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青埂连载69】赵匡胤卷 第十六章 蜀乱 2 全师雄:被逼上位的维稳主帅

2016-12-16 段海辉 袁腾飞



投稿/段海辉


注:本稿件《大宋三百年之赵匡胤》为长篇连载,简称《赵匡胤卷》每日更新。往期连载请回复关键词「赵匡胤」。


· · ·


全师雄躲着不当老大,跟郭威躲猫猫是两码事。全师雄是真的不想当,自己现在已经是大宋的厅局级干部了,他实在不愿跟这些叛乱的大兵们,纠缠到一起。

但是,叛军们很坚持,几天以后,他们搜山检海抓师雄,最终还是把全师雄揪了出来。全师雄逼不得已,就任兴国军主帅。



 

成都市长吕余庆


乾德三年965年,2月初2,又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赵匡胤派吕余庆担任权知成都府,成为蜀地最高行政长官。应了那句对联:新年纳余庆。

之所以派他去,是因为他在治理新国土方面,很有经验,政绩卓著。他曾经担任过潭州和襄州的代理市长,效果特别好。

吕余庆到达四川的时候,四川已经处于失控状态。盗贼四起,士兵们居功自傲,枉法乱为。连主帅王全斌都不能控制局面。

吕余庆忧心忡忡,决定先给这些大兵们一个下马威。

 

有一天,街上巡逻的小吏,向吕余庆报告,一个醉酒的军校在抢劫药材铺,吕余庆下令逮捕以后,斩首示众。这一刀砍下去,整个成都府算是清净了。大兵们很害怕,成都百姓,总算可以好好过日子了。

在生命和财产面前,大兵们很自觉地选择生命。钱没了以后还能赚,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这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大兵,用他的头,告诉大家:再敢抢劫,我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梓州之乱


成都安定了,但是一百里外的梓州(今四川三台),叛乱已经开始。

蜀国的军官上官进,振臂一呼,居然啸聚士兵三千多人,然后这三千多人劫持了几万村民,他们准备攻打梓州城。

梓州的守将叫冯赞,他手下只有大宋禁军300人。冯赞和吕余庆是同时上任的,他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官员。

冯赞召集他的300将士说:你们不用担心,这一伙盗贼不敢白天进攻,说明他们胆小怯懦,就是一群想抢劫的乌合之众,我们虽然只有三百人,但是只要沉着应战,等到天亮,敌人一定不战自溃。

面对着几万敌人,冯赞就这样忽悠住了他的300将士。大宋禁军的战斗意志相当顽强。冯赞调兵遣将,让他们分守城门,自己端坐城楼。

他密令更夫加快打更速度,还没有到三更半夜,更夫就打五更鼓。几万叛军听到五更的鼓声,以为天快亮了,一哄而散。

冯赞命令300人全线追击,生擒上官进,俘虏1000多人。冯赞把上官进斩首示众,把1000多名村民释放,让他们从哪来回哪去。

梓州之乱平定。




二、蜀中大乱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因此结束,一股更大的叛乱正在酝酿。


忍无可忍


战事结束后,赵匡胤出于维稳考虑,决定把蜀国的降卒全部搬迁到开封,为了安抚降卒们,安土重迁的情绪,赵匡胤给了他们,很大一笔搬迁费。

对于皇帝优待俘虏的政策,主帅王全斌很不以为然。

他认为,我们打仗这么辛苦,也没多少赏赐?凭什么给这些手下败将这么大一笔钱。况且皇帝之前说了,他只要土地,剩下的钱财珍宝都是大军的。现在要我们割肉,实在是没必要,王全斌也不舍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鼠目寸光的王全斌抗旨不遵,他擅自减少搬迁费。非但如此,他还放任部下,肆意欺凌投降的士兵,士兵们愤恨思乱。

本来朝廷安排了100多个随军使臣,他们的职责,就是安抚护送降卒进京。

但王全斌比较体恤这些使者,他觉得这些人,在天府之国还没有好好享受,就仓促离开,实在不合适。于是就不让这些人去履行职责。就让所过州县的牙将们,在降卒们经过他们的底盘时,兼职护送这些降卒。


就是说,实际上没有人,负责护送这支十几万的大军,进入开封。一路之上,几百里,这些人处于不设防状态。

地方上的牙将,也绝对不会好好接待这帮降卒,希望快点打发他们滚蛋,毕竟这是10多万张要吃饭的嘴。跑到哪里,哪里的牙将都会觉得肉疼。然后像送瘟神一样,把这些人驱逐出境。

这些受尽了欺凌和白眼的降卒们,被王全斌折磨得丧失了最后的尊严。他们非常愤怒,这些不愿意做奴隶的人民,终于发出了他们最后的吼声。

 



王全斌,你要我们的脸,我们就要你的命。

蜀军虽然战斗力,远远低于官军,但是没有约束、备受欺凌的蜀军还是一群热血男儿。他们当年在孟昶的命令下投降,不过是为了保命,既然活着比战死还痛苦,那就跟宋军拼个鱼死网破吧。

愤怒的情绪在蜀军中不断传递,这种情绪,像流行病一样迅速笼罩着庞大的军团,他们回忆起自己之前的幸福,和大宋到来之后的不幸,越想越生气,最终决定造反。蜀军行到绵州(今四川绵阳)时,降卒们劫持附近地方的百姓,聚集十多万人,号称兴国军,发动叛乱。


全师雄


叛乱,就需要有一个领导人。就像武昌起义爆发后,因为革命军的大佬们都不在现场,革命军就近从武汉选举出黎元洪担任大都督。

当然,最合适的就是皇帝孟昶,但是这时皇帝已经在去开封的路上,他们准备在他们这十几万人中,选出一位最有威望的人。

叛军们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了一个叫全师雄的人。

全师雄,时任文州(今甘肃文县)刺史。这时的他,准备响应大宋皇帝赵匡胤的号召,带着全部家眷,到大宋的首都定居。

按说,文州在绵阳的北部,从文州到开封履新,是不用经过绵州的。可是就是那一天,全师雄阴差阳错的经过绵州。




《长编》上说,全师雄为蜀将,有威惠。这样一个有威望、能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人,很快被大兵们挑了出来。大兵们希望他能带领他们,保家卫国。

全师雄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认为:我现在是大宋官员了,怎么能跟你们这帮人一起胡闹。不管叛军怎么哀求,胁迫,全师雄就是不愿意当老大。为了躲避骚扰,他居然丢下全家,跑到江曲(今四川江油)的一家民居里,躲了起来。

全师雄躲着不当老大,跟郭威躲猫猫是两码事。全师雄是真的不想当,自己现在已经是大宋的厅局级干部了,他实在不愿跟这些叛乱的大兵们,纠缠到一起。

但是,叛军们很坚持,几天以后,他们搜山检海抓师雄,最终还是把全师雄揪了出来。全师雄逼不得已,就任兴国军主帅。

顺便说一句,武昌起义之后,黎元洪也是这么逼不得已,被人从床底下扒拉出来,推到了大都督的位置上。

全师雄是逼不得已的,他希望可以全身而退,也希望替大兵们主持正义,解决掉由于克扣军饷,引发的讨薪问题。

 

下期预告:

【青埂连载70】赵匡胤卷 第十六章 蜀乱 3 为什么说光绪帝年号没选好

主要讲述:全师雄为什么被逼不肯上位,他在想什么?


敬请期待...



精彩回顾


回复关键词「赵匡胤」看完整连载内容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