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研学】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2017-12-0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典导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充分说明公众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软实力的表现,大学生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是其成长成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新疆作为边疆战略要地,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汇聚的地区,周边的国际环境变化巨大,人文环境愈加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面对极端宗教思想的渗透,少数民族大学生极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面对这种学生主体由多种民族构成的新疆高校来说,大学生心理素质如何,不仅影响着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此,新疆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在借鉴心理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专业学科的同时,注重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立足新疆现实,围绕“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形成了以培养“人格健全,理性自信,积极向上”的大学生为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心理咨询常规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化、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化、自我教育主体化、危机干预及时化六个特色,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的心理文化,在助力各民族大学生心灵健康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以育人为中心,培养“人格健全,理性自信,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24岁,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学发展理论,这一时期,大学生面临的两个重要发展课题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发展亲密关系”。在这一阶段个体必须要解决“认同危机”,即确立自我同一性,也就是知道自己是谁、去向什么地方,寻找自我意识的统一点,形成较为稳定的人格。同时唯有形成牢固自我同一性的个体才能够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才敢于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否则会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等情绪。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表明,在探索自我、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面对成长中共同的心理冲突: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交往与封闭,自尊与自卑,理智与激情,表现在具体心理和行为上,会出现人际关系、情绪情感、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心理困惑。这些冲突与表现,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深刻、自我接纳的发展,达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统一。因此,在多维度的矛盾中审视自我、调整自我,向理想自我靠近,实现自我同一性,是各民族大学生共同面对的课题。
    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越好,个体的人格越完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这一阶段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实施发展性教育。人格健全才能做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独立,同时在社会化中保持理性自信,积极向上,方能不轻信他人而动摇自己的信念。

    二、拓展教育途径,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心理文化

新疆高校民族构成多元,总的来说,新疆各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特殊问题。有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汉族大学生一样,在心理健康方面比较常见的问题是适应不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情感障碍等,主要问题与汉族学生基本一致,但产生的原因、问题的顺序和强度存在差异。何慧星在对新疆具有代表性的五所高校的160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SCL-90各维度得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得分在自卑、依赖、冲动及精神病倾向维度均分都高于大学常模。常永才的研究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精神病方面明显比汉族学生严重,尤其是偏执对少数民族学生属第三严重,对于汉族学生却属第五严重。在影响心理适应的因素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主要因素类型是相同的,诸如学业成绩、毕业就业、经济困难等,但是各因素在少数民族学生身上的反映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且文化因素是少数民族学生身上较独特且明显的影响因素。
    文化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深深地根植在当地的文化传统中。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各自族别背景、文化背景和认知心理上的差异,同时从小受到民族宗教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与汉族学生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加之外部环境变化很快,多元文化冲击,心理内部结构状态则面临着整合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因此,新疆高校应当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把握,并了解这些特点的背后成因,采取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发展多元文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构建具有一定文化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初步探索并形成了六个特色化的心理健康模式。

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必须形成全校师生人人关心心理健康的共识。为此,学校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研究中心作为一级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书记、辅导员负责二级网络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危机情况上报。同时心理委员(兼顾民汉和性别)作为三级网络的骨干,通过培训考核,协助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定期上报班级学生心理动态并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建立了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
    为保证工作网络的有效运行,每年面向全校班主任、辅导员、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举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要求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或副书记及辅导员参加培训;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危机识别等方面的培训。并定期召开全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和心理危机干预会议,各学院书记、辅导员,咨询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对当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考核和表彰。

开设心理文化课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化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给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近三年,学校实现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并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具有新疆区域特色,集多元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土教材,旨在通过教师课堂教授、学生自我阅读等形式,对学生遇到的共同成长课题给予指导,依托第一课堂传播心理健康先进理念,传递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解决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薄弱、知识匮乏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学会心理调节的方法。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双语班的学生安排少数民族心理学教师授课,用同民族语言授课的老师能引发少数民族学生内心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主动地去体会课程中的人生哲理和积极意义,从而自然而然的影响学生的内心状态,转变成学生自身的认知和行为,避免空的理论说教。除通识课程以外,学校还按照教学计划,面向全校开设了公共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辅导等课程。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学校每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不同主题、不同语言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交流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涉及新生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职业生涯辅导等诸多方面。

重视心理文化多元性,实现心理咨询规范化

  学校坚持全天候开放咨询,形成规范的心理咨询制度,坚持咨询预约制度、热线接听制度、重点反馈制度、严格保密制度等,另外还开设了团体咨询、网络咨询、沙盘治疗、舞动体验等其他形式,同时,为提高专兼职咨询师的专业化水平,优化个案咨询方案,每学期两周一次定期开展团体督导。
  近年来,随着课程的普及,学生的自助意识不断提升,面对成长中的困惑有愈来愈多的学生选择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助比例上升明显。在实际咨询和辅导工作中,针对学校实际的民汉学生结构,遵循多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提倡咨询中重视各文化群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价值观,也就是重视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多元文化咨询是指在助人过程中,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因为当咨询者使用的咨询模式和目标与来访者的文化经历及文化价值观相一致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会得到提高。所以,咨询者应该尽可能的采用与来访者文化背景相匹配的咨询方法,这就需要对来访者的文化背景有正确的理解。因此,根据多元文化心理理论的假设,一方面,学校培养了一批专业知识扎实,认真负责,熟悉本民族学生心理特点的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容易和学生建立沟通关系,有效地帮助有心理需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咨询和心理援助,另一方面,学校也特别重视培养非民族咨询师熟知特定文化群体独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尽可能地克服语言、社会阶层、文化价值、非语言交流对有效咨询的影响,从而成为“文化熟练咨询者”。[6]通过开展定期的团体心理咨询师督导,不同民族的咨询者在一起交流个案,可以掌握不同民族群体成员典型心理冲突的问题类型,对不同民族的信仰和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心理干预受益面个别面询年均700人次,严重心理危机干预年均20余起。

