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背后的真相:资本最后一波收割的,是没有钱的老实人

2017-10-26 悦涛 中港股市龙虎榜 中港股市龙虎榜


靠现金贷半年赚了10个亿的趣店,这两天被喷成了筛子。


一个放高利贷的,市值超越A股7家银行、15家券商;


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小毛孩,干掉了金融街的高富帅。


从道德血液到行业规范,CEO罗敏想通过“回应一切”扳回一局,但最终发现,只要干上这行,一切回应都是火上浇油。


群众对暴利的金融业务怀有天生的恨,何况现金贷这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东西。


把道德血液放一边,这事背后有一个冰冷的真相:

 

人,已经成了当前经济里唯一有能力加杠杆的资产。

 

从房地产去库存,居民房贷飙升,到消费贷款飙升,到现在的现金贷大肆扩张,都在给这个真相做备注。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加杠杆轮番爆炒之后,有能力加杠杆的资产——也就是有偿付能力的资产,越来越少。

 

政府有加杠杆空间,但是目前还有足够的税源,挤一挤总是有的。

 

企业负债率全球最高,回报率每况愈下。正在面临去产能去杠杆。

 

唯有个人,存款60万亿,贷款34万亿。小川曾经曰过:居民杠杆率还不够高。

 

有文章说资本在“割人头”。答案基本正确。


因为割其他的,要么脖子太硬(国企、地方政府),要么已经被吸干(民企、实体、制造业)。

 

还没被吸干的、脖子比较软的,就是现金贷针对的底层人群。中高阶层已经用房子收割了一轮。

 

这最后一轮,收割的是没有钱的老实人。

 


一、资产荒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经济的三大部门。

 

前两个已经被过去这些年的放水给腌成咸菜——再放水就是泡菜——长不动了。

 

资产荒就是这么来的:钱越来越多(贷出去的款),但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负债率高企。

 

央行口径贵国总负债255万亿,朱云来去年说有300万亿。

 

过去这些年的降息和放水周期,银行贷款主要给了央企国企、地方政府、房地产三大块。

 

现状:

 

国企总负债95万亿(截止7月底);

地方债30万亿(还债靠卖地);

房地产贷款余额31万亿(居民已尽力)。

A股上市公司,98.5%的公司都进行了股权质押贷款,已有股东爆仓,总之也已尽力。

 

民营企业?贷款找死,不贷款等死。大部分如此。

 

以上,都没法再加杠杆了。加得越多,坏账越多。


于是“资产荒”。央妈巧妇难放无米之水。

  

一气之下,去产能、去杠杆、地方债严管、金融防风险、房住不炒!

 

然而GAME并没有OVER~

 


二、居民加杠杆开始了




以上是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钱围着央国企、地方政府和房地产打转。

 

金融去杠杆之后,今年已经有银行开始“缩表”。

 

这个传统体系不再扩张,借新还旧维持着能喘气就行了。一些僵尸产能也开始砍了。

 

但是:

 

1、市场还有钱,尤其是居民手里;

2、GDP要增长,离不开信用扩张,也就是放贷。

 

这时候要加杠杆,只有靠居民了。

(请开始你的表演)

 

最主要的中介是房子。过去两年的房地产去库存,就是给居民加杠杆放贷的过程。

 

最典型的是去年7月,企业贷款负增长、新增贷款全靠房贷支撑。

 

实质上是一场债务转移。把央国企、地方政府、开发商沉淀在银行的债务转到居民手里。

 

一言以蔽之,藏债于民。

 

然而GAME 还没有 OVER~

 


三、给银行上锁,给民间借贷开闸



这一条,也是为GDP操碎了心的表现。挖空心思让社会资金流通起来创造增量。

 

上文已说,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一直只做三块:地方政府、央国企、房地产,外加上市公司。

 

土地信用、政府信用、资本信用。

 

一是惯性使然,政府把银行和地产当成了第二财政;

二是银行习惯了躺着挣钱,做民营企业累而且风险高;

