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调查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共享汽车为何纷纷“逃离”北京?

2017-08-07 深度有料 华夏能源网

品 牌 推 荐


采写/王宇

编辑/赵宇航

华夏能源网独家原创,转载须授权


套了个“共享经济”的壳子,老传统的汽车租赁又青春了一把,改名“共享汽车(又名分时租赁)”。


这个“年轻化”可能体现在:更适用于中短途,特别是城市交通、使用时间更碎片化,特别是上下班、用车网点更多,还不用给车加油、更运用互联网思维,手机一掏就能租车等等。


听上去好方便好高大上。


但说到底,还不是个“租”吗……

“共享者”逃离北京

作为首都,北京是最早出现分时租赁概念的地区之一。


记者也认为,在这个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城市,将纯电动汽车作为分时租赁想法的确更加容易实现。


2015年,记者就是率先体验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批试驾人员之一。


在当时,在北京地区投放分时租赁汽车的企业主要为gofun出行、苏打出行、零派乐享等。


其中,gofun出行为首汽集团针对移动出行端推出的的一个新能源分时租赁平台。


苏打出行是苏打(北京)交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分时租赁平台。为一家科技创新企业。


零派乐享是乐视汽车生态旗下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


而这几家分时租赁现在的发展如何?


7月底,记者开始了新一轮分时租赁的调查。


2015年,记者试驾零派乐享。


苏打出行


首先,被考察的对象是苏打出行。


苏打出行在其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重点发展对象为北京、成都和广州。除此之外,只简单介绍了几句官方背景,并没有更详细的产品介绍。


苏打出行APP上显示,他们在北京地区已无车可用,只在成都保留了不超过10辆车维持运营。


苏打出行APP显示成都运营车辆。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尝试联系苏打出行北京相关工作人员未果,实地踩点苏打出行在北京的办公点——东建时代广场发现,苏打出行北京办公区已经“人去楼空”。


另外,去年,在百度地图输入“苏打(北京)交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可以查询到该公司北京办公地点。但是今年,记者再次尝试用该公司名称搜索地址也没有任何显示。


苏打出行北京办公点。


但苏打科技公司仍然活跃在科技领域。记者发稿前发现,7月21日苏打科技还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北京、成都相关职位。


苏打科技最新放出来的招聘大多任职地点在成都,且偏向互联网。


零派乐享


而乐视旗下的零派乐享,在其APP端也显示无车可用,400客服电话无人接听,疑似陷入停摆。

 

不过,零派乐享工作人员却给出了车辆统一检修的说法。

 

为了核实现状,记者来到了零派乐享位于昆泰商城沃尔玛停车场附近的一个租赁点,发现虽然零派乐享App中显示无车可用,但租赁点停车场内却停放着一辆所属零派乐享的分时租赁汽车。


在昆泰国际大厦租赁点,记者发现的这辆共享汽车,车身标志已经无法辨认。该租赁点停车场管理人员表示,该车放置时间较长,零派乐享最初投放约3辆车,使用率较低。


“除零派乐享外,停车场内还有其他品牌共享汽车,但相对来说使用率更高。” 该工作人士对记者表示。

 

共享汽车投放点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又来到了位于海淀黄庄地铁站B口处的艺术大厦地面停车场。


这里曾是共享汽车最先投放的地点之一。


原本,我以为这里应该停满了等待消费者使用的分时租赁汽车。


然而现实并非我们想象的样子,偌大的停车场,只有8辆分时租赁电动车可供消费者使用,这个数量不仅没有提升,还远远低于共享汽车出现之初。

 

随后,记者又达到望京、CBD等多地停车场,的确发现共享汽车数量和两年前区别不大,甚至相比之前数量更少。


在和企业一线充电员工攀谈中,业内人士证实了记者的实际调查结果。

 

现场一位从业多年的一线员工向记者表示:“我是2015年就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刚开始,企业投放的车辆数量基本是按照月进行增长的。原来,我们运维团队是非常庞大的,每晚要为10多辆电动车充电,而现在人数少了不说,电动车数量也减少很多,现在每天基本只用负责4-5辆车,原本我们每月能收入5、6千,现在我们得收入都非常受影响。”


