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封印的帝国野望 —— 靖国神社 【藤枝投稿】

2017-07-19 江一帆 袁腾飞工作室


文/江一帆


· · ·


前段时间,去了东京,顺道就去靖国神社探寻一番,看看这个国人耳熟能详却又略显神秘的地方。其实关于靖国神社,不得不提到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发展出来的国家神道,国家神道和日本传统以自然崇拜为主的神道教有很大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忠君爱国的狂热信仰,和宗教本身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宣传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靖国神社的历史正是与日本国家神道的发展和传播相伴相生,直到战后国家神道被消灭,而靖国神社却保留到了今天,虽然名义上回归了宗教性质,但是从本质上讲,即使今天它也不能被看作纯粹的宗教场所。

 

1869年(明治2年)戊辰战争结束后,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创建东京招魂社用以供奉倒幕运动中为天皇战死的军人,镇抚他们的亡灵。1879年(明治13年),取《左传》“吾以靖国也”,东京招魂社更名为今天我们熟知的靖国神社。此后,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历次对外征战中阵亡军人灵位都供奉于此,前前后后一共将近250万,里面就包括十四名罪恶滔天的日本甲级战犯和数千名乙级、丙级战犯。而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炮灰的数万名朝鲜人和中国人也供奉其中。而当我真正走入靖国神社,有一种别样的体验,所以特别想带大家看看这个我们印象中封印着军国主义阴魂的地方。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千代田区,从皇居可以直接步行过去,并不太远,算是在东京中心城区,在这个地方僻出这么一地儿,也确实显示了靖国神社当年的崇高地位。靖国神社前面的一块不小的广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伫立在广场中央的大村益次郎的铜像,这个号称“日本军制之父”的人开创了日本近代军事制度,对后来日本军队的壮大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内也有人管他叫“日本陆军之父”,然而军迷都知道“日本陆军之父”是山县有朋。不过要论大村益次郎对旧日本军队的贡献和影响,只怕山县有朋也只能望其项背,以至于后来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将其奉为日本的“军神”,可见他的地位之高。而之所以将他的铜像竖立在靖国神社前,正是因为大村益次郎是创立东京招魂社最积极的发起者。


大村益次郎铜像


穿过广场,就算是真正到了靖国神社的正门了,中间的参道直接通向拜殿,参道起始处两侧分别伫立着巨大的石质大灯笼,这比起日本园林里那些石灯笼大多了,但这不是关键,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大灯笼基座每个面上雕刻的浮雕,全是表现的自明治维新以来,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对外征伐的赫赫武功。右边灯笼表现日本海军的战斗场景,左侧灯笼记录的是日本陆军的征伐事迹。作为中国人站在这里,那心中自是百感交集,愤愤与无奈交织,实在是由于这些浮雕内容和我的祖国关系是那么紧密,毕竟日本从明治维新后成为世界强权的崛起之路上有着中国人太多的血泪和屈辱。我很想知道,多年之后的日本人该是怎么看待那段历史的,但想必当年浮雕落成时的的日本人面对着煊赫一时的帝国战绩,心中一定万分自豪的,这是任何一个民族都会产生的心理。


第一鸟居前的石灯笼之一

 

1900年庚子国难,日军攻入天津,有意思的是07年央视白岩松探访靖国神社的节目中曾将该浮雕辨识为1933年日军进入天津,显然细心的军迷看看军服和明治纪年也知道这是明显错误的。


日俄战争(1905),日军奉天(沈阳)入城式


 一战(1914年),中国境内日军沿铁路线进攻德军


 1933年日军攻克山海关


 一二八事变(1932年上海),日军的肉蛋三傻


神社的正门被称作神门,前面立着我们在国内新闻里最常见到的靖国神社标志性的大鸟居(第一鸟居),据说这玩意儿最早是明治天皇下令使用铜铸造的,二战期间,日本国内金属资源奇缺,于是拔了造武器去了,现在这个是战后60年代重新修建的,改用木制,虽说这个和我们国内的牌坊类似,不过我总觉得这有些像武士刀的刀架,冷冰冰的,瘆得慌。


神门前的大鸟


走近神门,两样东西很显眼:门柱两侧斜立着两根大旗杆和门上镶嵌的皇室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旗杆在当年该是用来悬挂“旭日旗”的,而菊花家徽则表明了靖国神社乃天皇御创的特殊背景。


神门上的天皇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


神门上斜立着两根大旗杆


沿着参道穿过神门和后面的第二鸟居,算是正是到了神社的拜殿,这里也是供普通百姓日常参拜的场所,除了破风下的帘幕装饰着皇室菊花纹,基本和日本其他神社的规制也没什么不同,但是走上去发现拜殿右侧上摆放着明治天皇奉献给靖国神社的祭品“真神”,看一下年份,是明治驾崩的前一年(1911年),算来已经是一百年前的事了,上个月春季大典时安倍晋三也是向靖国神社献祭的真神,至于这日本祭品为什么叫这个,求大神相告。拜殿不能进入,只能在外面合手参拜(我当然没有拜),也不允许拍照,不过里边放着鬼总归害怕,手一抖就不小心按到了。