三是监管多,把银行给限制住了。

 

主观意愿加客观原因,打造了一个固步自封的利益集团——肥水不流外人田。

 

最后中央都看不下去了,一挥手:互联网金融搞起来。

 

其实就是让民间借贷阳光化。民间借贷一直有,20多万亿的规模。只是一直在地下。

 

叫高利贷也好,地下钱庄也好,市场需求是真实的。浙江吴英案、《人民的名义》的大风厂,山东辱母案背后的钢贸贷款,都是冰山一角。

 

把民间借贷搬到网上以后,各路牛鬼蛇神杀了进来。从华尔街精英到屌丝草根,从互联网到传统金融业,人才源源不断涌入。

 

这里面有立志做金融大鳄的,有想做中国尤努斯的,有投一把机再说的,有薅一把钱就跑的。绝对是过去几年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行业。

 

他们极度市场化,像饿狼一样寻找优质资产。互联网释放了吸金和放贷的空间。

 

行业内经历了五年的搏杀,各路模式都尝试过了以后,发现优质资产实在是有限。

 

监管部门去年立了规矩:不能抢银行蛋糕,只能做小额的“普惠金融”。

 

大体上说,互联网金融的各路模式,都有成功者,不管是供应链、抵押贷还是消费贷。

 

但整体上,企业贷的难度远远大于个人贷。

 

前者是能不能还得上的问题,后者是想不想还的问题。

 

对个人来说,三五千以内的额度,大多数人还得起。最终是意愿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但是做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是名字最好听但最难盈利的。因为经营企业的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上下游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完了。

 

而且这些企业处于中国产业链的最底层,财务粗糙、没有议价权、被压榨得最厉害。乐视欠款,首先就欠那些供应商的。

 

95%的创业失败率,企业平均寿命三五年,都是给这个领域悲催的注脚。

 

没有两把刷子,是玩不转小微企业贷的。银行业里的小微贷标兵民生银行,现在已折戟沉沙。高潮期市值超越招商银行,现在不到招行的一半。

 


四、资产荒最后的一块蛋糕:没钱的老实人




综上,个人贷款是市场自动筛选出来的相对优质资产,也是资产荒之下的最后一块蛋糕。


起初大家做的是消费金融,也就是你要买东西才能借钱,放贷人知道你拿钱去干了什么。


而现金贷,则根本不管你干什么,炒股也好赌博也好,都给你。


网贷限额 33 40361 33 13646 0 0 8141 0 0:00:04 0:00:01 0:00:03 8142发出后,P2P行业老二红岭创投退出。老大陆金所一直在拿P2P做由头做着第三方理财的生意。

 

越来越多网贷平台蜂拥到消费金融,界限越来越模糊,不管你是不是消费场景里的,都贷出去再说。

 

现金贷,是给个人加杠杆的极致。追着你,把钱砸给能够得到的任何一个人。不管你拿钱去干什么。

 

趣店这两天被喷成了魔鬼。

 

被喷的焦点是:1、高利贷;2、把高利贷借给屌丝。

 

问题肯定是有的,但问题也是混乱的。

 

▶为了疯抢市场份额,现金贷平台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发展用户和疯狂放贷。


▶不是所有现金贷都能赚。趣店靠支付宝获得了最好的放贷窗口,而且有了芝麻信用的加持。绝大多数现金贷,既没有流量入口,也没有征信。

 

▶它家利息在业内算中游水平。

 

▶0.5%的坏账率,是瞪着眼说瞎话。

 

▶趣店挣的钱是真实的。因为有高息差。

 

▶这行业的真正问题是放贷时不标实际利率,用户稀里糊涂借了钱以为占了便宜,最后发现草泥马利息这么高?那我再借一次……


▶罗敏说谁发现趣店年利率超36%,他奖100万。结果媒体手把手借款的实际利率是40%以上。很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实际利率是多少。


