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届高三23班志愿填报参考

点击加关注👉 英语教师张顺均 2023-03-09

一、了解投档规则

从2021年开始,我省本科高校不再设高分优先投档线,平行志愿投档中,所有考生、所有本科高校(专业)均实行一次性投档,即按考生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志愿进行投档。只要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中被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投档后,所填报的其他院校专业组志愿不再有效。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完成了本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如果考生档案投档到某院校专业组后,因故被退出,将不再补投到该批次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专业组。所有考生正式投档录取结束后,如高校有缺额计划,将实行征集志愿录取。


二、志愿填报四优先

第一是地域优先。如果学生在职业和学业发展、学校选择方面还没有建立非常清楚的目标,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地域。不同的地域,不仅文化底蕴各异,还代表着不同的学校教学资源、经济实力和就业机会。

第二是职业优先。这一原则适合于职业选择已经“有谱”、分数较高有选择余地的考生。比如喜欢教师这一职业,那么第一就要选择填报师范类专业。

第三是专业优先。这一原则最适合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当然也适合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对前者,考生可以列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结合分数在可能达到的区间内选择。对分数较低的考生,学校选择性不多,专业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建议选择技能性较强的专业。

第四是学校优先。三种考生较为适合这一原则。一是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选择,各门成绩又比较均衡,就比较适合优先选择学校。二是踩线的考生,考虑到“掉档”可能性较大,首先选择学校以保证就读学校的层次。三是准备将来出国深造的考生,选择在国外认可度较高的国内名校,有利于出国申请成功。


三、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

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参考成绩排位,而不是仅仅简单用分数与往年做加减进行比较,要综合评判。尤其是填报平行志愿,更重要的是看自己的排位,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是分数优先,按排位从高到低进行检索投档,而考试分数每年都会因试题难度、考生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高校录取时,只要招生计划没有较大变化、招生人数较多,一般来说其投档排位会相对稳定。

《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志愿填报指南》里刊登了2021年在粤招生高校本专科批次的各专业投档录取分数、最低排位,是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考生不仅要看院校往年投档最低排位更要认真对往年各专业招生计划和录取排位进行科学合理分析,按“冲、稳、保”的思路填报志愿,要把自己最想去的院校专业组填报在前面,但是一定要形成合理的梯度,有效规避风险。同时,要慎重选择是否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建议尽可能选择服从调剂,增加被录取机会。


四、什么是冲、稳和保

1、冲一冲

即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时,要挑选一所往年录取分数略高于自身成绩且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院校,凭运气去冲一冲。但这个冲高的分数还是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是选择录取分数高于自身成绩0~10分以内的院校,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随意乱填。

2、稳一稳

即志愿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与自身成绩相当或者略低,该类学校投档几率较大,这样你能上这些院校就比较稳妥。“稳一稳”的范围,一般是选择录取分数与自己成绩相平或低于自己成绩15分左右的院校,以确保有更大的几率上这类院校。

稳一稳这部分的志愿,可以说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体。既能满足考生对于理想院校的小愿望,也能切合现实情况。但在考生心里,可能这类院校的选择是最难挑选的,因为一旦填报考生被录取概率很大,他们就要考虑是否心怡的专业能被录取上。因此,小编建议考生和家长事先确定好要报考的专业

3、保一保

即最后填报的志愿院校,考生可选择保底院校,确保自己档案不会因无法投出而成为死档,影响录取。“保一保”院校的填报志愿范围,一般是选择录取分数低于自己成绩15-30分左右的院校,保证自己能上大学。


五、参考资源

1、书本:报考指南和专业目录  

可以参照网络资源缩小学校及专业范围,但一定要确保网络资源和手头上的专业目录以及报考指南一致。

2、公众号:广东教育考试院

    我要考大学  

  高考直通车

广东学考妹

3、App:夸克浏览器

百度APP  

4、其他:教师、亲戚、学长学姐等


六、什么情况会导致退档?

