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埂连载14】赵匡胤卷 第三章 柴荣大帝 3 晋阳大战:再露头角

2016-10-21 段海辉 袁腾飞




投稿/段海辉


注:本稿件《大宋三百年之赵匡胤》为长篇连载,简称《赵匡胤卷》每日更新。往期连载请参看页面底部的「往期回顾」。


· · ·


第三章 柴荣大帝


军法的威力


高平之战打完了,大周大获全胜,柴荣的皇位也坐稳了。下面的工作就是战后总结,主要是赏罚的问题。

对于东路军逃跑者,柴荣当天就登记在册,军使以上的70多名军官,战事一结束,就全部逮捕。

 

樊爱能,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临阵脱逃,死有余辜,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何徽就比较冤枉,他是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打仗的的时候,他的步兵部队排列在樊爱能骑兵方阵的后面,樊爱能逃跑,冲乱了他的阵型,他无力组织抵抗,不跑就只能战死。

从犯罪学上来说,他顶多是个胁从犯。皇帝考虑到他之前的战功,本来不想杀他,但是跟张永德进行了谈话之后,决定主犯要杀,胁从也问。



(柴荣雕像)


皇帝问:樊爱能等70多个偏将裨将,我准备全部按军法处理,你觉得如何?

张永德答道:如果陛下想要开疆拓土,威加四海,就必须这么办。

对啊,柴荣要想统一全国,就必须立威。要立威,就必须要砍掉逃兵的脑袋。因为士兵一打仗就跑,再多的士兵也没用。皇帝下定决心,全部杀掉。

胁从犯也杀,危险时候,朕都能往前冲,你却因为感觉打不赢,就逃跑。幸亏打赢了,要不是朕拼死反击。朕恐怕就被刘崇干掉了。

为了避免以后再度出现类似情况,皇帝决定,不论主犯胁从犯,全部杀掉。

                   

在绑缚刑场前,皇帝发表了杀人演说,斥责了这些人的逃跑行为:你们都是累朝宿将,并非不能战。现在望风而逃,就是想把我当可居奇货,卖给刘崇吧。

奇货可居,出自吕不韦。吕不韦觉得投资秦国公子子楚收益很大,就大肆帮助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谋取王位,据说还把自己怀孕的女人赵姬送给子楚。后来子楚当了秦王,吕不韦当了宰相,秦王和赵姬的儿子嬴政(据说是吕不韦的儿子),后来做了千古一帝秦始皇。

 

这次执行军法,震撼相当大,骄将堕兵,无不知惧。皇帝的权威被树立起来。

大家害怕也是有理由的,这些兵油子,几十年来都在打仗,朝代换了,替新朝打仗;皇帝换了,接着替新皇打仗。可是这一次他们的确害怕了。




皇帝一下手,就干掉70多人,从低级军官军使,到禁军高级将领,血啦啦一大片,砍掉的人头让士兵们很害怕。

几十年来,没加过这么下狠手的,大家出来当兵,无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四十多年来,大家打仗很友好,就像川军混战一样,打得过就打,打不赢就跑。

也没见哪个皇帝杀人,当然,皇帝亲征也比较少见。更没见过杀了这么高级别的军官。碰上柴荣这样狠角色,混日子是不大可能了。

 

樊爱能和何徽分别是侍卫亲军系统的马军和步军指挥使,在中央禁军的侍卫司排名第四和第五。属于大周中央禁军高级军官。

    

大周中央禁军分为两个系统,侍卫司和殿前司。侍卫司比殿前司要强大的多。

侍卫司的前五军职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对号入座,高平之战执法前,第三到第五分别是李重进,樊爱能,何徽。

殿前司的前五军职是: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对号入座,这时的第三名是张永德,第五名是韩令坤。

实际上,禁军10巨头,此时,只有5个人就职,这5人全部随军出征。除了逃跑的樊爱能何徽外,还有张永德,李重进(战后升任侍卫司老大),韩令坤。

 

中央禁军

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侍卫司)

第一长官

都点检(不设)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不设)

第二长官

副都点检(未设)

副都指挥使(未设)

第三长官

都指挥使 (张永德)

都虞侯  (李重进)  

第四长官

副都指挥使(不清)

马军都指挥使 (樊爱能)

第五长官

都虞侯(韩令坤)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升任此职

步军都指挥使(何徽)


就是说,出征的5个禁军高级将领,有两个被干掉了。




战后,除了杀人,还要论功行赏。赵匡胤做到了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后进的赵弘殷终于做到了龙捷右廂都指挥使。

高平之战的历史意义到不在于此,而在于柴荣重塑了君臣关系。按照王夫之的话说:主乃成乎其为主,臣乃成乎其为臣,契丹不战而奔,中国乃成乎其为中国。  

王夫之甚至认为:柴荣坐天下,不是依靠继承郭威,而是因为柴荣本人在高平之战的个人努力(周主之为天子,非郭氏授之,自以死生为生民请命,而得焉者也)。

 