现金贷之所以敢疯狂放贷,因为现阶段大部分人还是老实人。


即使有少部分人借钱不还,老实人那部分的高息差也完全能覆盖。不要说0.5%的坏账率,就是乘以10倍,平台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老实人,是次级资产中的优质资产。

 

他们是未被金融行业开发过的一张白纸。

 

这张白纸,是加杠杆的最后一块肉。

 

现金贷是最贫弱阶层的承受范围内所能负担的最高利率和金额。

 

放贷人追着借款人跑,而且是屌丝借款人,是明斯基老师所说的信贷周期里亢奋期的尾声。

 

和这个同步发生的是“聪明钱”的获利离场——卖楼的李嘉诚潘石屹、出海的安邦万达们。


金融世界的伟大和可怕都在于,只要有条件,它会渗透到经济的每个细胞和角落,直到极限。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现金贷的背后,是深入骨髓的资产荒。


资本最后一波收割的,是没有钱的老实人。


这是资金慌不择路的表现,也是资产杠杆殆尽的表现。

 

什么时候老实人变得不再老实,这波加杠杆也就到头了。



延伸阅读:

暴利"现金贷"调查:怎么就能不到一年时间里做到了1万亿?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稳步去杠杆,居民消费疾速加杠杆

 

起源于国外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在国外通常指30天以内的个人短期纯信用贷款)、而在我国加剧异化的现金贷,顶着远超法定上限(年利率36%)的借贷利率,乘着消费金融风口逆监管而井喷。

 

作为消费金融分支的现金贷,大有当年P2P行业野蛮生长的姿态:根据第三方监测机构盈灿咨询的测算,现金贷市场规模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保守测算规模突破6000亿,甚至很大概率达到了1万亿。当然,同时发生的是各路商业主体与资本蜂拥而至,电商网站、互联网小贷、P2P、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消费分期平台、贷款导流平台、上市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专门紧盯该细分领域的创业公司,统统推出相关贷款品类,热钱横流。

 

监管在4月份就发文令各省市开展“现金贷”清理整顿,但半年后该领域的合规化势头依旧不明朗。业界对现金贷暴利吸血的反思和批判,近日随着多家相关商业主体(有些是主营业务为现金贷,有些是新增业务涵盖现金贷)的赴美上市,热闹空前。

 

到底是在重度参与?他们资金来自哪里,真实盈利水平究竟如何?现金贷的真实借款利率到底有多高?而今答案已渐渐浮出水面。

 



现金贷的“异化”和平台的撇清




“我们不是现金贷”,一家此前被多家媒体在报道中定义为现金贷平台、且曾在网播影视作品中进行广告植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面对记者的问询,断然否决。该平台一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名单,上面有现金巴士、信而富等不到十家平台,“国内只有这些是现金贷,我们不是。”

 

该人员套用了欧美发薪日贷款的特征(不超过30天的极小额极短期借贷),称自家很多产品期限高于30天,并且金额远高于几千元,因此不属于现金贷。

 

然而,在第三方监测机构网贷之家出具的报告中,安卓市场累计下载量前100的现金贷APP里,这个否认自家有现金贷业务的平台赫然在列。


事实上撇清与现金贷关系的平台不止一家。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上半年一度颇为高调的现金贷业务宣传攻势,现在几乎戛然而止,不少平台已主动规避宣传。还有平台面对记者关于其现金贷规模和盈利的问询,私下直言“这个词现在很敏感,谁都不好多说”,并希望“最好不要提我们有这块业务”。

 

 一家总部位于深圳、投资方有国外主权基金的大中型现金贷企业高管告诉记者:在中国,现金贷业务已经异化并且更为多元。严格来说,一些更长周期、额度更高的纯信用贷款品种也属于现金贷。


“我们不做高风险的payday loan,我们主要的借款期限是6-12个月,一般个人借款金额在5万以下,跟银行合作的产品最高可以达到20万。如果是优质客户,比如征信分、社保和公积金情况都比较好的,年利率会在22%左右。刨除我们的运营成本,我们公司真的不存在所谓暴利。”该平台总经理并不否认自家现金贷平台的身份,但否认外界对于现金贷行业一竿子“暴利”的指控。