友友用车


今年3月,“友友用车”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宣布停止运营,退回所有用户账户存款,并称停运的直接原因是“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4年3月的“友友用车”前身是“友友租车”,初期以P2P模式切入私家车共享领域,2015年10月正式更名为“友友用车”,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

 

截至2016年上半年,“友友用车”自有车辆300辆,分布在北京写字楼、小区、郊区等地近70个网点。到去年8月底,“友友用车”北京运营车辆仅剩下200辆,运营网点减少至50个。

 

其实,在“友友用车”发布停止营运公告之前,该平台曾拿过两轮融资,累计超过2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易车、光速安振、险峰华兴和天使投资人王刚等。


出逃的不止中小创业者


出逃北京的现象并不止发生在一些小型的分时租赁公司身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北京地区,gofun和“一度用车”是两家分时租赁企业的代表。根据企业内部数据显示,gofun和一度用车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40%,领跑第一阵营。


gofun内部高管也向记者坦言:“gofun目前在全国的车辆数已突破1.2万,但在北京地区其实是呈现减少趋势。


“因为北京地区对于车辆管控难度较大,停车位成本、人工成本相比其它省份要高出很多,所以我们在北京如今实行精细化战略,就是将低续航紧凑级电动车,向高续航小型电动车,甚至中、高端电动车逐步更新,退下来的车型投放至其它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精细化战略影响了我们在北京地区得电动车投放。”


“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分时租赁不像共享单车,它的运营成本显然更高。在共享汽车成本方面,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价格成本、停车位成本、电费成本、修车救援人工成本四大部分。”


该人士表示,对运营者来说,首先负担最重的就是购买汽车,根据企业内部数据,汽车价格占据整个运营成本的40%左右。


另外,除了成本投入过大以外,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分时租赁还面临着布点难、用户群体不买账、动力电池续航里程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佳,以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一系列难题。


如果无规划大面积投放分时租赁汽车很容易造成巨额亏损。可以这么说,如果gofun不是隶属首汽旗下,那可能也无法在这资本市场中立足发展。


一些企业内部人士认为,由于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对于购车指标有所限制,新购用于分时租赁的车辆数其实是被限制的。


出于短期内降低成本和迅速扩张的考虑,分时租赁选择从租赁公司手中租车。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在众多分时租赁平台争相上线后,原始租赁费用被炒了上去。这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价格浮动,会给分时租赁平台的盈利能力增添变数。

成本吓退“共享者”

与共享单车每辆几百到几千的投入成本不同,共享汽车的投入是另一位重量级选手。


目前,即便是共享汽车使用的主流的A0级新能源轿车,补贴完每台车的成本也在6-10万元之间,此外每辆车还会缴纳一万多元的运营级商业保险。

 

共享汽车另一项重大投入在于“网点”建设。


目前,大部分共享汽车采用纯电动汽车,需要停放在固定停车网点,并配置充电桩,并不能像共享单车一样随意停放。分钟计费、自助租车、异点还车、桩位一体的运营模式,这对于网点的建设密度和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共享汽车除了购车费用、停车费用、油(电)费、保养费用等开支之外,还有不可忽视的隐性成本。

 

也就是说,即便给“传统汽车租赁”套了个“共享”的壳子,摇身变成了网红“共享经济”。但汽车租赁这个“里子”依旧少不了已经成熟的运维服务体系做支撑。

 

这其中,第一头疼即“停车位”——这一北上广稀缺资源。

&nb 46 32689 46 15290 0 0 792 0 0:00:41 0:00:19 0:00:22 3014sp;

即便是以燃油车为主的共享平台,例如Car2share等,它们同样面临车位费、停车费等成本压力。在共享汽车产业发展较早的欧美,其之所以能够稳健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政府对于停车资源的免费提供。

 

除此之外,信誉问题是共享汽车运营商们第二头疼的问题。

 

如果说,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那汽车分时租赁同样遭遇“素质”考验。

 

在记者接触的这些平台,听到最多的抱怨即违章、丢车、坏账这些问题。“这些开支相加,每年会有数百万的费用。而随着租赁网点扩张,车辆持续投入,这块隐形成本也会越来越多。”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些匪夷所思的用车行为时有发生。例如座椅套、脚垫、头枕被偷,甚至连装行驶证的蓝皮套都会被拿走。



