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个崛起的民族:加油,中国!

2017-10-05 葫芦娃 中港股市龙虎榜


一、


一个民族,不能总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在祖国68年华诞之际,让我们通过一部纪录片《辉煌中国》来了解祖国。


1872年8月11日,上海黄浦码头。30名拖着长辫的幼童,登上了开往美利坚的轮船。这批幼童最小的十岁——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1950年1月10日,周总理率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会同苏联政府谈判签订中苏相关经济合作协定——



“在我国工作的苏联专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对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这种真诚的兄弟般的援助,表示深切的感谢”。


1978年底,在小平同志的支持下,新中国向美国派出了第一批52名留学生——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大学的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要成千成万地派;先把人给派出去,不要怕跑,跑10%、20%,还有80%”。


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都是以追随者的小媳妇心态,低眉顺眼的在各种势力中来回斡旋学习,输了偷着抹泪,赢了闷声不吭。


“师夷长技以自强”,我们弓着背,伏地前行,把这句话默念了近150年!


15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辉煌中国》这6集纪录片,大声宣布: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再满足做世界秩序的追随者,我们要做秩序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我们自信于经济,自信于文化,甚至自信于制度!


中华民族绝不再以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二、


中国崩溃论喊了20年,喊出口号的那些人,后来都崩溃了!


第一次出现中国崩溃论是在80年代中后期。那时的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上苏联解体,共产国际体系分崩离析,“苏联已经倒下,中国还剩多久”的中国崩溃论第一次出现了。


结果,敢怼的中国人豁出去的搞起了纵深化的经济改革,民资大范围进入曾经的管制领域,中国经济莫名其妙的活了。


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出现,外资逃离亚洲,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爆发洪涝灾害,索罗斯做空港币……“中国崩溃论”又出现了。


结果,中国外挺人民币,对内搞内需,搞商品房、国企改革、千亿外汇保港币……中国经济又活了。


2001年,中国加入WTO,又有人说,中国这种闭关锁国近百年的国家,加入WTO,和一群国际老流氓玩儿经济,就是作死!国外资本和产业会疯狂侵蚀中国,中国企业会进入死亡通道……


结果,中国的国际贸玩儿的666,玩儿到了老美和英国佬都搞起了针对中国的反倾销。


2008年-2015年,世界经济再次疲软,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速不在迅猛,有人说,“中国神话即将破灭”。


结果,十年过去,中国经济不仅没崩溃,反而高铁、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世界领先,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基建狂魔”。


似乎所有的经济规律都不适用于伟大的“天朝”,也从来没有一个像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能长时间的保持高速增长,每次危机突然出现,这个巨婴突然跌倒,又莫名其妙的跌跌撞撞站起来。


上一秒,你以为他死了;下一秒,他却在冲你憨憨的笑,且慢慢的爬过来。


20年过去,“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20年过去,中国从跌跌撞撞的巨婴,长成了谁都看不懂、却又心生畏惧的庞然大物。


三、


我们从不敢称第一,即便事实的确如此!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兔始终秉承“闷声发大财”的治国理念,与河对岸的那个 “我最牛逼我怕谁”、“我会时刻解放你”的金家小胖子,完全截然相反。


我们很少能在官媒中看到自称第一的时候出现,我们经常会以这样的一种扮猪吃老虎的形象出现——


 “我们是不断前进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这一次,我们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第一次大声喊出来——


在很多领域,我们的确做到了世界第一!



只要美国还是世界第一,我就看好中国!


中国那么大一艘船,航向非常重要,或者说航向最重要,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只要美国这个灯塔还在闪耀,我们就永远不需要担心自己会迷失。

中国这个国家很特殊,给它和平发展50年,中国必成世界第一。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又一次办到了。因为,美国是历史上没有的国家。按照历史的剧情,当下的中国已经要开始迷失自己了,因为天下无敌也意味着迷失方向。

但是,这次的历史有所不同,在太平洋的对岸,有个灯塔国,叫做美利坚。那么,在新的条件下,国家的命运会有怎样的不同呢?又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一、灯塔国照耀下的追赶战略




2016年的时候,林毅夫和张维迎有一个著名的论战,主题是“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会不会有效”,他们两个的主要争论的焦点在,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到底是不是主要因为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

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政府究竟会不会比企业家更有预见未来的能力。我在这个争论中,偏向林毅夫的观点,在中国,产业政策是有效的。并且,只要美国还是世界第一,我们的产业政策就会继续奏效。

1900年的时候,美国政府不可能比莱特兄弟,更知道有一种叫做飞机的产品即将诞生,并且为之制定一个产业政策。那个时候,没人知道飞机,只能依靠发明家和企业家。

但是,2000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很有可能就比企业更适合来主导大飞机和航发的开发。这个时候,Boeing的飞机,RR的航发满世界都是,只要不停砸钱搞研发就行了,反正一定是可以搞出来的。而私营企业砸不起这个钱,因为企业要赚钱。

