的本质其实就是从生产的一端调节社会的供求关系,控制生产端无序的竞争,从而去产能、消化库存,然后补短板,缺什么上什么,什么多就去什么,其实是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不再只依靠市场那只无形的手。

 

此时,中国很多问题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因为世界在一体化,中国在国际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比如2015年的抗争70周年纪念大阅兵,是中国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阅兵,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49个国家出席,其中有30位国家元首),充分说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中国的问题应该放在世界上解决,世界的问题也离不开中国的作用。

 

我们终于发现,中国过剩的产能必须向世界输出,或者说应该拿来反哺世界,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而这就是“一路一带”的伟大意义!

 

这里肯定有人说:一带一路是中国于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就提出的概念了,为什么放在这里才提及?

 

一路一带的目的是产业对接,然后进行产能输出,但是产业对接不是张口就来的事,它需要资本做后盾、做载体,这就是“亚投行”的作用。

 

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2016年1月16日,亚投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进入运行状态。

 

有了“一路一带”和“亚投行”,我们的产能过剩就可以解决了吗?不,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真正控制这个世界物质运转的东西是——货币!

 

▌ 

 


当年英国海外殖民离不开英磅;现在美国的金融帝国地位也离不开美元这个全球通用货币。

 

为什么2016年下半年中国房价又上涨了一轮?因为在金融紊乱、实体萧条、新兴产业体量太小、商品流通缓慢的情况之下,货币必须找到一种可以承载的东西去继续运转,于是又附体到了房子上,所以这一轮房价上涨,是一种金融行为。

 

货币才是促进客观世界更好运作的最好手段,如果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经济彻底升级的梦想,仍然只是一个空谈。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截止该月已有101个国家使用人民币作为其贸易货币之一,稳居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地位。

 

2017年2月7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余额降至29982.04亿美元,正式告别“3”时代。什么是外汇储备?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创造的财富都换成了美元放在了那里,而现在我们正在逐渐减少外汇储备,其实就是逐渐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后留下问题就是汇率的自由化,由此再来倒逼国内的税制改革,而这恰恰就是2017年的任务!

 

这就是中国经济风云变幻的15年。我们一路走来步履蹒跚,有激情也有泡沫、有革新也有反复,有希望也有挑战。

 

未来在哪里?未来都在历史里!

 

读懂了过去,你就能读懂未来。



三大寄生虫 吞噬财富拖垮中国经济!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创造出来,但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环节,也滋生了大量的寄生虫。

  

  2016年缴税50亿,缴费500种,宗庆后直言中国税费恨天高。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大量增加之后,养了越来越大的机构和越来越多的人员、上各种项目、花钱大手大脚。

  如今经济下行,政府财政收入不会增加的那么快了,但机构和人员还得养,项目还得继续投,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改过来的。怎么办?只能继续加重社会的税负。

  40%的死亡税率剥削企业,大部分企业利润率不足10%,税负过重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企业头上,中国制造业哀鸿遍野。

  可以说,现行的税收体制对于微利的中小企业来说就是一种“惩罚性”的机制,企业规模越小、企业建立时间越短,需要承担的间接税相对成本越高。在这种税制下,关门大吉就是微利企业最理智的选择。

  这些企业,没给国家添负担,所有的困难自已解决。缺单、缺工、缺钱……都是自己咬牙扛,人工成本那么高,利润那么薄,货款那么难收,没日没夜的干,结果最后拿到手的钱还不够交17%的税,这种情况下谁能够撑得下去?

  关于中国税收,关于中国制造业,关于中国房地产,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很多。政府一次次撕破了喉咙喊减税,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制造业企业出问题,没有看到政府着急,财政补贴,但是在房地产下滑的时候,却毫不犹豫拿出宝贵的财政资金去补贴卖房者。

  

  这种思路不改变,中国实体经济好的起来吗?

