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某种灵性的渴求四处蔓延

sayonly sayonly 2022-05-09

(题图:祛魅,参考《谈一谈间隔和世界的去圣化》回复54获得文章)


“对某种灵性的渴求四处蔓延”,这是昨天发在朋友圈的一句话,回复、点赞都多多,看来大家都挺关心这个话题哈。


实际上这句话源于查尔斯·泰勒,我不是特别确定,也没有仔细去查,所以,就没有注明来源。他是在《世俗时代》之后谈起的,主要是说的还是宗教在时代蔓延的情况,嘿,连天主教都在乌克兰的东方设立教区了,在枪林弹雨中。弗拉基米尔在第聂伯河的施洗这一形象联想到东正等三派在基辅的新鲜事儿,“让我们同舟共济”,充满了嘲弄的味儿,而且,蔓延,还是四处,这与他《世俗时代》的调调几乎是相反的,这也是醉了。


这里就是随便谈谈,偶尔翻到这里的,也请姑且随便看看。



1,微妙而自发的个人感知

有个关键词儿,叫做祛魅,挺时髦的,我一直不愿意用这个词儿,曾经以“去圣化”来说。在本雅明浓缩为一个简短的词,就是Aura,灵韵,

静歇在夏日正午,慵懒的躺椅,不搭界的桌,奇特的栏杆,望向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影者身上的一截树枝,时空的奇异纠缠,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彩云、那沙、那水、那灵韵。


复制是失去灵韵的罪魁祸首,本雅明强调,关键在于现代“技术”。我是有些理解这种感觉的,这也是某种微妙而自发的个人感知,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却少有这种情绪。我喜欢《瓦尔登湖》,却没有兴起过去寻找这种感觉的念头,看到某种新的技术,也少有兴起“人类是否有足够重要的手段确保他们的巨大努力不付诸东流”这样的感慨。


我时不时的觉得,这种“微妙而自发的个人感知”,到了那个地步,已经不是“个人”的感知了,而是把自己与某种可以命名为“自然”的神秘力量结合起来。而我自己,还天生有着某种可以称作是“理智”的东西,使得我还保持在“个人”的感知之中,并没有进入那种神秘的力量。就像一种呼吸,气,Spiritus。地是空虚混沌,渊面晦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1:2),灵和全能者的气、呼吸为一体。气与呼吸不过是显示上帝临在的方式,与声音一样。而Gas,则是空,吸是获取,是接受了圣灵,呼是放弃,它造成了一个真空。艾略特:蒙田是雾、是气(Gas)、是流动的幽灵、一种阴险的元素。


语言真是一个有趣的东东,“某种”、“神秘力量”、“结合”、“微妙”、“自发”,充满了神秘。其实,上面这一段到了“呼吸”几乎就读不懂了,但没有关系,因为语言不过是对象分离与语词结合,它就变成了意义。如果你可以顺着读下来,仍然可以感受到意义。你甚至会觉得,意义热雾般的在语言上蒸腾,意义先于语言,一切根植于一种被称为感觉录入的体验,以整体的方式面临感觉法庭的审判。


当然,如果你没有这种体验,有什么资格如本雅明一样说“复制取消了灵韵”?



2,法海寺与水月观音

有幸与朋友一起去了趟法海寺,在北京北五环和六环之间,属于石景山景区,穿过金顶路,到达石门路,从模式口大街走一段老北京颇为市井的旧胡同,在其中找到一条特别不起眼的可以上山的左转道,你可以每到可以转的地方,看一眼,直到你觉得“这下对了”的时候。这微妙的感觉持续到往里的几百米山道,因为一种脱尘的感觉扑面而来。远处并没有隐而不现的一角寺庙,那需要自拍一样不断调整角度才做得到,绝对不是妙的“眼”的偶得。也许是越来越密的松树的提醒,也许是越来越不平的路,后面这一种只针对开车上山的人,不,坐着别人开车上山的人,因为司机不经意冒出来的“哪儿停呢”的疑问会削弱这种出尘的感觉。当然,更可能的是,是渐行渐远的大功率功放中的红色歌曲的声音,它应该是本地居民用来锻炼的节奏,我不好意思用“广场舞”这个词儿,因为我没看到。总之,当行到这一座石桥的时候,我们在凡俗世界经验的美、爱、忧伤、诱惑,它们由这样那样的物事引发,纠缠在种种因果之中,

而现在,“对周遭事物的日常感知消隐”,超脱而为纯灵性的存在,如同隐然存在着一个灵性世界,我由此单独融入其间,不再带有与之对应的“凡俗”世界的种种联系。如同有一个神吹气在我的鼻孔,使它变成有生命的灵,人在日常生活中,忘记了它的本质所在、所是,都在这个时候映照出来。


我们进入了不对外开放的正殿壁画,

五佛六观音

梵天护法礼佛图

曼陀罗藻井

水月观音图,轻纱由数百朵花组成,每一朵画由30只左右的金线构成。


据说,在这里打坐,可以化神而返虚,进入一种微妙的个人感知的境界,仿佛与数百年的潜藏的精神连接起来,这是一种宁静的感觉,又仿佛自虚空中仙乐之音、钟鼓之韵,是明通,也是默悟。当然,这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除了心生惊叹。我们请了一尊水月观音回来,每次观望之,都有一种回到当时的感觉,这也是一种微妙而自发的个人感知,如同上文所言,到了那个地步,已经不是“个人”的感知了。