一些资历较浅的驾驶者对电动车不熟悉,在未拔充电枪的情况下就启动车辆,导致充电枪损坏。


而车内清洁也是问题颇多,有些车座椅套、脚垫被弄满污垢,车内还有随意丢弃的垃圾。

 

除了这些问题,共享汽车发生事故,如何划定权责是当下共享汽车最大难题。


责权界定困难,在共享汽车使用中,难免出现单车事故、行车剐蹭。有不少新手司机拿共享汽车来练手,刮蹭得到处是伤。由于共享汽车随取随用随还的特性,在这场分时租赁的“接力”赛中,事故发生如何对肇事人进行追责,如何判定事故责任,成为卡在共享汽车发展道路上的难题。

 

此外,违章罚单也成为一大痛点。尽管各家都在想办法采用措施确保用户为自己的违章买单,但依然会有漏网之鱼或者拒不支付的情况。


另外,如果出现重大交通事故,为了杜绝发生交通事故时共享车辆拥有人的连带责任,除了签署责权利明确的汽车共享协议外,企业大都通过购买不计免赔保险来规避风险。


记者在使用共享汽车时发现,许多运营商提供不计免赔服务,属一次性缴纳部分费用。该部分费用即用户缴纳的用车保险费用,简而言之,就是将用车中发生的(范围以内的)损伤、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方。

未来,可能是属于车企的

但不可否认,部分投资者仍然在前赴后继地涌向这一风口。


他们认为,共享汽车的潜力巨大,它的价值无法以眼前的现状衡量。


未来究竟谁能在北京站稳脚跟?更多的赌注被压在了大型车企身上。


无独有偶,北汽集团董事长已经在进军共享汽车上表态了。


全国人大代表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表示,“虽然共享汽车存在诸多槽点,但是它能够符合时代和老百姓的需求。今年第二季度,北汽计划推出更加契合老百姓需求的共享汽车。”


按照北汽公布的消息,未来轻享平台系统将于8月底正式上线,向全社会开放和共享。实际上,在7月,北汽已经在北京地区开始小规模投放EX260车型用以服务消费者。


记者在路边看到的轻享出行车。


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勇表示:“北汽分时租赁刚刚进入市场时更多是做政府公务出行的需求,去年开始逐步向私人业务转移。”他谈到,北汽集团旗下有三个公司来做分时租赁业务,分别针对政府的公务出行、私人出行,以及一些商务人士的商务出行。当前该业务运营车辆的数量为1万辆,主要分布在8个城市,出行次数3000万次,会员用户已达22万。

 

如此看来,由车企布局共享汽车其实是行业破局的一个不错选择。

 

从成本来看,车企本身造车,对于控制购买车辆那40%的运营成本,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很多人会有疑惑,汽车共享了那车企卖的车不就少了么?它们为何要支持这样的项目呢?


其实,这是车企考虑到的一个长期问题,未来如果使用共享汽车成为了人们的主流生活习惯,那车企的盈利必然会减少,但此时,车企对于汽车共享的投资就会产生巨大回报,从而将传统车企转型到全面的出行服务商上。并且租赁车辆可以解决车企的部分销售问题,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资金和车辆有时并不是它们最大优势,眼光才是。


去年2月,国家信息中心曾经发布过一份报告指出,“每分享1辆汽车,就可以减少13辆汽车的购买行为。有统计显示,目前一辆车一天约1.5个小时在行驶,20-23个小时停在车位上,分时租赁可以让一辆车在路上跑6-9个小时,停车效率得以提升。”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交管部门都明确表示对共享汽车这种新型出行方式持鼓励态度。


最重要的是,我国共享汽车市场巨大。预计到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的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不可否认,无论这个市场现状如何,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都在成为未来共享出行领域的一大趋势。在互联网时代,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成熟,已经构建出共享经济下的新城市出行版图轮廓。


延伸阅读

爆料 | 市场整体遇冷、上半年销售新能源客车1432辆:银隆如何完成全年300亿销售目标?

喜报  |  多只概念股公布上半年业绩预报,锂电池板块持续走强

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来了!利好分布式电源及新能源汽车!

华夏能源网

www.sinoergy.com

价值型能源财经新媒体


广告 | 传播 | 论坛 | 培训

合作微信24026030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