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研学】大学生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2017-11-2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典导读

摘要

  感恩是道德价值形成的起点,是道德价值升华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的题中之义,更是个体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对国家感恩之情的升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感恩状况不仅关系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和谐社会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时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但遗憾的是,当前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必须着眼于大学生感恩缺失现状,把加强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系统工程的视野,建构大学生感恩品质教育与形成的长效机制,内化大学生感恩的心灵基因,并外化于现实的践行示范。


一、转变感恩教育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感恩认知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教育出现功利化倾向,产生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感恩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调查显示,69.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40.7%的大学生认为是学校教育不足,39.6%的大学生认为是家庭教育不足,48.1%的大学生认为是自我教育不足,11.0%的大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加强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感恩品质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需要。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与践行,有赖于大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质量观,在感恩教育的主客体上,学生要通过感恩教育的接受,提升感恩能级,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感恩理念、家长要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校在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加大对德育的灌输与养成,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职责,高校应高度重视感恩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感恩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目前,专业化的感恩教育课程并没有被纳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之中,开设感恩必修课的高校几乎没有,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感恩教育的选修课,或以开设讲座、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当前感恩教育的现实需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高校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聘请有关专家编写感恩教育课程大纲和感恩教育教材,开设感恩教育的课程。在课堂教育上,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德育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以篇章或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系统教育、灌输实现感恩教育课程系统化、教育内容规范化、教育课时的常态化。同时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等校外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和“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观看正能量节目中,激发学生内心的善念。在此基础上,还要将感恩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融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中,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将感恩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丰富感恩教育内容,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应在科学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内容和内涵。在感恩教育内容的设置上,不仅要包括对父母的孝顺、对他人的关爱、对师长的尊敬等传统意义上的感恩内容,还应注重以下五方面的教育。一是生命教育。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根基。感谢生命,是感恩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超越自我,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教育大学生懂得施恩与奉献,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二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核心。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要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自身与国家的关系,感国家的培育之恩,进而践行报国之志。三是责任教育。感恩心与责任心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责任感就难有感恩之心。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能促使其产生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愿望和行动。学校应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教育学生感父母养育之恩,担当尽孝道之责;感自然恩赐之恩,承担保护环境之责;感老师学校的培育之恩,承担回报母校之责;感国家养育之恩,肩负报效国家之责;感谢社会仁爱之恩,承担构建和谐社会之重任。四是幸福教育。积极心理学认为,受恩须知幸福,幸福萌生感恩意识,感恩意识催生感恩行为。幸福是感恩的源泉,没有幸福感,就不会追寻幸福来源,不知幸福来源,就谈不上感恩。当前,大学生缺乏足够幸福感,根源之一就是大学生感恩意识薄弱。增强大学生幸福感,培育大学生感恩意识,是开展感恩教育的根本途径。五是生态教育。实施生态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现状,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绿色消费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提高环保意识,从而自觉担负起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

四、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固化大学生的感恩信念

文化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和感染力,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不仅是学生科学知识的饮水池,而且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影响重大,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重要环境和土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培育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以提供感恩环境支持,固化大学生的感恩信念。一是构建班级特色文化。高校班级文化是一种富有特色的个性文化,体现班级的形象与生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班级可以通过开设感恩论坛、举办感恩主题班会和辩论赛、评选我身边的感恩典型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班级感恩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二是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高校可利用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等阵地,大力宣传大学生中的感恩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优秀校友感恩母校、承担社会责任的先进事迹;通过定期举办感恩讲座报告、感恩书画展、感恩文艺晚会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三是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师自己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恩情怀,以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学校应大力宣传教师中涌现的知恩图报、勇担责任的优秀人物,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效应。四是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学校可在宿舍区、教学楼或专门的区域开辟感恩角,展现古今中外典型的感恩故事、感恩诗词等,让校园的建筑说话,让校园的花木传情,让大学生置身于感恩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感恩意识,铸造感恩之心。五是建立感恩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高校可建立大学生感恩素养的评价量化指标,并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感恩表现作为思政课课程考核、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入党考察等的重要依据,逐步引导学生用知识、智慧、青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家庭,进一步固化大学生的感恩信念。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推进大学生的感恩行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校应构建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模式,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领悟感恩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一是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苏北计划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的价值观。特别是要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中,将志愿服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教育培养的必修课,规定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必需修满一定的志愿服务学时才能入党和转正。二是组织大学生参加工学结合,到创业街创业,到企业实习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艰苦和生活的不易,从而增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之心,怀着感恩心更好地工作,服务回报社会。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和感恩节等传统节庆日或环境日、无车日、义务献血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长辈养育之恩、老师培养之恩。及社会自然馈赠之恩的感谢。在重大灾害发生时,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灾、扶贫济困,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作者:杨雪琴

责任编辑:曹书豪

图文编辑:秦晓凯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微信ID:weiybu长按二维码微信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