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人用科技演绎跨越千年的浪漫!
BUPT 北邮
你能否想象
用一部手机“穿越”历史
追溯千年岁月
感受活化国宝绚烂之美
你是否希望
一分钟看遍文字演化过程
“扫一扫”就可以让古代名画“活起来”
……
近日,北邮师生将数字化文艺作品从课堂搬到线下,用数字技术赋予古老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以作品展的形式让更多北邮人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
观展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欣赏一幅幅艺术作品的同时,惊喜地发现原来这些作品不止是直观的视觉呈现,在扫描每一副作品的二维码后,网页、小程序、电子图册、3D建模、VR这些文艺作品的另类呈现跃然于屏幕之上~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唐韵流香:数字艺术中的唐朝酒文化”“和美之音·青铜之乐”“中国古代名画”以多媒体数字作品的形式展现在观展者眼前,在这里,传统文化和新技术实现了融合与碰撞。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是北邮人用信息技术专业优势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和传统记忆符号,讲好中国故事的努力和探索。通过收集数据、进行数据标签化和分类,以及运用抠图、线稿提取、图像增强、降噪和锐化等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文化可视化。不仅如此,北邮师生还尝试通过利用AIGC大模型实现个性化音频生成等,使多媒体艺术展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人工智能学院赵海英老师团队作品“文化计算赋能文化资源数字化活化利用”,通过图像分割超分、色彩渲染重建图像细节,并通过生成式动画,增强体验绘画的艺术感,让文化内容更清晰、更容易打动欣赏者。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陈思老师作品“丝绸音乐生成式模型”,结合数字音乐制作技术、音频分析与音乐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融合艺术创作与技术创新,进行高保真音乐生成。
近年来,北京邮电大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与文化艺术教育深度融合,强化数字赋能,让科技与文化相融共生,培养宽口径人才,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科技+文化、科技+艺术交叉研究,充分发挥数字引擎基础模型“加速器”和“联接器”作用,努力为文化、艺术、科技融合创新应用,激发文化新质生产力贡献北邮智慧。学校牵头承担了文化科技领域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同时,学校以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载体,通过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在“文化计算大脑”、“文化资源大数据服务体系”、文化计算组件研发、数字艺术“云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
江流万里 绵延不绝
文化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重要标志
镌刻历史 积淀文明
用数字技术助推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呈现新风貌
北邮人勇挑重任
出品: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制作:北京邮电大学学生记者团
排版:唐湘
责编:董思捷、钱萌
审核:胡启镔、申晶晶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