第二鸟居


拜殿,普通日本人于此参拜


明治天皇献祭的“真神”


作为普通人,尤其是外国人我们就只能走到这个地方了,向里走还有神社的本殿(供奉处)和灵玺簿奉安殿(供奉名录,寻常的游客是不能进入的,在拜殿右侧有一条专门的正式参拜的通道,无论是小泉还是安倍也都是通过这里进入到神社进行参拜的。当然作为中国人来此参观,是绝不能越过民族大义的底线进去参拜的(进门还有参拜料,所以更不能进),虽然那些侮辱滋事的行为不提倡,但我觉得也没必要表现得多么尊重,毕竟这里面供奉的死人也都是与你我先辈浴血厮杀过的敌人。中国人里面,溥仪和汪精卫进去参拜过,当然岛上的岩里政男和所谓“台湾民政府”的那帮扯淡玩意儿,也就呵呵了。


专门设置的参拜通道


其实最能够吊起广大军迷胃口的,大概就是位于靖国神社内北侧的游就馆,“游就”二字也是取自中国典籍《荀子》中“游必就士”。这里是国内新闻里经常提及的展示二战日本侵略战争中各种文物,炫耀军国主义武功的地方。其实这算是一个不太大的军事战争博物馆,但是一个带有极端政治倾向的博物馆。走进大厅,立刻就是飞机大炮火车头,不用说,稍微了解的军迷已经跳出来喊型号了,零战五二,96式150口径野榴炮和九六式150口径重加农炮。不过可惜的是来的时候晚了点,两分钟前楼上陈列室闭馆,没上去了,据说里面有九七中战,樱花特攻什么的,也都是大家津津乐道再熟悉不过的家伙。于是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图片凑个数,大家看一看好了。走进游就馆,气氛确实是十分的军国主义,零战旁边放映日本英雄飞行员和神风特攻队员的宣传视屏,就连馆内的纪念品也尽是旧日本军队使用的旭日旗,军舰旗和对马海战中的“Z”字旗,满满的是对大日本帝国的念念不忘。


游就馆

 

零战五二,零战中后期型号,此时,零战的神话已经一去不返

 

九六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战时日军最好的150口径野榴炮,不过成本偏高


九六式150毫米重加农炮,日军师属远程火力,性能十分优异

 

二战,运行在泰缅铁路上的机车头,见证了死亡铁路的历史


 三笠号上升起的Z字旗(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同奋励努力)


 樱花特攻,日寇的困兽之斗

 

97中战

 

虽然没看到本子的脆皮中坦和人肉制导飞弹,但失之东隅收之西隅,一楼正在办一个日本古代甲胄武具展,展览规模很小,不过也有很多好东西,可以看一看。不过盔甲这种装备(至少是皮甲以上),那也不是日本普通的足轻玩得起的,有身竹铠就不错了。


胁差和火绳枪,胁差为日本铸刀大师水生子正秀作品

 

日本古代甲胄和具装战马

  

在游就馆外面有一片空地,各种战争遗物和有关的纪念雕塑。其中便有几年前安放在这里的印度律师帕尔的纪念碑,这位在东京审判时,坚持日本战犯无罪的印度国际法专家,连印度人知道他的也不多。何况那个时候,印度还在大英帝国的统治之下,放出些另类观点,我们也权当他刷刷存在感好了,不过多年以后,还要被否认历史的日本右翼强行挖出来绑上他们的战车,也不知道十几亿快乐的印度人民作何感想。 


 东京审判中坚持日本战犯无罪胡印度律师帕尔纪念碑

 

母亲铜像,为了向因战争而失去丈夫、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表示谢意

 

日本国民捐建海防舰纪念碑(一种大量制造的低成本,武装的巡逻用舰艇)


和平?和平!和平:-)


 战没马慰灵碑

 

靖国神社内很多树木都是由战后幸存军人战友会栽种

 

靖国神社已经开始为2019年御创150周年纪念活动募集捐款,坊间传说预算可能达到20亿日元


除开靖国神社的非正义性,里面种植的樱花还是挺美的,尤其当阳光洒在上面,加上旁边建筑投上去的阴影,一明一暗,亮得如此明丽活泼,暗得那么冷艳寂寥,大概也暗合《菊与刀》对日本民族性格的描述:好斗和善,尚武而谦忍,野蛮文雅,顺从却又反抗。当然,今天的日本和60年前的书中描述是不一样的,走在东京的街道上,看到的是秩序,礼貌,谦和,繁忙,很难感到那些狂热和冲动,但是在靖国神社,确实能感觉到这个民族可能在隐藏并保存着什么,仿佛听得到一头蛰伏已久的猛兽在呼吸。或许是时间还没有长到让他们放弃,又或许对于他们忍耐本来就是一种常态,就像过去一千多年里,日本数次漫长的等待和忍耐一样。

 


想投稿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