  国企欺行霸市

  企业家们不堪税负,还要忍受国企太子爷的欺行霸市。

  “太子爷”,背靠大山好乘凉。2016年,全国去产能,僵尸国企反倒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经过一番折腾,上游的钢铁、水泥等产业,供给减少,价格迎来上升。2016年上半年,国企的利润还是负增长,但到了11月,利润就变成了正增长,总的来看实际增幅超过了16%。但同时由于上游原材料成本的提高,私营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蚕食,累计增速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雪上加霜!

  “太子爷”不仅享受政府提供的一系列优待,还凭借自己“官二代”的身份欺压私营企业,2009年的山西日照钢铁事件就让人无可奈何。

  国企山钢集团是在合并了济钢和莱钢后成立的,但该集团还跟合并前一样,亏损照样亏损,管理的一塌糊涂,按理说这样的企业早就被市场所淘汰,但谁让人家是国企呢。政府一再灌补药,这样的僵尸企业死而不僵。继而又把魔爪伸向了赢利的日照钢铁,合并了日照钢铁,拿人家的利润来补自己的亏损。

  可怜的民营企业,辛辛苦苦的干,风险一点不小,但好事基本没有,一去产能,就去你的。比如河北“去钢铁产能”,百分之九十几都是民营企业的。那好处呢,都让“太子爷”占了。

  然而这些国企除了为他的职工带来好处,还为我们社会带来了什么吗?没有,基本什么都没有,高利润不是靠技术靠竞争得来的,而是凭政策倾斜,靠政府撑腰的垄断地位获得的。胜之不武,但民营企业毫无办法。

  长远来看,如果这样的垄断企业在各个行业越多、越大,那么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损害也将会更加严重。

  

  要知道,民企死了,实体经济又哪来的活力呢?

  压垮民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融资本的畸形扩张,给遍体鳞伤的实体经济捅上最后一刀。

  粗略估算下,现在中国金融资产已经接近200万亿。但是,虚拟经济本身是不产生货币的,他食利的是实体经济。就拿5%利息率计算,也至少给实体经济施加了10万亿的利息索取,而实际的利息率更高!

  不过,在正常的社会里,这没有什么不正当的,让钱生钱是一种本事,有本事在实体经济中分一杯羹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但问题是我们的所谓财富有相当一部分是吹起来的泡沫。在一个社会里,收入和财富之间应当有一个大体的均衡。一旦泡沫破裂,这个均衡就要被打破,整个社会也将陷入危机。

  中央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并且一直在要求改,但为什么我们就是改不动呢?

  因为现在金融已经可以自我循环了,这头猛兽已经养大了,离开实体经济可以照样玩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速度放慢,结构需要调整,这个时候实体基本不赚钱。哪儿赚钱?金融市场可以赚钱,金融领域可以赚钱。

  那么这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投资者不傻啊,实体不赚钱了,那就不投资实体呗,当然什么赚钱玩什么,玩金融!有条件的玩金融,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玩金融,有钱不赚何必呢?

  然后我们看到的就是,即便央妈有心释放流动性想要帮助实体经济,经济还是进一步脱实向虚。房价被炒的风生水起,一套北上深的房子甚至抵得上中国上市公司一整年的利润。房租跟涨,许多民营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这真的是没处骂娘,钱借不到不说,经营成本却越来越高了,结果这政府干的好事,害惨了很多的民营企业。最后一根稻草压身,许多实体企业应声倒地!

  恨天高的税负,垄断的国企,虚拟经济的畸形扩张,一步步吞噬着社会创造的财富,加重着经济系统的负担。

  以前中国经济身体扎实,经得住这三只寄生虫附体吸食,但如今中国经济下行,实体经济伤横累累,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血可以被吸干?


综合自水木然专栏等,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智慧价值投资,助您稳健成长


成功下载后记得回复“惊喜”找比特哥拿惊喜!

百万现金觅知音,比特港邀你自媒体!

下载会发红包的股市新闻APP,你的资讯你审查! 

声明:欢迎注明来源、无改动下的非商业转载。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判断靠自己,决策要谨慎!


中港股市龙虎榜(微信订阅号AH_Stock开盘早报)

宏观资本比特港大数据(微信订阅号AC_Stock收市点评)


点这里下载比特港股新闻大数据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