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学前沿论坛 | 陈前瑞:动词变音的形义关系与形态地位


题目

动词变音的形义关系与形态地位


主讲人

陈前瑞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主持人

陈振宇 教授

复旦大学中文系


时间、地点


时间:10月8日(周五)19:45—21:15

腾讯会议号:692 729 423

密码:081022


主讲人简介


       陈前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类型学与语法化的角度研究汉语时体问题。著有《语言的理解与发生》(第二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商务印书馆,2008)、《语法化与汉语时体研究》(学林出版社,2017)、《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2021)、译著《语法的演化》(陈前瑞等译,商务印书馆,2017)。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10篇(含合作)发表于《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摘要


       本文讨论河南及山东、河北、陕西部分方言中动词语音变化与意义演化之间的关系,重点讨论跟体貌相关的变音现象,重在变韵功能的区域差异。在现象概括的基础上讨论变音的形态手段和形态地位,反思不同研究方法的得失。河南获嘉方言的D变韵(得名于地名变韵)主要有如下三类跟体貌相关的用法:


(1)    把猪圈D[ʨyã13 (<ʨyan13)]圈里头。(终点格)

(2)    墙上粘D[tʂã33 (<tʂan33) ]画儿的。(持续体)

(3)    他撕D[sɐ33 (<sɿ33) ]六尺布。(完成体)


       徐通锵(2003)把变声、变韵、变调、轻声、合音、分音之类的现象概括地称为变音,陈卫恒(2011)进一步把变音界定为“与词汇或语法条件有关的语音变化过程”,变韵只是其中的一种变化。本文根据讨论对象的实际情况,适时使用变韵或变音。本文将方言学界通行的观点概括成为“多元中和论”,即变音原本源于不同的语法、语义功能的动词后附缀,其音形在音系层面因合音类型一致,音韵上也发生一定的中和。张慧丽、潘海华(2019)的研究路向则可概括为一元有界论(也简称为有界论),即有的方言的变韵从形式上看已经成为一种一致性的语法化的手段(即一元),从功能上看成为动词短语有界的标志(即有界)。相比较,前一观点术语系统较为朴实、笼统;而后一观点相对较新,其研究结论的创新性也相对较为激进。现有研究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还有争议:1)如何区分变音的形态手段还是形态地位?2)变韵表示的方式义与持续义是有界还是无界?3)如何理解变韵用法的东西与南北差异?

       本文采取折衷的态度,在多元中和论的基础上提出多元多功能论。在系统地整理现有方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认为同一来源内部的变韵同样具有普遍的多功能性;尝试通过变音功能的区域差异,梳理功能之间的演变关系。本文主张区分形态手段和形态地位,把变音视为形态手段,不采用内部屈折的说法;把屈折视为与派生相对的形态地位,进而认为变音表达的完成体,或者更准确地说这类完成体与完整体具有屈折形态的地位。这可以从基本韵母的未然理解以及变韵完成体、完整体的能产性这两个角度得到有力的支撑。

       汉语方言变音很有研究价值,从语言使用的角度体现了屈折形态产生的动因。合音自身也成为附加与语音交替也两类形态手段的中间环节,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了汉语语音交替手段的源头,不必用合音的历时发展否定共时的形态性质。对变音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汉语方言的形态特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