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实践探讨】浅谈“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 的“适应”与“落后”

2017-10-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典导读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 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 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方案》一经发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面作者对此,试着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2008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进入了下行通道,调结构、促转型迫在眉睫,“双一流”大学建设应时而生。承载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升级和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正如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先生所言“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大主要规律: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制约,并对其起作用;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要遵循自身内部发展规律的制约,要与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相协调。”所以,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切不可急功近利,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为了工程而工程,否则建设“双一流”大学最终只会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终将流于形式。正确的做法是要处理好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同时要注意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以及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处理好“适应”与“落后”的关系,为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与社会孤立的,完全与外界隔绝的高等教育是不存在的,高等教育或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必须来自于社会。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智力、科研成果的支持,只有这样高等教育和社会才能够与社会更好的互动。在此过程中,整个高等教育体现的是一种“工具性”,发展高等教育或培养人才的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谋求国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但是,“大学不能仅仅从工具意义上理解教育,不应该只是希望让学生成为教育者的某种预期和目的的工具。”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发展不应该完全围绕社会发展的节奏亦步亦趋,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力”,高等教育应该满足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其欲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发展在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对自身传统精神和文化的保存和传递,这种保存和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所以培养人才,培养人的理性、教养和理智就是高等教育或大学的本真追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要“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所以这种“落后”使其提供给社会的“产品”并不都是社会发展所想要的,但是它们是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所必须的。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或大学的存在本身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现的是一种“目的性”,目的是为了谋求人类自身发展达到“完善”。是一种“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



  “适应”和“落后”分别符合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要求。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要想正确的处理好“适应”与“落后”的关系,还要厘清这两者在新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适应”与“落后”的“度”。做到“适应”中有“存在”,“落后”中有“发展”,达到高等教育适应与落后,存在与发展的完美结合。作者认为在新时期“适应”与“落后”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包括适应社会需求与坚守大学理念的关系、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与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的关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挖掘本土优秀文化的关系。

  一、适应社会需求与坚守大学理念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适应社会需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出现的,大学也必须要紧跟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才能取得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全与世隔绝,不注重社会需求的大学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可能长久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不是在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光辉业绩,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比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僵硬,大学的创新能力欠缺;高等教育整体的警觉性不强,引领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提出是国家为了解决上述一系列矛盾而做出的被动尝试,但是这种“被动”的尝试如果能够取得突破,则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整体引领,变“被动”为“主动”,当然这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够坚守大学理念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大学理念即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始终秉持的一种理想和信念。很多情况下,这种理想信念决定了大学发展能够达到的程度。比如,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理念使德国一度成为世界学术的中心,威斯康辛大学“为社区服务”的思想让威斯康星大学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一跃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蔡元培主政时的北京大学因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理念而开中国大学风气之先,使北大成为我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反之,有些大学因为没有或者是没能坚守自身大学理念而在大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所以我国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首先坚持自己的大学理念,注重对自身大学文化的挖掘和积累,让“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建立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只有这样,“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此外,要把握好适应社会需求与坚守大学理念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诉求。价值,即客体满足主体的程度。随着现代高等教育走进“社会的中心”,其越来越显示出作为一种“利益相关者组织”的特性,不同的群体在对高等教育做出“捐赠”的同时都希望从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受益,都要求高等教育能够满足他们某方面的需求,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组织,不可能独善其身,其必须照顾到社会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诉求。其中,政府、企业、捐赠者对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是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能够提供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质量以及科研成果达到最优。所以,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其评价的维度是从外部进行的,侧重的是一种“结果”评价。而高校自身对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则着眼于自身内部的学术标准和学科逻辑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是一种“过程评价”。[3]高等教育的“拥有者们”要重视对这些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的研究分析,以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式来处理各方需求,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

  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与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的关系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教育学可被归为不同的学科范畴,比如,从教育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教育学属于社会学科,教育具有社会性;从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即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学属于人文学科,教育具有人文性;此外,不管是人还是社会,都来源于自然,同时生活在自然之中,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自然的一分子,所以,以研究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学又可以被认为是自然科学,教育又具有自然性。文章主要探讨的是教育的前两种属性,即作为社会科学的社会性和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对于教育学科属性的分析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总体上,建设“双一流大学这一战略的提出的出发点是国家希望我国的部分实力较强的大学或学科能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起到推动作用,是从高等教育能够推动国家进步这一角度提出的。但是“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如果仅仅强调这一点,作者认为还远远不够。因为不管是国家的发展还是教育的发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可见,作为个体的“人”才是根本。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个体“人”的发展,必将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自然也会妨碍“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以“人”为本这一终极追求能够顺利实现呢?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母校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试想,在一个没有人文关怀的校园里谈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么?

  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谈到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使所说,“不管是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还是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从来都不存在由哪一种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两种高等教育哲学思想融合”。[5]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也要注重将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平等对待,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当中,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国家和“人”的统一。


  三、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挖掘本土优秀文化的关系

   建设“双一流”大学是新时期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具有时间上的“大跨度性”和实践上的“任务艰巨性”。“双一流”不是国内一流,而是国际一流。所以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借鉴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同时这是为了紧跟国际步伐,适应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也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但在借鉴和学习时,应避免厚此薄彼,盲目照抄、照搬所谓的“国际标准”,不注重对自身经验的提炼以及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可否认,当今世界优秀高等教育资源大都云集于欧、美、日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所积累的大量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历史经验。因此,“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即注重对国外优秀文化的借鉴吸收,又充分挖掘本土优秀文化,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特殊时期的国情相结合,同时又不失中国特色。

  此外,这里还有如何处理好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关系和各个阶段重点的问题。“双一流”大学建设初期(2020 年前),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加大高等教育拨款、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师资和教学设备,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教学经验,夯实“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基础上;“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期(2020 年-2030 年),工作重点应放在“双一流”大学内涵的建设上,工作重点主要是注重对西方经验的吸收并内化,注重课程和教学改革,高校内部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等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后期(2030 年-2050年),则要注重对“双一流”大学建设效果的评估、建设过程中经验的总结、高校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以及巩固扩大建设的成果,使“双一流”大学在评估中认识不足,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要避免目前中国高校所流行的比论文数量,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比在高校工作的院士数量的倾向,当然,建设初期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些指标是建设初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证据,但是这种证据不能伴随“双一流”大学的整个建设过程。否则,“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只能是另一种形式的“大跃进”,因此,在建设的中后期应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高校的内部质量提升上,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国内兄弟院校的同行评议评估制度以及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努力提升“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化程度,让相关院校随时知道自己在国内同等级院校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一流”标准的差距。

end

 综上所述,“适应”与“落后”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首先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适应”要求“双一流”大学建设要适应当今中国甚至世界发展的趋势,适当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落后”要求“双一流”大学建设要坚守大学精神,固守大学理念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培养的人才既拥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又拥有高度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既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又能满足自身的“完善”,使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



来源:《高教学刊》2016 年第15期

责任编辑:曹书豪

图文编辑:秦晓凯

图片来源:网 络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微信ID:weiybu长按二维码微信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