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观!传承600多年古风民俗,南山上演祭海大典
两岸民众同祝祷
万里潮来诉乡情
4月29日上午,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隆重举行第七届“辞沙”祭海大典。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的上千民众祭拜祈祷,向妈祖这位传说中的海上庇护神表达虔诚心愿。
▲传承六百多年的“辞沙”祭海大典在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举行。
千人辞沙现盛况
位于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赤湾天后古庙)曾是我国沿海地区规模最大的、拥有九十九道门的天后宫,也是深港地区历史上颇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为当年新安八景之首,是内地现有仅存的 3 座由朝廷敕建的天后庙之一。馆内所传承的" 辞沙 " 祭祀大典历史悠久,是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赤湾天后古庙)独有的祭祀习俗,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传承至今以 " 太牢 "、" 沉海 " 祭祀海洋和海神的官方祭祀仪式。
仪式开始前,深台两地妈祖宫庙首先举行了文化交流仪式,领导嘉宾和祭祀嘉宾代表互赠妈祖文化交流信物。
▲两岸代表互赠妈祖文化交流信物。
上午7点30分,正祭仪式正式开始。鸣钟鸣鼓,迎神,举行三献礼,颂祝文,太牢沉海……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遵循古制,恢复古礼,结合岭南传统文化,再现明代“辞沙”祭祀的场景。大典现场,祭祀嘉宾和承献官等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将祭祀流程一一完整演绎。
▲“辞沙”祭海大典正祭举行中。
▲台盟中央副主席孔令智颂祝文。
正祭完毕后,祭祀嘉宾跟随作为供品的“太牢”一同登船出海,参加祭海仪典。在迎神、上香、祭酒等传统仪式之后,“太牢”被沉入大海,献祭海神。
▲“太牢”被送上海船。
▲“辞沙”祭祀大典祭海仪典进行中。
▲“太牢”被送入大海。
妈祖文化连两岸
参加此次“辞沙”祭祀大典的除了港澳同胞、在深台商之外,还有上百名来自台南和高雄的台湾同胞。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深圳参加“辞沙”祭祀大典,纷纷表示,“辞沙”祭祀,同谒妈祖,令他们十分感动,也让他们更加深切感悟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未来将邀请更多台湾同胞来深圳共襄盛会。同时他们也希望,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促进两岸交流往来、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台南市宫庙参访团邱文岚副团长与陈昭如团员表达参加“辞沙”祭海大典的激动心情。
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陈忠和表示: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宗教信仰系出同门,应该发扬千百年传承,希望借今天的祭祀典礼,能够让台湾年轻人和乡亲了解到祖国大陆对台湾同胞方方面面的关怀。祖国大陆始终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亲上加亲。”
▲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陈忠和希望通过活动加深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了解。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周保民表示:
“我们和台湾同胞是一脉相传、同宗同源,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希望通过妈祖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相知相交、相识相近,双方共同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各自的贡献。”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周保民期待两岸相知相交、相识相近。
据了解,2014 年开始,赤湾天后古庙遵循古礼古制,恢复“辞沙”祭海这一仪典。2023年2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也成为广东省内唯一以妈祖文化为载体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截至目前,南山天后博物馆已接待台湾团体及个人上万人次,积极开展各项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建立起独属于海峡两岸暨港澳新生代的文化认同基础,使海峡两岸暨港澳妈祖文化交流不断热络,切实增强海峡两岸暨港澳同胞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本次“辞沙”祭海大典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台盟深圳市委、南山区台港澳事务局、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南山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协办,期望通过妈祖文化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以及 " 一带一路 " 的人文交流,增强海峡两岸暨港澳同胞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知多点
所谓 " 辞沙 ",乃祭祀沙礁之意。古代航海者在经过江(河)入海口时,常遇忽有忽无之沙礁,认为此乃海底鬼神作祟,需举行祭海仪式方能顺利渡海。明代郑和出使西洋,开辟 " 海上丝绸之路 ",其第二次是从广东出发。深圳赤湾天后古庙,位于广东珠江和南海的交汇处,是古代国家使节出使东南亚的必经之地。永乐六年 ( 1408 ) ,使节张源出使暹罗国,在庙前海滩上,以太牢为祭品,太牢祭毕之后,将太牢沉于海。这一祭祀的仪式称为 “辞沙”,这一仪典成为使节出使西洋的一项重要传统。2006 年,“辞沙 ”大典相继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消息报融媒体记者 曾晓婷/文 贺志熙/图
编辑:lee 美编:小杨
校对:潘社林
编审:贺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