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早7点,十堰人的乡愁将在全国弥散!游子的心……

广电人 十堰广播电视台 2019-04-03

春节的热闹喧嚣渐渐退散

在外打拼的游子又将作别家乡


人们常说

出门在外

才知道家里的饭有多香

此时此刻

对离家的你而言

比假期综合症更难摆脱的

恐怕是那一抹乡愁了



一个暖心的消息来了:

明天早上

十堰在央视

向天南海北的十堰儿女

献上了一道治愈系大餐!


2月17日(明天)

早上7:00—9:00

在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

特别策划的

“中国年货地图”中

将播出由十堰广播电视台

拍摄采制的专题片

《十堰:板桥豆干,美味传承》


说起板桥豆干

十堰的小伙伴一定不陌生

小编也是它的死忠粉

十堰特色美食上央视

不仅是一次舌尖上的诱惑

更是一种思念的寄托


这样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

是怎么制成的?

在明天的节目开播之前

咱们先来品一品

这股浓浓的家乡味儿


(戳视频,开启美食之旅)


起源


板桥村地处汉江中游,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境内。传说清朝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此建桥造福于民,后将此桥命名为板桥,村子也就叫板桥村了。



板桥豆干的美味传说,也正是从这个村子起源。


板桥村村干部黄年喜介绍,豆腐干这个产业相传是在清朝时,画家郑板桥在板桥村架桥时,曾称赞这里的水质好,用这里的水做出来的豆腐干,吃着觉得很美味,于是,就命名为“板桥豆干” 。



制作

在郧西板桥村,十堰广电记者找到了板桥豆干的非遗传承人,涂家生。



涂老从十几岁开始传承板桥豆干制作技艺,如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板桥五香豆腐干的制作技艺,传到涂家生之手,已是第十几代了。这门技艺一般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就算在涂家,也是相当保密的。



元月25日,年关将近。凌晨五点,涂家生师傅一家人已经在豆坊里忙起来了。


这道拥有200多年的历史的美味,要经十二道独特工序,才得以完成,大豆经过三次清洗,六小时浸泡,九次碾磨后,再经过过滤、滚浆、烧煮、包扎、压榨、卤制、密封、高温杀菌……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



畅销

板桥豆干的整个配方和工艺由涂氏家族一脉相承,从而保证了数百年的独特口味。它的口感清香,弹性十足,产品直接食用或者烧烤、凉拌均可,在鄂西北地区一直被宠为宴席之珍品,备受人们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2010年,板桥豆干被纳入“非文化物遗产”,2015年2月商标“汉江板桥”认定为“十堰知名商标”,名声越来越响。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板桥豆干也走上了规模化生产的道路。销量上来了,一方面是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郧西县城的主街上,一家叫金达商行的特产店是汉江板桥豆干的郧西总代理,一大早开门就来了不少顾客,他们都是来置办年货的。



销售人员介绍,板桥豆干品质百年如一,坚持手工工艺,口味清爽有嚼劲,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深受老年人和孩子们的喜爱。现在甚至有不少顾客从武汉、西安、北京等地过来采购。



如今板桥村随处可见板桥豆干的招牌,村里已有十来家豆干作坊,年产值达到数百万已不足为奇。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要,板桥豆干不仅开发出了系列产品,还在县城开起了门店,产品进入了周边城乡各大商超集市,各家各户也做起了网络销售,线上线下销售十分火爆。


别看是一个小小豆干,它现在在郧西,已经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并具备一定的带动效应,不仅丰富了这里的文旅产品内容,更带动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小小豆干

吃进嘴中是味道

吃在全国

是文化,是乡愁


明天早上7:00—9:00

锁定CCTV2

漂泊在外的十堰子女们

再怀念一次家乡的味道吧


十堰广电特选

十堰人遗弃的购物小票,被一位母亲带到了央视,董卿动情地说……

今天,他们共同选择留在十堰!理由是……

十堰出手了!今后不得要求通过微信、APP等晒工作痕迹

业务合作:8616731 新闻热线:8011110

记者/彭涛

编辑/郑旭宴

责编/李承杰 终审/杜树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