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研学】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理路探究

2017-11-2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典导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感恩励志思想作为彰显共同文化价值的社会意识,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把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以感恩教育砥砺励志教育,在感恩励志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引领广大学生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4个正确认识,形成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自觉。

一、感恩与励志的内在逻辑

(一)从逻辑起点上看,感恩与励志的逻辑起点统一于“德”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人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古往今来,感恩励志作为一种中华传统美德,是提升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社会关爱意识与家国情怀的重要基石。从感恩的逻辑起点上看,感恩源于人内心的善念,是一种从他人到自身再到他人的心理感悟、触动、抒发与表达的过程。励志和感恩一样,它作为个体德育修养中的重要品质,着眼于人内心的塑造,以明确的目标导向、坚韧不拔的意念矢志,使个体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反哺社会,报效祖国。可以说,感恩与励志都源于德,均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有着相同的逻辑起点。

(二)从教育功能上看,感恩属于教育的内容,励志属于教育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知荣辱、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感恩励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情感性教育范畴,最能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但从教育的功能上看,感恩与励志却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就感恩而言,它以国家、社会、父母、自然等为对象,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和谐观念,注重在过程中不断改变个人对事物或事件的看法,深化自我感悟,进而付之施恩、报恩行动,服务于个体励志成才、矢志报国的全过程。就励志而言,它包括志向的树立和矢志的过程,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导向、实践要求与行动准则,强调个人的奋斗结果,是教育的目标指向。可以说,感恩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个体内心向善的正能量,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最终励志成长成才。

(三)从终极目标上看,感恩与励志的终极追求统一为“全人”

  “全人教育”理论认为,要培育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且和谐发展的“全人”。按照“人本善”的思想理念,通过感恩教育不断引导个体充分挖掘内心善念并实施感恩行为,促使个体的感恩发展、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社会发展相统一,达到身、心、行三者的融会贯通,培养与塑造终极“完人”。励志教育则以明确的目标指引,借助感恩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得个体的意志不断得到磨炼,潜能和优势得以激发,使个体具有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更侧重于“全人教育”在个体社会责任与世界眼光方面的培育。不难发现,感恩和励志虽侧重点不同,但它们的终极目标都统一为使个体更趋完善,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均衡发展的“全人”。

二、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内涵诠释

(一)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格、知识、身心、能力是个体发展的4大根本素质,其中,品格素养是核心。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个体品格养成的重点,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德育相比,感恩励志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鲜明特色表现为:第一,它是一种处世哲学教育。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教育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旨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以情境性和故事性的教授模式引导大学生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事、物,有助于促使他们更好地定位自身角色,懂得换位思考,善于处理与维系自身与父母、师长、朋友乃至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促进自身成长发展。第二,它是一种心灵品格养成教育。感恩励志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情感,它是个体德行的内在修养,是内心善念的不断激发,是心灵充盈的集中体现。开展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于个体,它促使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以稳定而持久的心灵状态,拓宽胸襟、安定内心、激励发展、矢志奋斗;于社会,它促使大学生常怀感恩励志之心,以良好的心志状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人类和谐;于国家,它促使大学生将朴素的情感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自觉肩负起成才报国的使命和担当。

