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手记 | 李书福的“四张面孔”:“泥腿子”企业家凭什么造就吉利帝国?

2017-10-27 深度有料 华夏能源网

品 牌 推 荐


作者/王宇

编辑/赵宇航

华夏能源网独家原创,转载须授权


众所周知,作为我国第一家民营车企,吉利汽车近些年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从收购沃尔沃,到入股宝腾、建立LYNK & CO品牌,如今的吉利已然有了一副国际化面孔。

 

你不知道的是,这家民营车企曾创造过我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的诸多第一。

 

第一个开创了汽车的2万元时代、开发了中国第一款跑车、打赢第一个与丰田公司的汽车涉外知识产权案、开发出中国第一款自动变速箱、开创中国第一个民办教育体系、第一个民营汽车收购外国品牌.……这些都是一个“泥腿子”企业家一步一步打下的战功。


李书福在创业之初,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他与拥有硕士背景的王传福不同,汽车圈的专家更喜欢将他戏称为“泥腿子”。就是这样一个“泥腿子”,创造了今天庞大的吉利帝国。

 

在李书福造车之前的12年间,他曾经涉足过六、七个行业,而正是在这些行业中摸爬滚打的经验,成为了李书福后来造车的资本,这些经验和经济基础在未来的造车过程中起到了极大作用。

 

有幸,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曾经毕业于北京吉利大学,对于李书福董事长的故事所有耳闻,也曾听吉利老员工说起过李书福。今天,主要就想谈谈记者眼中的李书福。

“微笑”的李书福

大家如果关注一下李书福,你会发现,这位中国汽车界大佬,在许多场合都是微笑的。


他只是微笑。在采访中并不严肃,在重大场合,甚至签约时也很少露出狂喜的表情。

 

今年两会上,李书福表示,新能源不应只有电动车,自动驾驶不敢拿人命开玩笑。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掌门人”,他好像和其它企业的“大佬”有所不同——在我们印象中,一般这类企业的“领袖”都是不苟言笑的,都是严肃的,但是“微笑”却是李书福最明显的标志。但是这微笑背后,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固执,甚至有许多同行称他为偏执。

 

这从李书福的创业史,也能够明显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李书福的偏执智慧》这本描写李书福创业、发家的书,这样写道:李书福依靠拍照起家,在当时,这门生意一年就有2000多元的收入,这让李书福尝到了甜头。为了抓住商机,在经过原始资本积累后,李书福毫不犹豫就开了一家照相馆,生意依旧红火,短短几年内,这家照相馆就让他收获了百万财富。

 

在那个年代,有着百万财富可不是闹着玩的。许多人就此会陷入自己的“世界”之中,无法自拔。但此时,就显出了李书福的不同,作为一位“富翁”,他的胆大心细,让他重新登上了一个台阶。

 

在吉利集团内部,很多老员工评价李书福为“眼光长远,但脚踏实地。做事大胆,但心思缜密。”

“普通”的李书福

 记者曾经多次参加过李书福的校园座谈会,在记忆中,李书福并没有所谓的“领导架子”,穿着朴素、平易近人是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身材较胖的李书福如果一个人走在街上,可能路人都会将他当做一个乡村干部、或者乡镇教师来看待,少有人识。

 

不过,从李书福谈吐举止中,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却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极具“领袖”气质的企业家。不拘一格、果断、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体、偏执,都是李书福非常个人化的一些“标签”。但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这些标签,成就了如今的李书福。

 

李书福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正是他的“普通”,成就了他。据李书福自己讲述,当年,他在和一个鞋厂工人聊天时,意外发现了商机。那个年代,正值冰箱销售火热,制造冰箱零配件的利润很高,所以他就果断卖了照相馆,开始制造冰箱零部件。

 

在李书福进军制造业后,我们就能够看得出他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且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在1983年-1988年间,全国市场对于家电出现了罕见的“抢购风”,冰箱市场从年销量25万台扩大到了733.5万台。而李书福在进军冰箱市场的2年后,产值就达到了4000-5000万元。对,仅仅两年时间,李书福就将制造业做到了千万级产值。

“胆大”的李书福

 好景不长,在1989年,我国冰箱市场出现突然萎缩,国家为了“规范”市场,全国仅有的41家国有工厂进入定点生产目录,李书福被踢出局。

 

