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埂连载45】赵匡胤卷 第十章 二李之乱 4 大王的困境:无处收留

2016-11-21 段海辉 袁腾飞工作室



投稿/段海辉


注:本稿件《大宋三百年之赵匡胤》为长篇连载,简称《赵匡胤卷》每日更新。往期连载请回复关键词「赵匡胤」


· · ·


三、李重进之乱


黑大王


这个人就是李重进。李重进,郭威的外甥,天字第一号皇亲。我们也来比较一下李重进和赵匡胤两人的履历。

951年,李重进为泗州刺史,厅局级 ;赵匡胤为亲兵队长,不入流;

954年,李重进为武信节度使,省部级;赵匡胤为开封马直军指挥使,八品。

高平之战后,李重进为宰相,禁军侍卫司老大;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禁军殿前司老五(进步很大,但是和李重进仍然相差巨大)。

956年,李重进为太傅、侍中,顶天的高官;赵匡胤为殿前司老三都指挥使。

959年7月,李重进为太尉,淮南节度使,侍卫司老大(虚衔);赵匡胤为太尉,归德节度使,殿前司老大都点检(实职)。这时赵匡胤仍然没有李重进高大,但是在实力上,赵匡胤已经超越李重进。

960年正月,李重进仍是职侍卫司老大,仍是正国级;赵匡胤当了皇帝,极品。

看了这个简历比较,你不得不叹服,赵匡胤命真好。机会比能力更重要。



(李重进) 


李重进功劳很大。他比柴荣资格更老,所以在柴荣即位之前,郭威让他对柴荣行跪拜礼,他答应了。从此,他对柴荣忠心耿耿,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甚至,他的功劳远远超过赵匡胤。

高平之战时,东路军樊爱能,何徽临阵溃逃,导致中军危机重重。危急时刻,李重进的西路军死战不退,岿然不动,有力地保障了中军的反击。

柴荣很大方,给了他宰相的头衔,让他做了侍卫司的老大,军中头牌。

柴荣三征南唐,史书上说赵匡胤功劳第一,其实这是溢美之词。至少李重进是并列第一。955年周世宗初征南唐,李重进取得得正阳大捷,斩首万余人,救下李谷,追杀刘彦贞军团20多里。

 

次年夏天,寿州主将李继勋因为军寨被南唐焚毁,想要退军。这时,李重进力挽狂澜,利用赵匡胤的六合大军为援军,使得丧失斗志的大军士气大涨。

一群败军,就这么被李重进搞成虎狼之师,唐军大为恐惧。因此,唐军送给李重进一个外号:黑大王。因为李重进脸比较黑。

整个三征南唐过程中,柴荣采用的是围城打援的战术。李重进负责围城,赵匡胤负责打援,所以李重进的成功围城,实际上成就了打援的赵匡胤,使得赵匡胤在打援的战斗中叱咤风云,屡立战功。

围城是一件比较难建立功勋的事情;打援是一件比较容易出战果的事情。因为围城的目的是破城,打援的目的是歼敌。围城旷日持久,打援立竿见影。

其实,从实际功劳上开,李重进要超过赵匡胤,至少不会输给赵匡胤。



(张永德)

 

李重进不仅是个能征善战的帅才,而且还是个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征伐南唐时,张永德老在背后说李重进坏话,还说李重进要造反,搞得手下将领人心惶惶。

李重进知道后,单骑到了张永德帐中。他很恭敬地亲自给张永德倒酒,对张永德说:你我都是国家的肺腑大臣,应共同为国家做贡献,您为什么这么怀疑我呢。李重进推心置腹,张永德羞愧,然后两人和好。