我们由此其实可以走得更远,不独是针对于现代技术(所谓祛魅)或群体认同、个体化(参考《百年孤独》,回复76获得文章),不从与任何网络(人际、Stand Alone Complex,回复70获得文章)的联系之中规定我们自己,每个个人都可以持有一种真正是他或者他自己的态度,对现代的批评,精神的荒漠的感叹,某种现代消费社会的描述,不过倾向于培育一群极端一致的个体,这无非是对于我们的文化的矫揉造作的嘲弄而已。



3,世间的灵性

一位美女,发来一篇文章,是陈嘉映的《世间的灵性》,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发表于财新《新世纪》2013版的一篇,谈到了大量的灵性经验,包含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中的信者的觉识的描述,总结世间的灵性,

艺术、爱、哲学,都是通乎灵性的显著方式。而这一切的起点和终点,却是在生活中觉受灵性:如果没有生活中的灵性,灵修既无从开始,也没有意义。一一陈嘉映《世间的灵性》


把上教堂和练瑜伽都评价为接引凡俗人找回自己灵性的途径,之前用“幸好”来修饰,跃然于屏幕上的庆幸和感恩之情呢。


詹姆斯是把宗教分为制度宗教和个人宗教(individual religion)的,如撒巴池(M. P. Sabatier)所说的,宗教的一支关注神,一支关注人。这个个人宗教,成为注意的中心是人的内心倾向,他的良心、功过、他的无可奈何、他的不全备。个人在他独自之时,与某种非个人的事物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非个人的事物是他所认为神圣(divine)的,也可以是如神的(godlike)、非具体的(如上文提到的Gas和Spiritus)。某种程度上,它更为根本。这就回到歌德,

Alles Vergängliche Ist nur ein Gleichnis. -Goethe

All ephemeral things were but a symbol of the divine drama.

一切无常事物,不过比喻一场。一一歌德


不再是认识,不再是控制,而是直接的一瞥。任由周围的世界的印象单纯的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我们就能把这些印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吸收,在它的生成过程中感受既成。不可理解,不是抵御,而是感受。不可确知,不是去知,而是体验。停止用语言去描述,甚至停止思想,停止想要理解、度量、用因果安排一切的需要,停止使得生存变得精细复杂的一种冲动。(回复63获得文章《观相Physiognomic》)



4,认识

这涉及到如何认识我们自己,以及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因为归根到底,一般的人类只相信自己感官能及的领域。


我们从谈Deja vu(公众号中回复52获得文章)、内在转化(回56)、性暗示(回61),到谈观相Physiognomic(回63、64)、占星术(回66、67),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一直没有详细讨论,我把它写在了谈信仰的文章中,不过那篇文章一直没有写完,其中的一部分以世界观为题目单独发了一篇(回58),本文也可以认为是它的一部分。


这个心理因素,就是“微妙而自发的个人感知”,它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终点。它是任何去圣化、祛魅,所无法触及的。就是这个心理因素,导致了查尔斯·泰勒在《世俗时代》之后说“对某种灵性的渴求四处蔓延”。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发展,民智大开,而宗教信仰反而昌盛?这也是为什么个体终其一生为了寻找自由,最后却皈依于主?


弗朗切斯科·圭恰迪尼说:占星术士是何等幸运啊!如果他们在一百句谎言里说了一句真话,人们就信仰他们;而其他人在一百句真话里说了一句谎言就是失去了一切信任。这通常是用来反对占星术的,说它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是一种打着“关怀”旗号的欺骗,只有愚昧的、不负责任的、无知的人才会接受它。然而一句和一百句的对比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的时候,归于无知才是不负责任的,这与康德的“消极的限定概念”相似。


占星术在托勒密的时候大成,其后几乎都是延承。有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日心说已经广为接受的情况下,占星术的基础仍然是地心的?是以人的出生时间地点所看到的星空位置所决定?


这个问题自然是没有确切答案的。我们可以同样的角度来看,占星是个人命运与行星运动的形式系统的结合,是个人与世界的连接,同样由我们所谈到的心理因素所决定。


由此也可以走得更远,为什么现代的科技发展,微观、多维、暗物质,并没有如日心说一样引发认知上的革命?为什么Nasa证实地球周围存在时空漩涡,不如对冥王星say hi和发现另一个地球这么有影响?不仅仅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划时代的进步,而且,它的过程也将促进科技的真正发展。为了证实这个时空漩涡,送了4个高精度陀螺仪进入太空,这4个乒乓球大小的完美球体在任何方向的误差不超过40个原子的厚度,

这几乎必定带来制造上的革命了。


但同样的原因,因为它没有给我们个人以直观的个人感知。也许,我们对于灵性的渴求,呼唤着类似于伽利略的望远镜一样的发明,正是它在上一次大的认知革命(非地心宇宙模型)中,给予了我们一个直观宇宙的方法,同样,我们需要另外一个“望远镜”,可以感知这个微观、多维的宇宙,给予我们“微妙而自发的个人感知”。



5,结语

我说不清楚我的意思。即使我说得清楚, 我怕自己也不一定想说。一一麦田里的守望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