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对话 | 探索工匠精神的中西差异
9月10日第三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进入会议第二天,伴随着对“互联、智能、共享”的时代焦点,萦绕着“道信、生态、传承”的思路,探索全球经济形势下的企业持续发展之道,在网络经济新模式层出,面对创新的风口,新的模式和行业洗牌正在加速,共享经济已经甚嚣尘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于是有人就出来指出行业“回归商业本质”,提倡共享精神,重新耕耘匠心。
“
10日上午,德国前总统武尔夫先生与亿阳精准医养总裁杨剑天,IBM大中华区前董事长、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东润环能集团董事长邓建清,酷特(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顺益体系集团董事长张建新针对中德企业的发展进行深度探讨。
”
武尔夫与张建新
张建新:德国在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的传承方面做得非常好,我的问题就是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传承的问题,请问武尔夫先生对于德国的企业如何做到2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传承?就是说如何把德国百年企业的传承经验,让我们中国的企业借鉴?
武尔夫:传承的问题对于一些企业家来说,他的孩子不愿意作为企业家,这可以理解,政治家孩子做政治家,银行家孩子做银行家,不一定是这样的,有的孩子不愿意。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传承你的企业,最好找一个很好的技术工老师傅,他虽然不是你家里人,但是你企业里的人,对企业非常了解,他们有理论和实践加上在企业干了很长时间,所以他们是理想的传承人。所以你要好好对待员工,帮助他们进修,让他们感到他们对身份的认同感与企业一致,通过这种人去传承,我觉得是德国比较成功的一个办法。
另外一个办法是你可以创立一个基金会,让基金会去管理你的企业,聘请外面的人做经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写过一本四世同堂的小说,第一代是创始人,第二代让公司发展,第三代让家族非常富裕,第四代就不行了,所以每一次传承过程中要非常小心,要有非常合适的继承人、传承人。
武尔夫与杨剑天
杨剑天:德国人在中国有一个特别响亮的人物叫马克思,德国给世界贡献了很多哲学家,给德国带来很多原创性思想。今天二十一世纪,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挑战和机遇,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位哲学家?康德?尼采?黑格尔还是近代的哪一位?
武尔夫:首先我最喜欢的哲学家是康德,为什么?因为康德很重要的概念是你对待我的样子符合我对你的样子,如果我对你不好,那我也欢迎你对我不好。结果是互相尊重,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这是人和人之间最好的相互对待的方式。中国说以人为本,但康德所说的这个概念也是这样的,对待一个人先要考虑他对我怎么样,我就怎样对待他。
武尔夫与张代理
张代理:现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也出现了很多企业家。我想问武尔夫先生,社会型企业的企业价值和遵循的理念究竟是什么?
武尔夫:这方面回答我提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责任心,第二个是可持续性,第三个是长期概念看问题。你当然可以很快发展,但很快发展、很快的成功从长期来说可能制造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给破坏了,员工越来越不满意,或者你的客户觉得你骗了他们,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跑了。短期内你是赚了很多钱,但长期来说你的环境没有了、顾客没有了,员工跑了。所以长期来说要有长期性的责任心。
武尔夫与邓建清
邓建清:在德国未来工业体系里包括全球的工业体系会不会也植入共享经济的概念,同时让我们的构想经济不光是在服务体系里,包括在未来的工业智能体系里能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应用?
武尔夫:德文说“你不跟时间走,你就赶不上”,也就是说你不与时俱进,你就被淘汰了。我先讲一个故事,四五十年以前我到非洲一个小村子,给非洲人送了40本《辞海》,40年以前这对非洲人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今天做《辞海》辞典的出版社都没有了,大家打开手机看百科,不需要书,看手机就够了,这也是一种共享方式,参与共享经济要非常快的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共享单车对环境来说肯定是好事,省很多资源。
武尔夫与钱大群
钱大群:总统先生,我的提问跟社会企业有关,在德国经济成功的过程里,作为社会企业家的角色以及贡献可不可以评论一下?您对中国的企业家可不可以有一些建议?
武尔夫:中德合作已经进入互相学习时期,我们向你们学习的东西肯定比你们从我们学习的东西要多。几个星期以前,一个中国朋友跟我说:既然中国人这么多、既然中国人这么成功,就要低调,把自己变小一点,否则大家会开始害怕我们。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已经是很好的社会型企业家,知道给员工一定的独立性,让他们可以提出意见,可以提出怎么改善的事情,给他们机会,这个已经做到了,不需要我们告诉你。中国企业和德国企业结合起来进行合作,双方在一起可以找到世界很多的解决方案,包括气候变暖、新能源、替代性绿色能源方面,还有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