反观此战,我们不禁为柴荣捏了一把冷汗,刚开打,右路军就溃退了。战后柴荣对樊爱能等人的斥责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因为樊爱能溃退后,也没闲着,他在抢劫财货粮草。如果柴荣没有御驾亲征,估计樊爱能会打回开封城,而没有威望的柴荣很可能被干掉。

因为,五代历史殷鉴不远。前线将领战败之后,灭掉故主,拥立新君已成五代传统。

后唐时期,郭从谦就是这么对付李存勖的;康义成就是这么对付李从珂的。

后晋时期,杜重威就是这么对付石重贵的。

后汉时期,郭威就是这么对付刘承佑的。

随着柴荣的命令颁布,70多颗军官的人头落地,这个历史传统也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唐庄宗李存勖画像)


晋阳之战


战后,柴荣大军在潞州稍作休整,就兵指太原,准备消灭北汉。

三月底,柴荣命令两路攻打太原。一路符彦卿为主将,郭崇为副帅,向拱为都监,攻打太原。随同出征的有李重进韩通,史彦超,王彦超。另一路由刘词为主将,白重赞副帅。

 

不出几日,宪州(今山西静乐),岚州(今山西岚县),石州(今山西离石),辽州(今山西左权),沁州(今山西沁县)投降。

周军兵临太原城下,周世宗亲自来到城下督战。赵匡胤的表现特别抢眼,身上中了两箭,还本着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风机火燎地往前冲。柴荣见状,大为感慨,让人拉住赵匡胤,到军营疗伤休养。

 

围城之前,刘崇派遣王得中向契丹求救,回来后,发现回不去了,只好滞留代州。

不久,代州防郑处谦御使杀掉契丹将军,投降大周,柴荣改代州为静塞军,封郑处谦为节度使。很快,部将桑珪在投降问题上和领导争风吃醋,以暗通契丹的罪名杀掉郑处谦,并且把滞留的北汉信使王得中送给柴荣。

与此同时,忻州监军杀掉契丹守将,投降。



柴荣很赏识王得中,赏赐丰厚,就问王得中:你去求援,援军何时到来?

王得中说:我接到的指示是送礼送杨衮出境,没有求援的事儿。

柴荣知道他在撒谎,就让人传话说:你不说实话,契丹军来了,你死定了。

王得中义正词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是大汉大臣,老母还在晋阳,如果告诉您机密,周兵必定伏兵拦截,如此,我家国两亡。不如我自己死了,还能保全家国。

柴荣很生气,就成全了他。


不久,契丹援兵到达,史彦超,李筠率兵攻击,史彦超轻敌冒进,孤军深入,遭伏阵亡,李筠仅以身免,周军伤亡惨重。符彦卿一路大军败退。

周军围困太原几个月,进展不大。而雨季到来了,淫雨不断,周军疲惫不堪,军中疫病流行,契丹援军不断到来。柴荣无奈,只得下令退兵。

药元福对柴荣说:进兵容易退兵难。你一退,可能就被人追击,很容易把退兵变成溃逃之兵。柴荣认为有道理,让其拟定方案。



(药元福墓志铭)


当年六月,大军拔营,为了防止北汉突袭。老将药元福负责断后,大军徐徐退去,北汉军出击,被药元福击溃。但是李谷辛辛苦苦筹集的数十万石粮草被周军烧毁,算是白忙活一场。

此战所得州郡的守将,也纷纷逃跑。代州桑珪骑虎难下,想跟着周世宗南下,又怕追究擅杀主帅的责任,想回归北汉,已经不可能,因为他背叛过了。于是桑珪坚守不出,最后代州被北汉攻克,桑珪还是死了。

周军退兵后,大周和北汉再度恢复战前态势,但是北汉大伤元气。

周军退兵时,还顺带把所占州县的百姓全部迁徙到大周,给北汉来了一招釜底抽薪。这一招,后来被赵匡胤学去了。


下期预告:

【青埂连载15】 第三章 柴荣大帝 第四节  五代救世主:冯道之死   

主要讲述:郭威死后,宰相冯道主持国葬,而就在此时,冯道去世,救世主宰相冯道有哪些传奇故事,为什么后代评价毁誉参半?

敬请期待...



往期回顾


👉  【青埂连载13】赵匡胤卷  第三章 柴荣大帝 2 龙虎风云会

👉  【青埂连载01】赵匡胤卷  第一章 童年

👉  【青埂连载06】赵匡胤卷  第二章 变泰之路 1 躲猫猫的皇帝

👉  【青埂连载11】赵匡胤卷  第二章 变泰之路 6 因为爱情:柴荣即位

👉 【青埂连载12】赵匡胤卷 第三章 柴荣大帝 1  五代第一英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