营造心理文化氛围,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化

  积极心理学认为,丰富的活动是建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的重要手段,而良好的环境也是孕育美德、提升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收到实效,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普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个体总是在其所处的环境或文化中认识自己和塑造自己,少数民族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天然的文化同源、精神皈依感,其独具的民族文化、风俗人情、地形、地貌和生态经济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边疆多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民族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创设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积极体验的活动环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增加对彼此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接纳,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多民族共存的一种意识,还需要不断地促使他们能够形成文化整合的适应策略,学习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生活,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学校积极搭建各族学生深化自我认识、提高适应能力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营造心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依托第二课堂(朋辈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了参与度低、能动性不足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全程覆盖到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自2007年起,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重点,学校连续九年举办了主题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如:“春天里、我们同行”、 ““同沐心灵阳光,理性自信向上”等,形成了心灵影院、成长训练营、素质拓展训练、校园心理访谈、志愿者服务、心理健康日主题宣传等固定品牌覆盖全年。以成长训练营为例,吸纳各民族、各专业的学生在团体内开展系列活动,以体验、参与、合作、活动、内省为特征,使学生身心整合,真情实感、触动心灵,备受学生喜爱,使学生在参与与体验中培养了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促进了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各族大学生与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能力。

拓展心理文化平台,实现自我教育主体化

  在校大学生正值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呈现出自我意识强烈但不成熟,抽象思维发展但较片面,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意志水平提高但不稳定等矛盾冲突,适时的提供展示平台,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获得的自信心才会真实稳定,而且积极地憧憬人生和未来。为此,学校发挥朋辈教育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各种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培养其成就感和积极体验。创办了《师大心声》,主要由学生负责编辑,学生自主开展了心理漫画、心理征文等比赛,学生社团“大学生心理协会”连续8年为学校精品社团,爱心志愿者服务队赴社区、幼儿园、残联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特别是校园心理剧比赛,由学生自己撰写剧本、排练演出,目前已连续开展5届,各学院广泛参与、各民族同台演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自我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增进了各民族大学生对新疆多元文化的了解与理解,促进了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和交融。

关口前移,实现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及时化

  新生入校时,各民族大学生面临适应性挑战,首先面临的是居住环境的改变,民汉合宿,由以往和家人、本民族的人居住在一起到进入高校后和陌生的、他民族的同学在一个大环境下共同生活、学习。其次是语言环境 52 33681 52 17499 0 0 4331 0 0:00:07 0:00:04 0:00:03 4332改变,在校期间除了老师用汉语授课以外,平时的交流都各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增加了民汉师生、同学之间沟通和相互解的难度。再次,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独立完成,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面对新的人际关系,这对一部分同学来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新环境适应中的问题会引起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因而出现困惑、压力和忧虑。这些独特的内心体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导向上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初阶段,对新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氛围必然存在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Berry从文化抉择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分别是“消极固守”、“盲目顺应”、“积极整合”和“边缘化”。我们不愿意看到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消极固守”、“盲目顺应”或者被“边缘化”。帮助学生缩短心理变迁的过程,使其尽快从“不统一阶段”过渡到“独立阶段”,实现“积极整合”的文化适应和谐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认识到这一特点,学校在具体工作中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这一群体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此,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极其重要,同时也是极为有效的手段。心理普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筛选出极少数具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还在于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方式、心理健康状况,达到积极主动地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当前,普查已经成了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常规的工作,也是高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目前,每年在新生入校之际,学校会开展新生心理普查,采用心理健康专业量表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针对不同民族学生语言水平的不同,安排适合的咨询师进行约谈和后续咨询。连续8年,学校已建立19671份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同时对在校生每学期开展三次定期危机排查工作,并依据《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暂行办法》,成立心理危机应对小组处理突发危机事件。

    三、多民族地区高校心理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反思

完善心理文化建设体系

    首先,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将心理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研究,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把握,发展多元文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其次,制度保障是根本。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在政策上保证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最后,资金、设施等软硬件配置是基础, 54 33681 54 18267 0 0 3623 0 0:00:09 0:00:05 0:00:04 3624 54 33681 54 18267 0 0 3023 0 0:00:11 0:00:06 0:00:05 3773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配置心理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沙盘等必备的场所设施。

提升各族大学生与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能力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在新疆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在心理文化建设中,不但创设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载体,使各族大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增加对彼此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接纳,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大学生确立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意识,提升各族大学生与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能力,学会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既保留与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打破心理接受壁垒,自觉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上升为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认同,更好地适应现实的生活。

优化心理文化工作队伍

  边疆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应依据学校学生人数、民族构成,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人员,特别保证少数民族专兼职咨询师的数量,同时不应该仅仅强调学科背景一定要是心理学专业的,而是应当从教师的学历、职称、性别等结构方面,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结构的优化。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民族高校的咨询师应培养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和睦关系的能力;能够采用传统的理论和技巧去满足非本族求助者的需要;能够对文化差异有敏锐的感知;能够从求助者本民族认同感引导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运用文化群体内部现有的助人资源,支持他们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多种努力。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 2015年9月10日

作者:孙秀玲 刘晶晶

责任编辑:曹书豪

图文编辑:秦晓凯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微信ID:weiybu长按二维码微信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