我们很多时候诟病政府主导产业政策,有很多低效的地方,从案例上看,肯定有很低效的地方。但是,追赶策略本身大方向上是非常高效的。

2017年的时候,科学界又有一个大新闻,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力推的世界最大正负粒子对撞机项目,被杨振宁院士拍砖。粒子对撞机项目耗资据说达千亿元之巨。在量子物理领域,杨振宁可以说是最权威的专家。他的意见,很多人认为是为争论定调的结论。但是,对撞机项目最终还是上马了。

我们在我们科研基金支持项目上,经常看到一些“很蠢”的课题。比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上马的“天琴计划”,用以探测引力波,然而引力波已经被美国的LIGO系统探测到了,我们在重复建设。

奥巴马提出搞“精准医疗”,我们也搞精准医疗,别人搞“脑科学”,我们也搞脑科学。这让很多学界的人士感到非常悲哀,觉得跟着别人屁股后面搞,永远都是被人瞧不起。

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回到飞机的那个例子,美国人有了Boeing787,欧洲人有了AirbusA380,我们就不需要自己的商飞C919了吗?美国人有了自己的F22,中国就不需要自己的J21了?

对撞机是很有可能什么都做不出来。看上去,又在干很低效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追赶策略,这是很聪明的选择。因为,万一欧洲人,或者美国人用对撞机搞出什么东西来呢?到时候,我们再来搞,可能就来不及了。

战略之所以是战略,就是说它是为了一个全局的长远的目标制定的。所以,局部看起来很蠢,短时间看起来很蠢都很正常。

又想起当年蒋经国在台湾搞追赶战略,沿着环岛修了很宽的高速公路,当时岛内还没有太多汽车,显得高速公路特别浪费。报纸和电视纷纷报道说,修路给蚊子跑。结果没有多少年,台湾的道路就开始堵车了。



二、追赶战略下的金融策略与人民币汇率




经营一家企业,什么时候采用股权融资,什么时候采用债券融资?一般说来,如果对未来很确定,那么应该尽量采用债务融资,好处是成果自己独占,缺点是亏了也仍要还本付息。而如果风险很大,则应该尽量采用股权融资,亏了就大家共同承担。

在有灯塔指引的条件下,事实上风险是很可控的,我们不会面临永动机永远也不会成功这样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政府和企业都是普遍高负债的。因为干的事情是具有高度确定性的,有些企业甚至到了20倍杠杆的水平。

那么这和汇率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从表面上看是货币严重超发的国家,我们的M2增速常年保持两位数以上,且超越GDP的高增长。从原理上看,就是居民储蓄,被别人以贷款的形式从银行取走了。但和欧美不同的是,中国的贷款主要去向是政府和企业,这两者都更多是投资者而不是消费者。

通常来说,货币超发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如果货币超发用以投资和发展,则会造成规模工业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甚至下跌,而非工业品和资源品的价格产生通货膨胀。这么多年来,可乐的价格上升甚少,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甚至还跌价了。而无数工业化生产的土地资源(房价)、劳动力资源等,都在通胀的大背景下涨了很多很多。

长期决定一个国家汇率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品的平价购买力。土地是不可贸易的,劳动力很难跨国贸易。我们注意到,中国的货币对应于工业品的购买力,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保持了基本不变,甚至不少产品的品质还是上升的。

这和国外那些负债主要在个人消费上的货币增发有本质的区别。基于上面的论述,我们讨论三种主要货币,即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汇率

首先,我看多人民币,因为追赶策略下,我们产业还在升级,换言之我们的人民币对工业品的购买力还在继续上升,比如说大飞机、计算机芯片、显示器面板,中国正在逐步完成追赶,并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大幅度上升。

其次,我看空欧元。自从英王和贵族签署《大宪章》,逐步形成所谓“无代表,不纳税”的传统以来,现代中央银行无不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政策之一。

我们观察欧洲,只需要观察他的工业品效率提升和中国的效率提升比较就可以了。事实上,中国面临的问题,欧洲一样面临。如超高端的产业,受到美国的牢牢压制,人口老龄化问题消耗社会资源。

中国的产业升级不可避免,但是一旦升级,就一定会进入到欧洲人的优势领域。欧洲人悠闲的生活、福利制度,不能依靠法国的红酒、希腊的橄榄油来维持。真正保持欧洲优势的,是空客、宝马,是宜家、西门子、阿尔斯通。

如我们所见,在汽车制造上,低端的轿车和中端的SUV已经是中国人的天下。在通讯领域,华为已经打得爱立信无法生存。在飞机领域里,空客的飞机很多款是已经是在天津总装的合资,并且款式和国产率还会继续提高。

概括来说就是,中国的产业一旦开始升级,马上就会全面挤压处在产业链次高端的欧洲企业。欧洲的制造业一旦继续空心化,欧元的平价购买力根基就会彻底动摇。

最后,对于美元,它的好牌还有很多,不能轻易看空它。1900年的时候,美国的GDP就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直到二战以后,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才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可见这个过程十分漫长。

同时,美国的产业又高端,又合理。它的产品,要么是高通、英特尔、洛马的产品,就是人家能造,你造不了。要么就是耐克、星巴克,你能生产,但是人家就是有从文化到营销一套手段,让你生产出来,远远卖不到人家的价格。

