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阳分享|2015年6月学前教育类期刊要点导读
“期刊导读”做为奕阳教育内部的分享与学习常规活动之一,每月由一位专业员工对学前教育领域核心期刊进行广泛阅读与深度推荐,在分享与学习中促进团队的共同提升,自2005年至今已累积十年。自2015年1月起,我们将从内部导读中精选部分内容由微信平台发送,与大家共享,以期与业界同仁共同成长!
文/曹 霞
奕阳教育专业服务事业部
▊ 教研热点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转型及未来走向》
王海英,幼儿教育 教育教学版
2015年第6期,P3-P11
推荐理由:
2010年始,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正经历着“四位一体”的转型时期,即“规范转型、价值转型、制度转型与行动转型”。以波兰尼的“大转型理论”视角来看,当下中国学前教育政策转型主要缘于由舆论引起的自下而上的民间“保护性方向运动”,以及由治理转型推动引起的官方“保护性反向运动”的双向互动。“四个转型”具体指什么?我们应如何找到思考视角?可参考此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五)》
朱家雄,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5年第6期,P20-P21
推荐理由:
文化是名族之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支柱,但凡涉及教育的问题,都不可能脱离文化,学前教育当然也不例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所以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讲究道德、讲究规则、讲究集体利益、讲究顾及他人,讲究求大同,存小异等。我们在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同时也应了解我国的文化,因为不顾及文化,教育就会失去根本价值;而用异文化的视角审视、批判自己文化中的教育,就会异化本文化背景中的教育。
▊ 教研学思
《自主性和游戏:概念辨析与实践思考》
刘宇,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5年第6期,P12-P15
推荐理由: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实施,幼儿自发、自由、自主的游戏格外受到重视。游戏实质上是一种有限自主的活动,一定的规则和适宜的成人指导是儿童通过游戏学习与发展的有力支持。因为孩子的新的能力最先是通过与成人及其他有能力同伴的合作来发展的,之后再内化为孩子心理世界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成人对儿童进行的引导与支持。因此我们老师要思考的不是“要不要指导”的问题,而是“如何指导”的问题,文中提到的”充实指导“对我们的实践很有助益。
《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幼儿入园适应的启示》
邓诚恩,李静,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5 年第6期,P20-P23
推荐理由:
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认为:1.社会兴趣是一种依赖后天发展的先天需要。2.社会兴趣是一个逐渐变化、发展的心理过程。幼儿6岁前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发展来的社会兴趣,可为个体的发展奠定基础。该文基于社会兴趣理论分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以期剖析幼儿入园不适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先天因素、家庭因素、幼儿园因素),并从家庭教养和幼儿园教育两大方面出发,提出激发、培养幼儿社会兴趣的策略。
《澳大利亚幼小衔接中多元合作的实施策略》
刘磊,学前教育研究
2015年第6期,P26-P30
推荐理由:
澳大利亚的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突出强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在澳大利亚盛行的《幼小衔接计划与实施模式》为这种合作提供了操作指南。《幼小衔接计划与实施模式》从五个方面对幼小衔接中多元合作的内容和策略进行了解析,并且为每个方面的实施状况提供了低、中、高三种水平的评估标准,包括:
(1)应在幼小衔接中建立各方联系;
(2)应在合作中制定幼小衔接计划;
(3)满足社会需求;
(4)应帮助儿童建立起已有知识经验与学校生活之间的联系;
(5)开展总结与评价。
《美术活动中渗透情绪教育》
姚晔群,早期教育(教师)
2015年第6期,P50-P51
推荐理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提出了“情绪安定愉快”的目标。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还能帮助幼儿学会疏导消极的情绪。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幼儿会学着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
▊ 家园共育
《在家努力还是参与学校: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情况调查》
刘丽伟,李敏谊,学前教育研究
2015年第6期,P31-P39
推荐理由:
在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角色。幼小衔接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家长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分别从北京市和邯郸市选取两所公办幼儿园,以大班儿童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对两地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在家庭活动上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学校活动;男孩家长的参与度没有女孩家长高;地区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长的参与有所影响。
《去看病也没那么可怕》
芝麻街工作室,父母必读
2015.06,P92-P93
推荐理由: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到了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绘本《第五个》,所以还是推荐一下,毕竟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上医院的体验都让他们觉得陌生、焦虑、不情愿。其实,可以用些策略能够让孩子不害怕看病。比如玩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一起看书时,注意讲讲孩子看病的故事;上医院以前与孩子聊聊,有备而去;玩具+故事书+游戏,让候诊变得更有乐趣;看完病后,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反馈。
版权声明: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后台。
小孩子 大教育
©奕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