1.因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

高校录取原则一般是根据考生专业志愿顺序,按总分从高到低进行录取。每年考生填报志愿都会出现志愿“扎堆”现象,即有些专业报考考生多,有些专业报考考生较少,需录取调剂志愿考生。因此,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落选,又没有填报“服从调剂”时,学校按招生章程规定,只能退档。

2.因体检不合格或报考专业受限退档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考生招生体检是报考高校的基本程序之一,同时,对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专业的疾病和体征做了指导性说明,考生如果体检不合格或者填报了自己身体受限的专业就会被退档。考生要通过招生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条件,结合专业志向和爱好,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扬长避短地选择高校和专业,避免报考自己身体条件不宜就读和不予录取专业,导致退档。

3.因招生专业计划录取满额退档

高校招生是按计划录取的,经过挑选后,剩下的超额部分会予以退档,这种退档也往往以退分数较低考生,或退后继志愿考生为原则。省招生办公室第一次批量投档是按所报院校专业组的考生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平行志愿投档均为一次性投档)。因此,院校在进行专业组内的专业分档时,热门专业很快分满,而分数较低且又没有填“服从调剂”的考生往往会被高校以计划已满等理由退档。

4.因综合素质评价有不良记录退档

高校录取时,将参阅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将其作为录取参考,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如考生有过违法行为,或考试有违纪作弊行为的记录,或体能素质不合格的,将有可能成为高校退档理由。

所以考生要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仔细阅读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和我省招生专业目录,了解有关招生政策和要求。根据自己的成绩、志向、体检结论等,结合招生院校近年来各专业招生录取最低分及排位情况,慎重报考。在这里特别要强调,考生填报志愿时务必仔细阅读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规定。因未认真阅读院校招生章程,填报了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导致不能被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七、提前批内容

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地方专项计划)普通类(物理):总分508分。


军队本科批次院校  陆军工程大学(人防系统定向)普通类(物理):总分480分。


本科院校订单定向培养农村教师人才(教师专项计划

普通类(物理):总分460分。其中,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普通类(物理)总分518分。


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卫生专项计划

(一)本科院校农村卫生人才专项计划

普通类(物理)总分460分。

其中,汕头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普通类(物理)总分518分。 

(二)专科院校农村卫生人才专项计划

普通类(物理):总分425分


八、省内高校参考

根据班内学生成绩和21年广东高校录取情况筛选出的数据。其中的2022参考线是根据两年的分值差为+13得出。以这个分数和2021位次综合参考。(说明:仅做参考,以报考指南和专业目录的数据为准。数据粗略整理,个别可能不够完善,比如发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数是有分市内和市外的。表格的数据是市内的,市外这个分数肯定是不行的。)

九、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提示

特别留意:如果春季高考被专科录取了,夏季高考没有上本科线,应该是不需要填报(也填报不了),请登录试试看。

1、志愿填报时间。填报志愿分两个时段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时段:6月28日10:00—6月29日16:00。本时段仅填报需政审、体检、面试的提前批本科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飞行技术等院校专业组志愿,报考上述院校专业组志愿的考生须在本时段填报并进行网上确认志愿信息。其他志愿需在第二时段填报。

第二时段:6月29日19:00—7月4日16:00。除第一时段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外的其他所有各批次、各科类(普通类、艺体类等)院校专业组志愿,均须在本时段填报并进行网上确认志愿信息。


2、志愿填报方式。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凭考生号和密码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志愿确认。

(1)填报网址。https://pg.eeagd.edu.cn/ks


(2)志愿确认。不设现场签名确认环节。考生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进行网上志愿确认,凭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号码接收短信验证码。考生务必妥善保管好本人的考生号、密码、手机短信验证码,不得委托他人填报志愿,如果绑定手机号码失效可以在系统自行修改。


3、填报流程

(1)了解招生录取政策。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查阅《关于做好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了解平行志愿、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批次、志愿填报、投档原则;登录拟填报高校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了解拟填报高校的招生章程,特别是招生专业的录取规则、身体条件限制等要求

(2)查阅招生专业目录。考生根据本人高考成绩、排位和《关于公布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考生成绩各分数段数据的通知》中各分数段的人数情况,查阅《招生专业目录》、《志愿填报指南》,以及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的《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专业目录》,选择适合的高校和专业进行填报。

(3)对照招生体检要求。考生要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重要说明及高校招生章程,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和本人体检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填报。对于规定不宜就读的专业,考生不应填报,如因此被高校退档,后果由考生自负。

(4)拟定志愿表草稿表。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可预先填写《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表》,该表可在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下载。


(5)网上填报志愿及网上确认

①录入院校志愿。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凭本人高考报名时的考生号和密码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如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已经绑定的手机号码重置密码),按照事先填写并校对正确的《考生志愿表》,录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码、院校专业组代码、专业代码、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并在网上提交。考生需逐批次填报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报的志愿后,系统会先进行志愿校验,如果出现红色警告字符,则不符合专业招生条件,该批次所填志愿将无法保存,请考生根据提示信息,仔细核对院校代码、院校专业组代码、专业代码,直至修改正确为止。核对该批次志愿无误后,请保存所填志愿。