对于在自己背后说短论长的张永德,李重进以诚待人,最终以德服人,获取张永德的信服,李重进的胸襟和气度让人钦佩。

李重进对柴荣忠心耿耿,南唐人写信招降李重进,离间柴荣君臣,李重进心怀坦荡,直接把劝降信交给了柴荣。

所以,比较正确的李重进形象是:屡立战功的将才;能征善战的帅才;心胸豁达的宰相;胸怀坦荡的君子;忠心耿耿的大臣。

当然,这一切都是对大周而言的。

对于大宋而言,他是一个心怀异志者,并且最终成为一个叛乱者。

正因为李重进是功勋卓著的天字第一号皇亲,所以小皇帝一即位,主少国疑之际,宰相们便把他调到地方。如此一来,恰好成就了赵匡胤。


无处收留




赵匡胤即位之后,李重进的表现特别诡异。他想叛乱,他对新生大宋心怀不满,他本是侍卫司老大,现在被拿掉了,仅给了一个兼中书令的虚职,他不服气。

但是,他自己实力有限,知道残破扬州,数千戍卒的力量,无法对抗朝廷的精锐禁军,他没有造反的实力。

在赵匡胤加封李重进为中书令时,李重进想进京朝拜,给赵匡胤磕头。

但是,赵匡胤不想见李重进。至于为什么不想见。,有人说是因为李重进跟赵匡胤有宿怨,两个人一个是殿前司的老大,一个是侍卫司的老大,军中的双子星座。一山不容二虎,这样解释似乎说得过去。

也有人说是因为赵匡胤没有准备好,赵匡胤不知道如何安置李重进。

还有人说赵匡胤故意要刺激李重进,你越是想见我,我就越不见你。对于其他来投效的节度使,我都大开欢迎之门,但就是对你李重进闭门不纳。这样李重进就会疑惧,就会感到危险,就会铤而走险,然后赵匡胤正好趁机消灭他。

 



其实,赵匡胤不想见李重进,是因为赵匡胤怕李重进。

论资格,赵匡胤没有李重进老,论血统,赵匡胤没有李重进纯,李重进是天字第一号皇亲,赵匡胤什么血统都不是。对赵匡胤而言,李重进是一个巨大威胁。

李重进太厉害了。赵匡胤可以把李重进侍卫司老大的官职给韩令坤,但是他不能把李重进的威望给韩令坤。对于李重进这种人,你就是把他一撸到底,让他做一个平民百姓,他还是可以指挥禁军的高级将领。

因为指挥权和人心不在官职大小,而在于一个人的威望和人格魅力。

李重进太可怕了。他几乎没有什么弱点,堪称完美,他在军中呼风唤雨,如果他有二心,他可以召集很多部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赵匡胤掌握禁军6年,在军中素有人望;李重进掌握禁军9年,更是皇亲贵胄,在军中更有人望。

现在的大宋,立足未稳,人心未附。像一个跌跌撞撞的婴儿,难保不会夭折。如让李重进进京,难保一些军官不会发动政变,把李重进扶上皇位。

没赶上机会做大宋开国元勋的将军们,可以制造做李重进开国功臣的机会。这个机会对于大部分将领而言,极具诱惑,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永远的荣华富贵。

所以,赵匡胤不希望李重进进京,他不想在开封城给大宋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赵匡胤可以轻易做到不让李重进进京,他只需要下个诏命就行。他是皇帝,不用跟他解释为什么。但是,他还是解释了。


何须此日




为了安抚李重进,赵匡胤找了一个文章高手,给李重进写了一封信。这个人是翰林学士李昉。李昉,后来成为大宋宰相,也是三部大书《太平御览》《文苑精华》《太平广记》的主编,还是《旧五代史》的编者。

李昉出色地完成了皇帝的人物,在这封诏书里面,李昉写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虽在远方,还同一体,保君臣之分,方契永图,修朝觐之仪,何须此日。

皇帝是头,大臣是大腿,虽然彼此相隔千山万水,但是我们血肉相连。保持君臣名分,我希望是一辈子;朝拜皇帝的礼仪,为什么急在一时呢?

一句话,你的心意我心领了,但是,你要过来磕头,就不必了。

诏书虽然说得很客气,但是李重进很不安。因为别人都可以进京,只有他不行,显然皇帝不信任自己。皇帝的猜忌,意味着大臣的灭顶之灾。于是,李重进召集亡命之徒,修浚护城河,想要造反。


下期预告:

【青埂连载46】赵匡胤卷 第十章 开国 5 家贼难防:李重进的死穴

主要讲述:为什么说李重进是死在家贼手里,这个家贼又是怎么样害死李重进的?

敬请期待...


往期回顾


回复关键词「赵匡胤」看完整连载内容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青埂连载44】赵匡胤卷 第十章 二李之乱 3 战败自焚,杀鸡儆猴

👉 【青埂连载43】赵匡胤卷 第十章 二李之乱 2 战局:猪一样的队友

👉 【青埂连载42】赵匡胤卷 第十章 二李之乱 1 玉帛云乎:幽默的造反者

👉 【青埂连载41】赵匡胤卷 第九章 开国 2 两朝天子一朝臣

👉 【青埂连载40】赵匡胤卷 第九章 开国 1 雨过天晴:步入大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