 

事实上,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倾向于认为,“现金贷”在国内的实质业务形态,要比国外宽泛许多,而这跟中国未被持牌金融机构覆盖的人群保守估计约有5亿人的国情有关。

 

前银行信贷领域资深专家、大数金融与大道金服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柳博告诉记者,国内现金贷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遵循美国原版模式,主打小额、高利、短期;另一类利率相对没有那么高,利率区间基本在20%到36%这个档位,定位更像是一种小额的信用卡替代品。

 

“主打高利率的企业,对资金成本并不敏感,因为他们的资产定价与收益足够覆盖成本。但对于主打低利率的现金贷企业来说,资金成本至关重要,他们主要靠客户后续不断重复借贷来实现规模化盈利。”柳博说。他还举了一个例子:相当于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通常依靠客户的不断循环和使用行为,在足够长的时间段(通常为一年左右)后才能实现盈利。

 

“简而言之,低利率的现金贷业务,就像是为没有信用卡的客户发放一张信用卡,并用信用卡的逻辑来经营。”柳博总结。而记者采访的多名现金贷企业人士、互联网银行人士、记账应用企业人士及助贷企业人士,均较认可此观点。

 

据记者调查,根据参与主体的性质不同,现金贷平台可分为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P2P网贷、垂直借贷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现金贷服务五类。当然,商业银行也推出了相关产品(如建行快贷、招行闪电贷),但银行的产品不在本文做重点讨论。

 

第三方监测平台网贷之家的报告显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现金贷产品期限通常在3-12个月(个别的有两年期和三年期),借款额最多不超过20万;小贷公司借款期限通常在6-12个月,最高可贷50万;P2P较多集中于一年期内(个别平台如宜人贷可贷两年期),可贷额度最多不超过20万,多数平台为5万以内;垂直现金贷平台通常在6个月之内,可贷额度通常在1-2万,几千的也有。

 

网贷之家称,仅P2P领域具有逾30家平台推出相关产品,而大多数平台的最高借款年利率并没有突破36%法定红线,小部分在灰色地带赚取高额利润。

    



不同的利率计算口径和激辩中的36%红线  




畸高的借款利率,是现金贷备受质疑的最主要原因,此前一度有报道称,目前市面上现金贷平台的平均综合利率早突破了36%的法定上线,高到近160%。

 

这背后有一个令人愕然的尴尬境地——其实关于现金贷的真实借款利率,利率计算口径目前行业都没有给出同一标准。

 

以记者亲身体验的宜人贷和钱站现金贷服务为例,采用个人银行贷款计算器和EAR(effective annual rate有效年利率)公式两种方式计算实际借款利率,得出的借款年利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先来看宜人贷:宜人贷将客户信用分为AA、 A、B、C 四个信用等级,并相应提供给用户0.78%、1.29%、 1.59%和1.89%的月利率。记者假设借一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在AA等级下,宜人贷平台给出的还款明细为每月应还款905.53元,一年共计还款为10866.4元。

 

记者由此在银行个人贷款计算器上对这组数据进行逆推:计算出只有在年化利率约15.6%时,每月还款才会在905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根据宜人贷的还款明细,双A级用户一万元一年期的借款年利率为15.6%;同理继续在贷款计算器上计算,在A和B的信用等级之下,借款人的年化利率分别为 26.5%和32.6%;当客户的信用等级为C (最低等级)时,年化利率高达38%。

 

但根据EAR计算公式,EAR=(1+r/m)^m-1。 r 为APR,即名义利率;m为一年内计息次数。得出宜人贷双A级客户的EAR借款年利率为8.66%;A和B的信用等级的实际年利率分别为14.94%和18.53%;C等级客户的EAR借款年利率也只有21.66%,均并未超过受法律保护的24%上限。

 