②网上确认志愿。考生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保存后,须进行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点击获取短信验证码,并输入收到的验证码(发送到报名时绑定的手机)进行志愿确认。短信验证码为6位数字,有效时间为3分钟,超过有效时间需重新获取验证码。考生未在网上进行志愿确认的,其填报的志愿无效,后果自负。

修改志愿时限及次数。考生志愿未在网上确认前,在规定时间内(第一时段:6月28日10:00—6月29日16:00第二时段:6月29日19:00—7月4日16:00)可多次上网修改本人填报的志愿;考生首次“确认志愿”后,如需更改,可最多进行2次取消志愿确认,修改并重新确认志愿。取消志愿确认后,无论是否重新修改,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进行网上确认,否则志愿无效。录取时以考生网上最后确认的志愿为准。

④填报志愿提醒。在规定的时间内(第一时段:6月29日16:00;第二时段:7月4日16:00)截止后的2小时内(第一时段:6月29日16:00—18:00;第二时段:7月4日16:00—18:00),考生志愿信息不可修改,但可获取短信验证码完成志愿确认。考生应在志愿确认后,及时重新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查看志愿确认状态。


十、你适不适合复读?

哪些考生适合复读

不是所有落榜生都适合选择复读,一般而言,高考成绩过高或过低的考生,复读的效果不太明显。比较有利于复读的分为以下几种

1.高考发挥失常:一般是指考试时身体不适,因生病影响水平发挥;心理焦虑,整夜失眠导致考试失常;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损失,如涂错了卡,漏做题,时间分配不当,或违反考规导致扣分、丢分等。

2.平常学习态度不认真:考前贪玩,如迷恋手机,耽误学习,受到落榜打击后才醒悟。

3.学习方法不当:有的学生偏科,有一科很差,拖后腿,只有复读,重点攻差科;忽视基础,眼高手低,把精力放在解难题上,策略上犯错,致使基础题分拿不全,难题分又拿不高;不听从老师指导,不注意劳逸结合等,使学习效率低下。

4.弥补报考志愿失误:有的考生由于所报志愿没有拉开梯度,结果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数,却掉入二批本科的起点;也有考生填了“服从调剂”,结果与自己的志向差距太大,比如根本不打算学医,却被医学院录取。

哪些考生不适合复读

1.分数过低或过高:每年报考复读学校的学生中,高考分数在300分至600分不等。如果高考分数距离录取线还差100分以上,比如200多分,即便复读也难有大幅提高,莫不如学习某种适合自己的技能,以便寻找工作;对那些600分左右的学生来说,同样也没有多少提高的空间了,若发挥失常反而考分不如上一年。

2.遇到大考容易紧张:选择复读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的心理素质。复读的人经历了一次重要失败,一般更加容易悲观,对于考试更加容易紧张和焦虑。从考生个性看,许多考试失败的考生就是一个爱紧张的人,今年的失败经验会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致使整个复读像一个梦魇,失败的情绪伴随着他们的读书。有的复读生说,想到我的同学正在大学幸福地读书,想到再次考试失败,就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因此,对于某些易焦虑和紧张的人,最需要的是先上一所普通的大学,先有一点点成功体验和激励,重新调整和定位,将考大学的遗憾化作前进的动力。将来还能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呢——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3.自我约束力较差:在复读学校,一般不会像正规高中那样,每时每刻都有老师的督促,复读生来自不同的中学,其学习成绩、个性素质的差异较大。如果学生平常自我约束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并且很多复读学校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较多,这类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4.不清楚自己高考失败的原因:有的考生找不准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成绩,觉得自己很用功,脑子也不笨,可经过一年复读后,仍没有提高成绩。这类学生平时成绩往往不稳定,自己又找不到具体原因。有一名考生去年模拟考试成绩最好时,达到了一批录取线,可真高考时只考到了大专录取线。他坚持要复读一年,结果今年估计和去年差不多。

5.家长希望考生复读:有不少复读生是听从家长的决定才继续读“高四”的,信心不足,或者开始阶段还有热情,越往后越没冲劲,甚至造成个别学生想不开而走上绝路。 


                                END

本文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音视频,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微信ID:ZSHUNJ。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