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了这间希望小屋,零下二十度的冬天也不冷了

腾讯公益 2021-04-13

△ 住在老房子里的昊昊

很多人都觉得,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猛烈。

山东临沂地处沂蒙山区,每到冬天,风呼呼地吹。这几个月,最低气温还降到了零下二十度。

往年,昊昊最愁过冬了。冷冰冰的家里只有他和妈妈,一日三餐除了萝卜白菜就是土豆地瓜。因为生病,寒冬让他的双腿疼得更加厉害。

但今年,一间温暖的小屋给10岁的昊昊带来了希望……





房顶的洞没了

妈妈和我有了新的家


2020年6月,山东团省委、山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发起的“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启动。团干部和志愿者们亲自走访,深入了解困境家庭的生活情况,摸排出上万名亟待帮助的困境儿童。
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空间、有一个小书桌写作业、有一套舒适的被褥抵御严冬,“希望小屋”改建工程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昊昊是第一批拥有希望小屋的孩子之一。
“哥哥比我大6岁,也是这个病,他跟着爸爸过,我跟妈妈,4年前我们分开后就不再来往了。医生说我们这叫‘基因病’,妈妈说,农村人哪里懂得这些。”昊昊说完,看向一旁的妈妈。
自6岁那年发病以来,昊昊几乎没有再长高,食欲也越来越差,双腿无力,小腿比大腿要粗不少,因为情况越来越严重,昊昊有时只能蹲着走。
“俺也想上体育课,村里有小孩喊我‘小鸭子’,一开始我生气,慢慢就算了,生气也没用呀,好好学习就行了。”昊昊说。

小屋改建前,屋顶的大洞
娘俩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改建之前,房顶有个巨大的洞,即便夏天,家里也很潮湿。只要一下雨,母子就忙的不可开交,脸盆水缸齐上阵。
昊昊最怕冬天。老房子的窗户透风厉害,即使妈妈给他盖两床被子,双腿还是冰凉,疼痛加剧,要吃两片止痛药才能睡着。
常年劳累的昊昊妈妈已经患了眼疾。这两年,她的视力越来越差。
“冬天天亮的晚,妈妈要背我上学,我在后面给她指路。有一次我们俩摔到沟里,妈妈爬起来抱着我哭,像个小孩子一样一直哭一直哭,哭够了又背着我继续上学。”
如今,屋子改好了,明亮通透。崭新的门窗抵御了寒冷,屋里的暖气让昊昊的腿痛得到缓解。有了书桌后,昊昊再也不用蹲在床边写作业。
“叔叔阿姨每次来都给我带补身体的东西,陪我聊天谈心,最近还要带我们去看医生,”说到这,昊昊哽咽了。
“妈在,家就在,谢谢叔叔阿姨让妈妈和我有了一个新的家。”
以前,妈妈和昊昊是彼此的希望。只要妈妈在,昊昊就能“走”,只要昊昊在,妈妈就能“看见”。
现在有了小屋,昊昊的未来,也有了希望。

               我要捐款               

点击“我要捐款”,给困境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我要穿着妈妈买的衣服

住进我的希望小屋


说起妈妈,琪琪掉了泪,她说自己很久都没有哭过了。
2017年,琪琪10岁。一天早晨她刚背上书包准备出门,就听见妈妈在家里打砸东西,过了不久便躺在地上抽搐,送到医院也无济于事。
琪琪妈妈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因为疏于治疗犯过几次低血糖,大脑受到严重损伤,行为逐渐异常。
“虽然妈妈有时大喊大叫,但是吃鱼的时候会帮我把鱼刺剔干净,她走了之后,再也没有人这样疼我了。”琪琪说。
琪琪和奶奶、爸爸蜗居在不足20平方的老屋里,一年四季不见阳光,阴暗潮湿。琪琪爸爸年轻时干重活腰椎受了伤,整个背部变了形,无法再干重活,一家三口靠低保度日。
老屋后面有个水泥房,只是建好了但没有装修。据琪琪爸爸说,因为自己和妻子治病都需要钱,积蓄早已花光,没钱再“折腾”。
“我想要一个粉色的房子,有粉色的窗帘,粉色的墙,被子要天蓝色吧,自由。”琪琪瞪着大眼睛,想象着。
没想到,短短两周过去,梦想竟照进了现实,琪琪的希望小屋改建完成。
小屋落成的第一天,琪琪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黑色T恤,笑得灿烂。
爸爸让她换一身,但琪琪不同意。“这是妈妈给我买的最后一件衣服,穿上它好像妈妈也在,她也能看到我的小屋了。”琪琪说。
志愿者们和琪琪一起打扫了卫生,原本杂乱的家变得焕然一新了。

