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从“气荒”到“荒气”,结束黄金十年燃气行业的疼痛谁能懂?

华夏能源网—价值型能源财经新媒体


导读: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86亿立方米,增长5.6%,增速降至个位数,创了10年以来历史新低。2015年第一季度天然气消费量502亿立方米,增长4.8%


/燃气行业资深从业者、华夏能源网www.sinoergy.com特约作者 彭知军


2014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大背景下,加之油价持续下跌和低位震荡的逼迫,燃气行业结束了“黄金十年”,特别是终端市场受到了大幅抑制。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86亿立方米,增长5.6%,增速降至个位数,创了10年以来历史新低,这个“暖冬”过得憋气。2015年第一季度天然气消费量502亿立方米,增长4.8%,燃气行业由此倍感压力,外部困难多多,行业内问题亦不少。面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业界观望情绪日渐浓厚。


盲目气化:从“气荒”到“荒气”


在这10年中,盲目气化是个大问题,主要是出于政绩和投资的需求,终端市场的投资呈膨胀式发展,发生了脱节,上游资源、输配能力与下游市场的不匹配,特别是中游输配管网和储备设施成为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缺陷,几乎每个冬天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荒”就是注脚,以2009年为甚。


2015年没有气荒,反而发生了“荒气”(从缺气,到过剩),虽与气温有一定的关系,但根本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其次和气温也有一定关系。在优质终端市场被瓜分殆尽后,资本出于市场需求(股价是关键的驱动因素)和以及城镇化“大跃进”(地方政府的政绩需要)的推动下,如此“内驱外引”,不切实际地扩大气化面积,如“镇镇通”、“村村通”工程;还有盲目地上马LNG生产或利用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燃气企业的成本,导致其发展难以为继。


事实上,这些投资不仅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可能就是亏损),而且安全隐患多,管理成本高,不可避免地造成实际管理缺失,运行一定时间后,随着设备设施老化,安全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另外,城镇化将持续导致人口继续向中心城镇集中,在一些村镇的投资将沉没。如此而为,既不利于社会资本效率,也不利于能源最优利用。


不成熟的监管体系


燃气设施建设、运营和监管对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公众而言,还是新鲜事物。之前,既没有监管经验,也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机制体系不健全,这都会导致专业监管陷入行政监管的窠臼。


监管行为随机零散,还处于为管而“管”,而不是从当地能源供应、公共安全、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等公共事务角度去行政。后发的地方政府应该向成熟、先进的城市管理部门学习和借鉴,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构建适宜当地的监管机制体系,这才是当地政府的应有之为。


管制的终端价格挫伤投资


管制的终端价格,也在挫伤投资积极性。


一直以来,出于燃气的公共品属性,价格一直受到严格的管制。在上游价格高企的时期,好多燃气企业都遭受了价格倒挂的困扰,实施特许经营以后,地方政府不轻易就此予以价格补贴。


而政府历来都是出于稳定的管理思维,如通过地方立法或行政政策(如燃气管理条例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实行保证民生用气责任制的通知》(发改运行[2015]59号),加大燃气企业的责任,将更多的燃气销售到盈利不丰或亏损的居民市场,同时在工商市场也是规定一定范围,以及地方政府将利润较高的车用市场划出特许经营范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投资和运营的边际成本,挫伤了燃气企业的积极性。


关于允许大用户直供,未来燃气企业将和三桶油在大用户的争夺上更加尖锐,也许会决定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落实程度。


与电力的竞争


在和电力的竞争上,不论是交通领域还是生活领域,我认为天然气都受到了电力的抑制。


以深圳为例,燃气是处于劣势的,天然气用于车用领域的推进不进反退。以交通为例,把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时,也是天然气汽车野蛮生长的时期,有关电动汽车扶持政策,从上至下是呵护备至,在关键的土地、资金和税收等方面更是不遗余力,而天然气汽车则面临土地指标难以取得、各种审批手续难办等困境,资金支持相比电动汽车而言,更是相形见绌,不可同日而语。


在船用领域,虽然交通部门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发展LNG作为船用燃料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也开展了一些试验性的尝试,截至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


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是,相关的建设、运行和安全标准规范缺乏,导致运营商和消费者还存在诸多疑虑和担心。在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投资者显然不敢大规模投资,201412月初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油改气”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更添加了不确定性。


天然气车用领域仍然在快速增长,船用领域也频传一些好消息,但尚无突破性进展。从产业链的长度和周边影响,电动汽车要大于燃气车船,被寄予“弯道超车”厚望的电动汽车在2015年两会之后,又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在经济下行、油价低位震荡(我在2015年初认为油价将在78月份反转,目前仍坚持这种观点)的背景下,燃气企业必须加强在车用领域的力量,维护现有的市场份额并争取扩大。


机遇和挑战

这是一个宏观的话题,这里我想说两个具体的担忧。


一是,新生代更加倾向于非明火烹饪,燃气的传统领域受到了威胁和蚕食,当然,他们享受明火美食,会选择外出就餐;另外,人员的流动性使得燃气被利用的几率降低,大家不愿意参与一些繁琐的手续,以及面对潜在的安全风险。第二,进一步考虑,当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发展,特别是技术瓶颈得到突破时,燃气市场的空间将变得更加狭窄,我们这个行业必须未雨绸缪。


从业人员的压力,这是一个微观而有些沉重的话题。


在燃气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生产业务人员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同于采矿部门),政府部门对安全的要求和监管日趋严格,这些一线从业人员,也包括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暴露在高危环境中。由于燃气行业属于低附加值,他们的安全保障和待遇福利难以符合标准,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和高强度,这些都使得他们认为付出大于所得。


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为例,2005年至2014年公开可查的燃气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共计23起,其中较大事故(同上)以上7起,死亡22人、受伤49人,其中大部分的事故原因是员工培训不足和缺乏防护装备,这些根本都在企业。另外,当发生安全事故后,一些在操作岗位的人员(一线人员和基层管理者)都会追责,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存在着权利和责任不对等。从业人员因为这些而如履薄冰,在一些燃气企业,出现了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离开与安全直接相关岗位现象,甚至离开这行业。


我们必须承认燃气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与安全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在保障安全方面的付出,以及给予应有的报酬。留住经验丰富的、业务熟练的、能够安心在这些岗位的人员,是燃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夏能源网www.sinoergy.com专栏作者创文章,网络转载使用,需获得本网授权,并务必请注明作者、出处,否则将视为侵权行为,华夏能源网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儿童节到了,送你1000元加油卡,快带宝贝出去玩吧』关注华夏能源网微信sinoergy_com回复61,免费赢取加油卡、手机话费等好礼!动动手指,给孩子一个快乐六一!详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