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研学】就业形势与高校就业工作实践创新 —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个案的研究

2017-12-0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典导读





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高校毕业生群体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影响力大,能否最大程度地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

一、实现三次跨越:国家的需要就是学校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计划经济的“包分配”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供需见面,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由“统招统分”向“自主择业”转型。旧的体制已经打破,新的体制正在建立的过程之中,如何尽快建立起新的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咨询、指导、管理与服务工作体系,成为当时高校共同面临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创造性地实现了从单纯的就业管理到“三个三分之一”、从一校做市场到“内合外联”、从区域性市场到全国性市场的“三次跨越”,科学引领了就业工作实践创新方向。

(一)国家由计划走向市场:东北师大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就业工作模式

  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行政性管理职能减弱,就业咨询与指导等服务职能增强的现实状况,学校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就业工作模式。这个模式是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时间上做了一个模糊的量化分配,其核心思想是就业工作要由管理转变为服务,减少计划管理、弱化权力管理,为市场供需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用三分之一或更少的时间做毕业生就业的行政性管理工作,用三分之一或更多一点的时间走进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走出校门开拓就业市场。这个体系主要由完善的行政管理机制、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全方位的市场格局等三大要素构成。“三个三分之一”就业工作模式在当时被公认为是一种较好地适应了就业工作体制改革需要的工作模式,被教育部作为典型向全国高校进行了推广和介绍。时任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认为:“东北师范大学‘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方法,使我们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工作改变了过去机关化的工作作风,而是走出去、深入到学生当中,真正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

  (二)国家大规模扩招:东北师大实施“内合外联”就业工作模式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为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高校持续扩招必然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的高峰,而当时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处在无序竞争状态,难以适应全新的就业形势需要。东北师范大学因时而动,因势而动,因需而动,再度进行了工作策划,提出了“内合外联”就业工作模式。“内合”就是与东北高师院校“合纵”协作,形成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外联”就是外联用人单位,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把毕业生就业“连衡”于用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双方互为基地,互惠发展。当时大家都在谈竞争,而东北师范大学却在讲竞合;大家都在谈“我的地盘我作主”、“我的信息我拥有”,东北师范大学却在讲“开放式、共享式大市场建设”;大家都在谈“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东北师范大学却在讲“市场共建、品牌共创和互利共赢”。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东北高师院校成立了“东北高师就业工作协作体”,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的原则,共建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共同召开东北高师毕业生联合供需洽谈会,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充分对接,拉动了东北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内合外联”就业工作战略策划得到了教育部认可。

  (三)国家需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东北师大建设全国性教育人才市场

  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的难题尚未得到根本化解,金融危机又席卷全球,对此党和国家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针对大学生就业领域存在缺乏有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不能促使学生与用人单位充分对接这一问题,东北师范大学主动以第三方身份承担了公共就业服务职责,为国家分忧。在此方面,东北师范大学有先期建成的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为基础,该市场经过8年运行,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的首席品牌,并成为全国影响最大、规模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行业性毕业生人才市场。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做大了蛋糕”、“降低了成本”、“优化了配置”,用人单位“一堂求遍东北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2009年,在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基础上,教育部批准学校承建国内首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国性行业人才市场——“全国教育人才市场”。同年,依托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开始承办“全国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活动。“有形”和“无形”两个大市场在服务国家发展需求、服务学生就业需要等方面,实现了由“竞合到竞赢,由区域到全国,由网下到网上”的“跨越式领跑”。

二、化解四大矛盾:搭建轻松就业新平台

  “四大矛盾”是指在数量、质量、结构和路径方面,大学生就业本身所固有的制约其就业发展的本质性矛盾。东北师范大学以市场建设为核心,以信息建设为依托,以咨询指导为纽带,以研究监测为导向,有效破解“四大矛盾”,为毕业生搭建起轻松就业的新平台。

  (一)建设行业品牌就业市场,化解两个主体对接难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有效对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毕业生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因此,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是高校就业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其建设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学校下大力气,下真功夫为毕业生搭建有序化、规模化就业市场,充分化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对接难的矛盾。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因其专业基础牢,综合素质高,处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状态,但学校清醒地认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提出了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的思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百所毕业生就业基地,以就业基地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有效对接。在此之后,就业基地的建设不断拓展和优化,由百所就业基地拓展成以市(地)、县(市、区)为单位的区域性就业基地,并在区域性就业基地中选设基地联系校,形成以联系校为“点”,基地为“面”,“点面结合”的格局。2003年,又进一步拓展为“百所城市就业基地”。2007年,进一步对当时学校所掌握的就业市场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实地调研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十大城市群”,经过大规模市场开发,就业市场已经遍及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的192个城市,开展稳定的就业合作用人单位达2万多家。正是基于对就业市场大规模开发和精心维护,吸引了众多基础教育用人单位,打造了国内首家教师行业人才市场——“全国教育人才市场”。行业品牌就业市场建设确保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始终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毕业生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用人单位招聘的首选对象,持续的市场开发和维护使学校的就业市场充满活力。

