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兵&李美仪|中国纪录片导演如何更职业化

周兵 爱上纪录片 2020-02-14

在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提案现场,导演周兵专访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区副总裁李美仪。

(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区副总裁李美仪)


 编辑整理|徐梦婷


周兵:您说已经四年没有参加广州纪录片节了,这次来有哪些不一样呢?

 

李美仪:整个纪录片节的规模变大了,也有了新媒体的加入。我参加过德国的莱比锡纪录片节,在这里又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我也特别高兴能够在这里看到这么多来自各国行业内的朋友。广州纪录片节更加国际化了,大家都开始对中国故事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关切。

 

(提案现场)

 

周兵:您觉得中国导演在提案方面有什么变化?

 

李美仪:变得更有自信了,他们很了解自己想要拍什么。我的建议是可以好好利用大会提供的册本,做好功课,因为国外来的平台非常的多。纪录片制作人和导演,要怎样把他们的故事表达出来,如何做一些合拍项目是关键点。

 

其实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纪录片导演,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然大家都喜欢讲自己的故事,但是有没有想到如何做让全世界观众都可以看的、跨文化、跨国界的片子呢?如果真的要做到国际性,就要找到共同点。不是说本土公司只制作给本土人看,这没有问题,只是来到一个国际性的电影节你的目的是什么,挑的题目是不是可以更国际化一点,针对某些频道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功课,要利用好这个机会,了解他们最近在播什么,就可以直接表达出他们想要听和想要看的内容。

 

我觉得,中国导演在讲故事的方式和逻辑上,已经越来越强了。比如,基本的主题很清晰,主人公很清楚,他想要表达的想法和希望观众有什么样的反映都很清楚。所以我觉得比之前自信了许多,年轻人也很愿意接受批评和指教。昨天做培训时,就有一些导演听取了建议,将片花里一小段我认为表达不够清楚的地方剪掉了,在提案时看起来更清晰了一些。能看得出哪片导演比较用功,哪些是真的希望得到国际评委的关注。还有一些是用英文讲述的,以前就比较少,这是跨出了一大步,也有助于他们走向国际,也可以到欧洲、美国去参加纪录片节。

 

 

周兵:您能给年轻的纪录片导演提供一些职业化的建议吗?

 

李美仪:在提案时可以注重一些信息,比如,为什么现在要讲这个故事,你的急迫性在哪里,怎么讲出来。比如《埃里克》,(埃里克·利德尔是中国第一位奥运英雄,已去世近75年了,)埃里克的女儿和他的朋友们年龄也大了,不纪录下来就没有了,而且还会有一些他未公开的日记细节,这些是导演的急迫性。

 

《村晚》我很喜欢,讲村子里八百多人过春节,片花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村民们都很快乐,他们是如何找到这种快乐的,是因为筹办春晚节目,还是透过主角自己剪布制作服装,还是因为他们八百个人一起做服装就会有这种快乐的感觉。我们看完这个片子以后得到的是什么,如何透过这几个主角、村子里的人们准备春晚活动,挖掘他们是如何找到快乐的,从而让我们感动和受到启发,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还有一个关于新疆的题材(《绝响的驼铃》),其实关于新疆的画面我之前看的很少,所以看到片花后觉得很震撼,而且那些画面也的确很难拍,如果好好的跟着拍的话,一定可以呈现出他们家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些选题都找到了一些可以吸引我们的部分,可惜的是提案时间只有短短七分钟,所以要利用好之后一对一的机会,再把故事完整的讲出。(《绝响的驼铃》)光靠画面就能让我对这个家庭和这个地方产生好奇,他们清楚什么是稀有的,因为有很多画面是外国人去不了拍不到的,像骆驼跌倒、掉进水里,小孩子们上学的画面,这些都很有意思。

 

还有关于攀岩的提案,看过片花后会有一些困扰,因为在片花里我们只看到了像是纪录了这个人物一天的生活,他也没有怎么讲话,我们只是知道他长什么样,却不能从他或者他身边的人去了解他,没有完全让我了解到这个人,所以少了一点东西,但这一点东西也很重要。

 


周兵:如果青年导演想要和国家地理合作的话,有哪些选题可以供他们参考呢?

 

李美仪:我觉得比较适合的题材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国,不管是名人、历史、建筑还是文化方面的内容,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这个熟悉能帮助我们再把面纱掀开,传递新的讯息。比如长城和熊猫,或者有关皇帝和历史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故事,再比如地点,像上海外滩,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想法。我们前几年做过一部《火星时代》,就将纪录片和剧情片结合在一起,这是几年前我们就试验过的,所以要多想想有什么新的创作手法。

 

周兵:对中国纪录片导演走向国际化有什么建议?

 

李美仪:国际化这个范围很广泛,其实一个感动人的故事是最基本的,语言上的问题配字幕是可以解决的,有打动人的感情是关键。比如讲小人物,介绍整个社会的问题时,要有一些铺陈,包括人物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等,这些信息能帮助我由此出发,更好的关心主人公生活中所面临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过去,才能更好的关怀现在甚至未来。还有要找到人性的共通点,比如信仰有时会比较难理解,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像饮食、住宿、生与死,这些题材对大家来说会比较容易体会。

 

其实在技术方面,中国纪录片导演已经超越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导演了,单看一些空拍就已经不得了了,4K、高清等技术也不是问题。我的建议是要多参加这种国际性的影展,也可以到美国、欧洲各国去看看。我们国家地理在和五洲合作的时候,发现这些都是累积而来的,就像搬家到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住久了人也会跟着改变,这些情感都是共通的,都是人生摸索的过程,所以没有什么秘诀。





商业合作 请联系微信/电话:18401570960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用纪录片看懂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