从小屋建成起,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团委就联合济南励行公益、家文化推广中心两家社会组织的志愿者与琪琪结成了对子,一直对琪琪进行心理辅导,陪伴她成长。

今年期末,琪琪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比之前提升了一大截。

“我差点把‘阿姨’叫成‘妈妈’。”琪琪笑着说。

“他们该有一个温暖的家,我也愿意当她的‘妈妈’和‘老师’陪伴她。”志愿者赵虹老师说。

               我要捐款               

点击“我要捐款”,为更多困境儿童送去希望



有了书桌

我再也不用去院子里学习了


燕燕总会偷偷地问哥哥关于“妈妈”的事。
哥哥只比燕燕大两岁,偶尔愿意凭着从大人那里听到的故事,描述妈妈的样子。被问得不耐烦时,两人开始拌嘴,这便是小兄妹的日常。
兄妹俩之间最默契的事,是从不在爸爸面前提“妈妈”。
“妈妈是为了生我才去世的,我看过爸爸躲在房后偷偷地哭。”燕燕说。
“屋里暗,我和哥哥都是趴在床上学习,趁着天还亮,我们就来院子里,省电!”燕燕说完,继续低头写作业。
左:燕燕爸爸 右:燕燕奶奶
燕燕爸爸腿脚不好,不能干重活,前些年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每天走街串巷地卖蜂窝煤。可现在用蜂窝煤的家庭越来越少,他几乎没有收入。上有90多岁老母亲,下有一双儿女,幸而村里给办了低保,才够一家人吃穿用度。
祖孙三代住在一间屋里。燕燕晚上跟奶奶挤在一张单人床上,前年,燕燕爸爸用木板向外接了一块,才勉强够两人睡。
哥哥跟爸爸挤,他说自己最受不了夏天,成宿成宿睡不着,下雨时屋顶漏雨厉害,被褥都是湿的,像睡在“蒸笼”里。
“儿子13,闺女11,该单独住了,”燕燕爸爸不好意思地说,“一直说要把里屋改好给他俩用,可买物料、雇工人……”燕燕爸爸没有再说下去。
两周后,燕燕和哥哥有了自己的小屋、自己的书桌、自己的空间。
“我是在做梦吗?”燕燕兴奋地说。
每隔一周,志愿者们都会来看望燕燕一家,尤其重视兄妹俩的功课和心理辅导。燕燕的成绩非常好,懂事的她平时更是像姐姐一样督促哥哥学习。
“叔叔阿姨送来的棉鞋和衣服我和哥哥舍不得穿,都让奶奶放好了,留着过年。”燕燕说。
兄妹俩有了第一次合影,燕燕和哥哥笑得很开心。
“没妈的孩子也是‘宝’,俺俩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成为有爱心、温暖的人。”



一处小屋,无限希望


短短8个月,“希望小屋”儿童关爱计划已经为山东省16地市136个区县的6000多名困境孩子,尤其是8-14无独立居住空间的女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

全省170余家公益组织共同参与其中,房屋验收、空气检测、物料筛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看到孩子们住进小屋时露出的笑脸,志愿者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目前,更多的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爱心企业纷纷加入到希望小屋爱心联盟……春节临近,他们正在用“新年微心愿”、“陪困境儿童一起过大年”等各种活动陪伴困境孩子的成长。从一间“希望小屋”开始,在山东织起一张困境儿童的守护之网。

一处小屋,无限希望。冬天虽冷,但有了希望小屋,严密的门窗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柔软的被褥为孩子们驱散了严寒。
这是孩子们的成长空间。孩子们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

               我要捐款               

点击“我要捐款”,让更多困境儿童住上希望小屋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