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李冰冰坚持的不止和任泉的友谊,还有它

腾讯公益 2023-07-01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走得了国际红毯,过得了乡村生活。没想到女神李冰冰不仅美,还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女神的字典里没有将就,也没有浪费。看见好友任泉洗碗时水流开得稍微大了一点,女神二话不说抬手就给“限流”了。

“我洗脸、刷牙、洗菜什么的,自来水的水流都严格控制在小指头那么粗,一滴水也不能浪费。”李冰冰做环保多年,早已将环保变成习惯,“不喜欢浪费水、浪费电,至少我是很严格要求自己的,甚至有点烦人。”在每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都能看到李冰冰身体力行。

以下为李冰冰自述:

2008年,我第一次接触到WWF。虽然一直都在说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但并不真的清楚气候变化会对地球和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具体影响。听说全球气温只要上升1.5℃就会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时,我不解地问,1.5℃很高么?

气候专家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告诉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空气污染物扩散减慢,污染更严重。后续几年,雾霾让我对这一影响有了更直观的认知,风来了雾霾就散了,空气不流动雾霾就扩散不了。当然这是后话了,当时WWF向我介绍了地球一小时项目,希望能够用名人的影响力去带动整个社会对气候变化、环保理念的认知。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09年奥林匹克场馆熄灯、10年故宫博物院神武门熄灯、11年长城熄灯……整整九年。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我都和环保志愿者们相聚在一起,用熄灯这样一个形式,配合当年的气候现状,做一些多元化的环保教育活动,去提醒大家关注气候保护。

这个过程看似顺利,但实际上大家关于气候变化的认识,并非像现在这样一致,而是众说纷纭,有说确实有气候变化,也有坚决否定的,有人质疑我们是作秀,有人质疑地球一小时反而是在浪费能源,各种信息太多,正的、反的、好的、坏的…… 让人无所适从。

我自己的直观感受是,天气反常的情况变多了,该冷的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节气好像不那么准确了…… 更重要的是,自然灾害多了、蓝天少了、空气差了…… 雾霾突然变成出现率非常高的词语。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已经开始频现了……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如果尽我的一份力,努力去影响更多人,哪怕只是延缓这个恶化过程也是好的。

直到有一天,一件事情发生了,让我觉得,我需要做的更多,不能只是延缓,而是必须扭转……

那是在我支持地球一小时的第三年,我的宝贝外甥小王子出生了。

他立刻就成为了我们全家人的“心头肉”。只要有空,我一定会抽出时间接他放学、教他骑自行车。小朋友活泼好动,总喜欢在户外疯跑疯跳,但有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把他关在家里,出门的时候也必须为他戴口罩。他从一开始抗拒、到后来对口罩的“习惯”,我看在眼里特别心疼。

成年人也许可以忍受有毒的空气,对抗雾霾带来的抑郁,但孩子尚在发育中的脆弱身体又如何面对?如果我们任由环境恶化,小王子以及和他一样千千万万的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责怪我们如今的不作为?

环保有时候听来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仿佛非要在国际会议上发声、非得是名人专家,才有资格谈论环保;环保有时候听来又特别“漫长”,种下一片树林,但要看它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也许十年都没有显著的变化;环保有时候甚至是充满怀疑论的:“吃素真的能环保吗?”“关灯真的能减排吗?”“我的付出真的能带来改变吗?”……

这些念头,我其实也有过。但我想,与其在纠结中停滞不前,还不如边做、边消除自己的顾虑。如今,是我参加地球一小时的第9个年头,小王子也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一个5岁半的小男子汉。

旧衣服改造的针线包,循环使用的吸管,自带水杯,都是必不可少哦!

随着孩子长大,我也尝试每一年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做出一点新尝试:2011年,我食素100天,呼吁大家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碳排放;2012年,我登上八达岭带领公众跑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2014年,我将关注重点放在空气污染上……

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我写了一封“给未来的信”送给小外甥。在信里,我试着告诉他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都可以成为环保的起点:“节约使用水电,刷牙不用水时要关掉水龙头;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费……把节约能源、低碳生活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不因善小而不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次有意识的选择,都有可能像蝴蝶效应那样,带来长足且深远的改变。

我曾说“环保就是一项水滴石穿,用无数人的坚持来改变世界的行动。我将会继续坚持下去,直到80岁也要为环保尽一份力。”像对待孩子的成长那样,我明白知道环境的改变也自有规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笃定地坚持下去。把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普及给更多的民众,让这种理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大,成为习惯。

但是,如果可以,我真心希望30年后,我们不必为雾霾担忧,不必为拥有蓝天而过节庆贺,可以体验健康怡人的环境,清洁永续的生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做一个身体力行的环保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