再来看钱站,记者同样在钱站上注册借款进行借款年利率计算。如果在钱站上借1000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每月需要还款216.43元。如果按照银行个人贷款计算器来推算,年化利率竟然高达96%。如果按照EAR公式对于年化利率的计算,借款年利率为68.45%。但不管哪一组数据,均远高于法定最高利率36%。

 

显然,贷款计算器方式计算的借款年利率,要比EAR公式计算的借款年利率高,而目前平台普遍说的“借款年利率”,其实是EAR计算公式口径下的。

 

一家做贷款导流业务的平台负责人对记者直言,“现在做现金贷的平台,年化利率在130%都属于好的了。”但记者问及利率计算口径,该人士却未能阐明。

 

对此,柳博认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美国无论什么贷款,即便是按揭贷款,都要把所有的贷款以及各种收费以及利率都换算成APR这个口径。因为美国的贷款也需要征收多重费用,但关键在于把复杂的数据统一成一个数值,可以让老百姓来进行整体的比较,这个是监管部门应该去做的。”他说。

 

但不管以哪种计算方式,坊间对于我国现金贷业务高利率的指责也并未全无道理。其他商业公司并没有义务披露自身的超法定上限业务情况,但上市企业有。趣店、和信贷、拍拍贷三份IPO 招股说明书就提供给我们看现金贷利率的另外一个角度:




趣店招股书显示,其年化利息超过36%的贷款占比为59.5%,为此,趣店还专门在今年4月对所有信用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整,以确保其年化利息不超过36%;


拍拍贷的招股说明书提到,他们所有贷款的利率不超过36%,但有一部分超过了24%。据记者了解,这部分贷款很可能是拍拍贷的现金贷业务,但好在其现金贷业务占比非常小,只有不到10%;


和信贷招股说明书表示,目前他们贷款市场的APR利率为16%到36.9%,这其中包含名义利率,贷款便利化以及贷款管理服务费。



 

事实上,除了利率口径的确定问题,一个最不容忽略的一点是:除了借款需要支付的利息,借款人还需要面临滞纳金、逾期罚息、提前还款的罚息等等费用。据记者了解,一些平台超过还款日1天至7天,滞纳金为借款金额的1%/天;超过7天为逾期,逾期费率借款本金的2%/天。

 

“今年4月份的时候,银监和(深圳)金融办搞了一个企业座谈会,找了我们几家涉及现金贷业务的企业过去。当时就有与会者提出来,要开展正常的互联网小额信贷类业务,要覆盖坏账、运营推广、技术人力投入等等,把这些成本全部纳入,借款利率根本不可能不超出24%的受保护区间,甚至也很容易超出36%的最高红线。更别说,如果客户还逾期,我们肯定要罚息。关于罚息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我们觉得监管以后也可以明确统一一下。”一名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告诉说。

 

不同的利率口径和一刀切的法定红线,业界对此争议颇多。

 



 “以贷养贷”,钱从哪来




“业界对于我们一个月就可以赚好几亿的看法,说实话我巴不得是真的——可它确实不是真的。现金贷确实很能赚钱,但我们整个公司的盈利是盈亏持平的。”一位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说。

 

他告诉记者,该司目前涵盖消费贷和现金贷两块业务,消费贷以POS贷为主,而现金贷则只针对曾经借过POS贷的客户。消费贷占据整个放贷规模的70%,而现金贷占比30%。可盈利方面,占比只有三成的现金贷贡献的利润,正在弥补该司开展消费贷的损失。

 

“消费贷我们公司模式比较重,涉及线上线下两块,所以到现在为止 ,还在亏损。而整个公司的账面也还在亏,但亏的不算太多了,这点确实是因为现金贷业务的贡献。”该高管说。

 

而以记者亲身体验的结果来看,该司消费贷的年利率高达32%;而现金贷年利率高达近60%。当然,这些利率都为EAR口径。如果放在银行贷款计算器,那利率会简直不敢想象。

 

网贷之家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不同平台的多头借贷情况并没有准确数据,但一般行业内认为,超过50%的借款人存在多头借贷。也就是说,在互联网平台上一半的借款用户,对高利率可以说根本不在乎。