李书福也曾自己讲到,冰箱市场的失利,是他人身中第一次遭受沉重打击。

 

无奈,他只得放弃制造工厂,将工厂的资产全都上交给乡政府,去深圳继续深造。

 

而去深圳,则是李书福人生的另一个开端。

 

俗话说,“江山难改,本性难移。”这虽然是贬义,但是不无道理。


因为李书福的“胆大心细”,失败也没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在深圳,他发现了另外一种商机。

 

在建材市场闲逛时,李书福发现了一种叫做铝镁曲板的建材,正是这种产品让他又一次踏上了创业之路。

 

得益于铝镁曲板价格和进口身份,这种产品在市场中一直供不应求,而国内厂商又鲜有涉足,所以当年李书福发现这里面有利可图,于是就和二哥李胥兵开发起铝镁曲板。


资料显示,在国外材料的高价承托下,1991年,李书福兄弟的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年底,他们李氏兄弟的铝镁曲板就销售了800多万元,1992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1993年达1.5亿元,2001年销售额达3.4亿元。

 

如今建材依然是吉利集团的一项业务,并且每年会为吉利带来可观的营业收入。

 

再一次的成功并没有满足李书福的野心,不拘于一格的李书福在另一次“意外”中,发现踏板摩托车也许市场的一下个“风口”,可以尝试。

 

在《李书福的偏执智慧》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李书福的一个员工出去办事,骑着一辆借来的进口踏板摩托车与一辆部队的军车相撞出了事故,摩托车几乎全部散架了,后来李书福的兄弟看到散架的摩托车之后,让他们突发了要造踏板摩托车的想法,因为在他们看来散架的摩托车配件里面实在是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就这样李书福的家族企业又开始进军踏板摩托车行业。”

 

依靠仿制台湾阳光摩托车厂生产的踏板式摩托车,李书福的国产摩托因为价格低廉,在江浙地带火的一塌糊涂。

“吉利”的李书福

 有了摩托车成功的经验,思维缜密的李书福又想要大胆尝试新的领域。但此次,光思维缜密还远远不够,“魄力”二字才是关键所在。因为此次他要做的事情,从来没人做过,当时在外人看来,李书福“自信”的有些过头。

 

在这件事情上,甚至家人都不支持他。

 

李书福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谈到,摩托车的火爆让我开始关注汽车,也坚定了进军汽车业的决心。

 

“当时,在我看来,汽车产品价格太高了,有很大的机会,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政府支持我造车。我坚信,政策总有一天会放开,而在这之前他正好可以利用好时间研究汽车技术和建设造车基地。”

 

虽然李书福下定决心造车,但是当时的背景可以说没有一项是有利于民企造汽车的,政府反对,无人、无钱、无技术就是当时现状。

 

当时,他的造车想法遭到了家人和摩托车董事会的一致反对,没有谁愿意陪他玩,也没人相信他造车会成功。每天吵来吵去,也没能改变他造车的决心,所以家人顾忌情分,最后决定,最多投资1个亿,让他去试试,多了不奉陪,赔了认倒霉。

 

李书福的执着换来了1亿元的启动资金,而正是这1亿元,让吉利汽车在争议中诞生。我想在当时,不会有人能够胆断言,吉利汽车之后会成为中国民企车企的代表之一。

 

从一定层面上来讲,吉利汽车就是李书福人生的另一个写照。显然,“吉利”二字已经贯穿李书福的一生,这也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名字。


某种程度上,吉利的发展代表了我国民营车企的发展历史,在自主品牌频频传来捷报的年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企业来和国际车企竞争。如果宝马、奔驰可以成为百年品牌,那我相信,吉利、比亚迪等一批民族企业,一样可以成为百年车企,站到世界之巅。

 

延伸阅读

又来了!特斯拉将以“独资”形式入华国产? 

突发 | 大谣言?刚刚,长城汽车发布公告:未与宝马签署任何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的法律文件 

一线调查 | 新能源汽车牌照稀缺逼出“灰色江湖”:“假结婚”、“背户”开始上演…… 

华夏能源网

www.sinoergy.com

价值型能源财经新媒体


广告 | 传播 | 论坛 | 培训

合作微信24026030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