  (二)搭建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化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信息平台是提供毕业生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解和选择,同时提供用人单位向高校介绍需求情况的有效载体。信息平台能否实现共享,提供信息是否充足,交流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毕业生人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问题。正是基于对公共就业信息平台搭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东北师范大学在建设有形就业市场的同时,着力建设网上无形就业市场,实现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
  20世纪初,学校以东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为基础,主动担负区域性、行业性市场建设的责任和使命,联合东北地区高师院校共建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突破壁垒、汇聚资源、实现了就业信息的有效分享。自信息平台搭建以来,学校不断变革信息服务手段,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在大家都用海报传递信息的时候,率先实现“鼠标一点、实现双选”;在信息铺天盖地,需要学生甄别的时候,率先开设短信定制、邮箱定制等“一对一”信息服务,确保了“学校给的就是学生想要的”。先后开通了短信定制等系列定制服务,使就业信息由“一对多”变为“一对一”,实现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零时差。2009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手机就业网,使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不再受网络和电脑终端的束缚,实现了“怀揣信息走天下”。2010年,建成了全国一流的视频洽谈室,在全国首次实现视频就业服务的大规模运用。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与用人单位顺利洽谈和签约,使更多潜在的市场需求变成了现实的就业机会,有效提高了毕业生求职的成功率。经过10多年持续建设,学校将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建成了全国首家区域性就业信息协作网,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网上教育人才信息集散地。

  (三)实施“五项贴近”就业指导,化解学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交互制约、集中爆发的结果,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自身不能准确定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就业指导是从市场环境分析到择业技巧、从形势政策到有关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对大学生予以全面系统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有效途径。  
  学校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帮助学生准确定位,以明晰的方向与市场有效对接。学校始终坚持以关注“世界轨迹、国家导向、同行经验和校本特色”为基点,在深入研究世界发达国家理论实践发展轨迹、准确把脉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同步跟踪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就业工作的现实条件和发展定位,实施了“五项贴近”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一是开发了校本就业指导教材。学校编辑出版了《临飞》、《冉起》、《流金》全套案例式就业指导教材。“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以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校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分为13个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3个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主题,编辑出版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十三讲》。该教材成为全面落实国家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第一本校本教材,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就业教育重点推广教材系列。二是开设了专题式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学业、就业、职业、创业全程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择业技巧方法和提升求职竞争力;三是实施了“一对一”就业指导。开展了针对就业特殊困难学生的“春风行动”推荐和针对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实施“分区指导”,从教师技能、调理求职心理等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四是推出了“网络就业学堂”,成为全国首个网络就业指导社区。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接受网上就业指导;可以不受定量、定内容约束,在网上自选就业指导;可以不受预约、等候的约束,在线寻求教师的即时指导,有效契合了大学生的时尚需求。五是汇聚万余条第一手市场信息。每年把实地走访获取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整理,编成求职指南,发给毕业生人手一册,使其足不出户就对全国就业市场了如指掌,为其准确定位、针对性地求职打好基础。

 (四)开展“实践创新”就业研究,化解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矛盾

  研究是找准问题、把握规律和明确方向的重要前提。东北师范大学进行就业工作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学究式”的研究,而是以有效解决问题为中心,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把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确立了“实践创新”研究方向,通过研究来全面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学校就业工作的每一项重大举措都建立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学校连续多年用就业白皮书从就业率、区域流向、行业分布、供需关系和就业途径等8个维度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同时自主研发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五角分析法”,即从签约率、期待率、开发率、需求率和回访率5个维度综合分析毕业生市场状况,对市场进行跟踪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战略与对策。以这些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在市场开发上始终做到开发一代、培育一代、贮备一代,用近20年的时间步步为营,逐步进入全国各级各类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学校就业工作研究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的相互促进,用研究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用工作实践来促进理论研究。团队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其中,“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获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并于2012年顺利结项,鉴定成果优秀,该研究成果站在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社会化、科学化的高度,深入探讨了国家、社会和高校的“三螺旋”结构,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学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获立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创造性地建构了一套“数量、质量双维表征,高校、政府、社会、学生多方参与,毕业时与毕业后持续追踪,结果评价和形势预测双重功能”的监测体系,并在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的理论专著;连续3年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该报告既有基于普遍宏观状况数据的广谱调查,又有核心问题的深度聚焦;既有就业创业的事实描述,又有背景原因、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既有年度就业创业状况的静态呈现,又有基于系列报告的动态趋势把握;既有立足国情的本土研究,又有启迪思考的国际比较。系列报告为学校成为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信息权威发布中心奠定坚实基础。正是这些基于实践基础上开展的扎实有效的理论研究,助推了就业工作不断科学持续地向纵深发展。