甚至于,美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净出口国,也是大型的原油出口国。当吃饭都还要用美元的时候,美元的购买力就不可小觑。



三、房地产——隐形的税收工具




国家垄断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隐性征税(垄断溢价等价于税收收入),从《管子》开始,到《盐铁轮》。国家通过垄断一些民生必要产业来隐性收税的传统,源远流长。但是在世界贸易体系下,盐和铁不能垄断,因为可以从别国进口。事实上,在实行专卖盐制度的条件下,走私盐的新闻也是偶尔可见的。

在这个条件下,房地产就作为一种国家税收方式出现了。实际上,房地产企业本质上来看是国家的“征税员”。我们看,一套住宅,设计有设计公司,建造有建造公司,装修有装修公司,甚至连销售都有中介公司。

房地产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首先通过贷款高价拿地的方式,向国家垫付“税金”,然后再通过住房销售,把税收上来,巧妙地把拿了天价住宅大头的国家藏在了后面。

通过房地产来收税,有几个好处:其一,土地不可以跨国贸易;其二,房地产能更好的征有钱人的税。

正因为,房地产企业本质上来说,干的是替国家收税的买卖,如同输电、石油这些国家垄断一样,房地产企业的生意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因此,房地产企业才普遍如此高的杠杆,有些甚至达到20倍。



四、股票投资——守望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中国的企业税赋高吗?有时候很高,有时候不算高。怎样才能不高呢?答:第一,不分红;第二,几乎不赚钱;第三,少雇人;第四,符合产业政策。

概括来说,只要你的企业利润不离开企业体系,你的税就低。符合产业政策,就能获得各种补贴。

其实,这样的税收政策,就是鼓励企业不断的购买机器和生产线提高效率(折旧拉低利润),减少雇员(所得税很高),将利润尽可能压低来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做国家最需要的生意。

美国有一个企业很奇葩,那就是亚马逊,这个公司在贝索斯这个天才的指挥下,长达二十多年几乎都没有盈利。它的理念就是,作为行业领先的企业,如果我不赚钱,那行业的老二,老三就没有活路了。所以,20多年亚马逊的营收和市占率高速提升。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企业,在中国可谓比比皆是。为什么巴菲特谈互联网企业看不懂,同时巴菲特的理论在中国不怎么奏效?因为巴菲特的理论适用的是长期利润增长的企业,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少数符合这个要求。处于国家追赶状态的企业,都是长期投入、营收增长、市场扩大,但是不赚钱的企业。

但是,在中国逐步完成追赶,企业逐步在行业行业成为了佼佼者的时候,它就能逐步释放出利润了。

企业多年的积累,投入并不是没有回报的,只是这份收获,并不立即在企业利润项目上体现而已。在中国投资企业,如果企业的营收和市场地位在不断上升,就要给予这样的企业一些时间和耐心。

举例子来说,达美航空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人民币,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按照港股估值只有500亿。问题是,14亿人口的中国和4亿人的美国的航空企业,谁更有未来的投资价值?

看利润 ,按分红,应该买达美它赚钱,但是看未来应该选择南航,南航的平均机龄,不到达美航空的一半。虽然,南航因为需要持续不断扩张航线和购买飞机,会挤压短期的利润。



五、追赶失败?狂奔后面的隐忧




张维迎的一句话,我很赞同,近代历史上,只有英美这两国是真的经济奇迹,虽然他们的增长率一直不算高。但是百年来一直稳定增长。同时,改变人类命运的产业革命都发生在这两个国家。比如工业革命、电器革命、计算机革命。

日本的赶超是怎么失败的?我认为是,是因为信息时代突然来了,追赶体制天生就不适合进行创新和冒险活动。

我们注意到,美国的高科技企业都是非但不负债,还手握巨额现金。这就是对创新风险的应对。当中国逐步完成追赶,我们的各种体制,是否能否适应创新经济的需要,我没有把握。

只是这一天,暂时还没有那么快,只要灯塔还在闪耀,我就看好中国。



来来来,最后用数据说话,看看我们已经兑现的那些牛逼——


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研兴国令世界瞩目


城镇化建设掀开新篇章


生态环境大变样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说:


中国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并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发展电力事业……只有这样才能“振兴中华”!


这是100年后的中国——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以前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但是,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发现中国人其实是有信仰的,这个信仰被深深的刻在骨子里,100多年了,从来不敢忘记,始终砥砺前行。


综合自米宅米宅等,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智慧价值投资,助您稳健成长

成功下载后记得回复“惊喜”找比特哥拿惊喜!

百万现金觅知音,比特港邀你自媒体!

下载会发红包的股市新闻APP,你的资讯你审查! 

声明:欢迎注明来源、无改动下的非商业转载。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判断靠自己,决策要谨慎!

中港股市龙虎榜(微信号AH_Stock开盘早报)

宏观资本比特港大数据(微信号AC_Stock收市点评)

点这里下载比特港股新闻大数据APP

(http://bitrmb.net/api/?q=pub_app&ct=jel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