 

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问题。“很多做消费贷款的公司,都在把消费信贷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卖给银行,银行变相为这些公司提供资金。你想想,银行认购这些ABS,AA-级及以上的ABS产品风险占用才20%,资本回报率又高,银行当然有动力去投这些ABS。”一名股份行高管告诉记者。

 

据记者统计,仅去年同期(2016 年10月)以来,ABS发行总额为6943.1亿元,合计发行450支。其中,仅以小额信贷为基础资产的ABS,发行规模就达到2343.6亿元,共109支,占ABS总规模的34%。发行企业囊括瀚华小贷、蚂蚁金服、小米小贷、pintec集团、百度金融、阿里小贷等15家商业主体。

     



除了融360, 还有人要上市




9月以来,互联网金融公司上市盛宴开启了。10月21日消息,紧随趣店、和信贷与拍拍贷的脚步,融360旗下简普科技和爱点击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今年9月以来已经有5家互金企业赴美IPO。无独有偶,据记者了解,趣店的竞争对手乐信集团和个人理财应用服务提供商随手记也将启动赴美上市。

 

截至2016年底,乐信集团总服务用户超过1500万。去年10月,肖文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乐信集团已经全面实现盈利,分期乐也从单一做学生信贷走向多元服务的互联网消费生态公司,2015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与此同时,趁着这批中概股互金公司上市热潮,随手记(随手科技)也打算跟上“队伍”。


据了解,随手科技是国内个人理财应用服务提供商,旗下拥有随手记和卡牛信用卡管家等理财应用产品,其服务用户超过2.6亿。随手科技通过探索个人理财和个人金融结合点,凭借庞大用户数据,成为互联网金融流量入口之一。

 

那么,已经上市的趣店表现如何?

 

10月18日,趣店集团在纽交所挂牌后,发行价24美元/股,开盘价34.55美元/股,较发行价涨43%,市值轻松破百亿美元,截至10月22日截稿,趣店股价33美元/股,市值达到108.85亿美元。趣店集团的市值也一举超越了此前上市的宜人贷(29.56亿美元)和信而富(6.39亿美元)。

 

总之,除了已经挂牌上市的宜人贷、信而富和趣店互金公司,和信贷、拍拍贷、融360、爱点击以及透露出IPO消息的乐信集团和随手记,今年下半年合计已经有7家公司IPO或拟IPO。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市场支撑了互金公司扎堆赴美上市呢?


和信贷招股书披露,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形成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消费贷款市场。而这部分新兴中产阶级平均年龄通常在31~45岁,平均收入在3000元~7000元,人均可支配资产在6万元~10万元,这部分人群,由于缺乏比较容易接触的信贷市场,融资需求基本不足,因此公司帮助消费者通过促进借款人与投资者之间贷款来满足他们的消费融资需求。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 Oliver Wyman)预计,2020年中国的消费贷款市场将达到4.1万亿元,比2016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49%。新兴中产阶级代表了一个大型,相对未开发的消费信贷市场机会在中国,这一部分的消费经历了强劲增长,从主食或必需品转向奢侈品,旅游,化妆品医药,教育和家居装修等优质产品和服务。我们的消费贷款市场专门针对这个消费市场,向这些消费者提供从20万元到14万元不等的中等规模的贷款。 


综合自悦涛等,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智慧价值投资,助您稳健成长

成功下载后记得回复“惊喜”找比特哥拿惊喜

百万现金觅知音,比特港邀你自媒体!

下载会发红包的股市新闻APP,你的资讯你审查! 

声明:欢迎注明来源、无改动下的非商业转载。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判断靠自己,决策要谨慎!

中港股市龙虎榜(微信号AH_Stock开盘早报)

宏观资本比特港大数据(微信号AC_Stock收市点评)

点这里下载比特港股新闻大数据APP

(http://bitrmb.net/api/?q=pub_app&ct=je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