三、涵儒精神:倾心培育“东师品牌”

  “东师品牌”特指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工作准确把握形势变化,以变应变,顺势而动,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模式,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几代东师学生就业工作团队持续努力和艰辛打拼,走出了一条富有东师特色的就业工作之路,打造和培育而成的全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首席品牌。

  (一)就业与招生培养良性互动,把质量作为就业工作生命线

  就业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学校一直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就业工作的生命线,动态监测毕业生质量状况,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并将其反馈给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全新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一横一纵”两个联动机制。横向联动机制是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培养规格、教学评估挂钩,并且将这一机制贯彻于从学校到院系的各个层面。通过横向联动,提高了就业与招生、培养的相关度,真正做到“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纵向联动机制是建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在学校由校长负总责,在学院由院长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纵向联动,将学院院长、各专业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营造了“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 
  学校把招生数量、培养质量与就业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就业状况作为人才培养的“晴雨表”,用以指导招生和培养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就业调节的杠杆作用。多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了使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塑造自己,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在今后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能够胜任素质教育的毕业生,学校先后启动了“优师工程”、“教学工作年”、“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建立了“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了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毕业生。2007年,学校在23个县(市)教育局和105所中学建立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开创了UGS(University-Government-School,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模式,从而形成了“教育见习、校内模拟训练、基地校实习和实践反思”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不断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在“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的思想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学校为国家输送高质量基础教育优秀人才。

  (二)满溢着爱做就业,以无限的压力和无穷的快乐编织每一天的生活

  工作队伍是事业的重要保障,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因此,打造一支强有力的“职业化、专业化”队伍,是确保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就本着“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原则,高起点搭建工作队伍,开放式汇聚精英人才。
  就业工作队伍全体人员本着“学生为本、市场为准、服务为训”的工作理念,秉持“激情投入,互动创造”的工作作风,以“尽我所能,想您所想”的工作态度,研究性学习,效益性投入,创造性工作,满溢着爱做就业,以无穷的压力和无限的快乐编织着每一天的生活。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两个换位思考”激励就业工作队伍,即“假如我就是学生,我该怎么做?”“假如学生就是我的孩子或亲人,我该怎么做?”通过这两个换位思考,就业工作人员明确了岗位职责,激发了工作热情。10多年来,就业工作队伍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历时3个月对全国重点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开发就业市场,邀请用人单位。正是就业工作人员“走遍千山万水、说过千言万言、用尽千方百计”换来了学生满意就业。在做好广谱的市场开发和咨询指导工作的同时,每年在毕业生离校前1个月,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都要实施“齐飞计划”,开展“春风行动”,形成了“四个一”工作模式,确保为每一个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规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东师现象”唱响“东师品牌”

  历经10余年艰辛历程,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工作在各个时期引领了中国高校就业工作新方向,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被新闻媒体誉为“东师现象”,唱响了“东师品牌”。就业工作多次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领导批示。2006年胡锦涛就冯志远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宁夏从教42年的感人事迹作出批示:“冯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要搞好宣传”;2007年温家宝对郭力华的事迹作出批示,称之为“优秀教师的楷模”,并号召全体教师向郭力华学习;2008年、2011年温家宝两次给东师免费师范生回信肯定和勉励他们投入基础教育,献身祖国教育事业;2010年,张德江批示:“东北师大高就业率的经验值得借鉴,将经验介绍给全国高校”;2013年,刘延东批示:“东北师大加大师范专业课程改革,把就业当作一门学问,联合建立教育人才市场的做法要认真总结推广”; 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是全国4所高校之一;2012年,学校再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是8年内连续两次受到国务院表彰的全国两所高校之一,持续引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创新方向。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2014年8月14日

作者:王占仁

责任编辑:曹书豪

图文编辑:秦晓凯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微信ID:weiybu长按二维码微信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