(二)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教育

  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的重要过渡阶段,承担着帮助学生形成社会意识、甄别社会现象、掌握社会技能的重要职责,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第一,它是个体个性社会化的教育。它从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学习、实践历练与榜样示范,用社会认可的感恩励志优良传统美德涵养与塑造个人品格,在文化熏陶中寻求个体个性与社会共性的契合点,促进个体个性社会化。第二,它是个体价值社会化的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完全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文化在大学生中不断传递和内化的过程。感恩励志作为社会主流的价值文化,以感恩教育浇灌心灵,以励志教育砥砺心志,引导学生不断修正不合理的价值观念,明确价值选择,笃定行为方向,反哺社会,报效祖国。第三,它是个体角色社会化的教育。社会结构模式主义认为,每个个体在社会都应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并了解不同的角色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重在使大学生在目标实现中结合具体的角色要求,以良好的角色定位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是兼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的教育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时感慨道:“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以积极的情绪调动模式使其学习并弘扬正能量,既是一种历史使命,也是一种时代责任。第一,它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感恩励志思想早在5000年前的祭天文化中就开始萌芽,它是中国古文化中最古老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通过感恩励志教育与实践活动,教授大学生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在言行之间传递仁爱、孝悌等传统文化理念,以传统道德文化唤醒内心的行善行为,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第二,它是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感恩励志作为青年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基本要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的具体要求。坚持以感恩励志教育为手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互通互融,教授学生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激发大学生的仁爱之心与坚韧意志,做到知行合一,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三、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厘清教育内容,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厘清其内在的教育内容。追本溯源,从感恩和励志的内在逻辑关系上看,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主要包括作为方法和手段的感恩教育和作为方向和目标的励志教育。在感恩教育方面,根据感恩对象不同,分别开展以感恩父母为核心的家风文化教育,以感恩他人为核心的博爱处事教育,以感恩社会为核心的使命担当教育,以感恩祖国为核心的爱国报国教育,以感恩自然为核心的和谐共生教育,引导大学生立足小家共建大家,以实际行动感谢父母等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在换位思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感恩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在励志教育方面,根据励志的实现过程,分别开展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主题的志趣发展教育,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为主题的矢志求索教育,在自我认知、榜样引领、目标导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社会责任感,以坚强的意志与较强的成就动机学会自我赏识和自我激励,从内而外塑造个人品德,提升服务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能力素养。

(二)细化教育过程,形成科学模式

  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一个不断协调与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在细化过程的基础上形成感恩励志教育的科学模式。根据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及其特点,将其教育过程细化为提高认知、陶冶情感、磨炼意志、确立信念、规约行为、养成习惯6个阶段。具体而言,在提高感恩励志认知阶段,帮助大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感恩励志的概念、原则、内涵、范畴等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对感恩励志有系统的认识。在陶冶感恩励志情感阶段,运用渗透教育法、情境体验法及榜样示范法,使大学生在浓郁的氛围和共情的体验中,自动产生与感恩励志认知相一致的情感。在磨炼感恩励志意志阶段,以多元形式引导大学生克服自身能力的限制,某些个人欲念的冲突及情绪状态的干扰等不利因素,以坚强的意志践行自己的思想观念。在确立感恩励志信念阶段,引导大学生将业已形成的感恩励志认知、情感和意志有机统一起来,逐步确立起坚定的感恩励志信念。在规约感恩励志行为阶段,引导大学生知行合一,主动参与各类感恩、报恩、施恩实践活动,经营好自身的学习、生活与人生,积极投入到服务社会和报效祖国的实践中去。在养成感恩励志习惯阶段,鼓励大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着手,不断积善,养成良好的感恩、报恩、施恩行为习惯,励志成长成才,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拓宽教育渠道,创新多元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要取得实效,第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小班辅导、主题班会等平台,在课堂中贯穿感恩励志教育,在情感上促成感恩励志意识培养,为在实践中践行感恩励志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实践平台的育人功能,秉承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个体实践与团体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以祖国、社会、母校、父母、教师、他人等为实践对象,开展以角色扮演为代表的体验类、以志愿服务为代表的公益类、以为他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为代表的报答类、以讲好感恩故事为代表的感悟类等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践行感恩励志的行为自觉。第三,充分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功能,遵循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规律,结合大学生的时代性特征,集网络引导与网络实践于一体,将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论坛等网络媒体中,实现教育课程网络化、感恩励志实践掌上化、教育成果品牌化,让大学生在网络引导与实践中感知与内化。

(四)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固化成果实效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立科学、全面的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评价体系,能为教育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提供全面的反馈,形成良好的教育导向,服务于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体而言,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应秉承自我和他人、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由不同的评价主体结合特定的教育阶段,围绕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育环境等要素,立足于大学生感恩、知恩、认知为表象的意识层面,感恩、报恩、施恩为体现的能力层面以及个人感恩意识、行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中所形成的良性互动层面,以教育过程的完备性、互动性、发展性以及教育的个体效果和社会效果为重点,深入开展实施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评价、家庭成员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社会团体考评以及社会媒体考评,建立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以多元开放考核方式为手段的评价体系。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考量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意识培养成果、活动任务量与完成效果、实践价值和社会影响,并以大学生感恩励志成长档案方式固化教育成果,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将感恩励志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2017年七月第七期

作者:武国建  朱玲利

责任编辑:曹书豪

图文编辑:秦晓凯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微信ID:weiybu长按二维码微信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