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否你也会成为那个“庸俗”的你

赣青团学 2020-09-22


知乎上有个很火问题:庸俗是什么?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要么随波逐流、泯然众人,像大多数人一样普普通通。

要么遗世独立、鹤立鸡群,成为不被理解的少数人。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也有过这样的体验。


你坐在一辆汽车大巴上,突然耳边传来一首非常俗气的歌曲,你想出言制止司机播放,但心里又明白放些歌曲可能是为了让司机精神更好,便只有苦苦忍受,一路上暗骂作者无数次。


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满心只想逃离,冲出车门,长呼一口气,心想终于不用受这些歌的折磨了。


可是,还没走多远,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脑海里回荡的都是那首歌的曲调,还不自主地哼起小曲,那首被你骂了千遍万遍的烂歌就像长在脑海里了一样,挥之不去。




有段时间民谣异常火,像赵雷的《南山南》、陈粒的《走马》,走在大街小巷,路两边的店铺一定会放几首民谣,以此吸引路人进店。

 

《走马》这首歌第一次上微博热搜的时候,我偶然看到过几条评论,大意就是喜欢很久的小众音乐终于被大众发现,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首烂大街的歌,自己也就慢慢地不喜欢了。



后来,在这个流量爆炸的时代,陈粒火了,连带着她的歌也一起火了。


我不知道从前喜欢她歌曲的那群人是否还一直喜欢着,或许她们喜欢的不仅仅是歌曲本身,还有“小众音乐”。



社会文化随大流化总会让一群人觉得大众的就是庸俗的。其实大众化的欲望本身并不是庸俗的,让人感觉不对劲的是处理欲望的种种方式。

 

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和其他人想要的一样,只要你确信它是你所想要的,而不仅仅是为了从俗,那它就不能用庸俗来形容。

 

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往往会有“从众恐慌症”,觉得自己如果过于和别人保持一致,似乎就是庸俗了,就会降低自我的存在感。

 

但庸俗真正的含义在于:用一些表面化的价值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欲望,从而获得一种虚假的满足。



在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到父母辈的叔叔阿姨们大量转载各种粗制滥造的“养生宝典”和“心灵鸡汤”类的推文,轻而易举的就相信电视购物上一些所谓的“保健产品”。


只要坊间传闻什么东西好,就一窝蜂去抢购。不仅如此,很多腐朽的旧观念在他们口中口口相传。

 

曾经有段时间,我妈疯狂迷上微商化妆品、日用品等等,总是会几百几百的买回家,谁劝都没有用,并且还会怂恿我们去用这些化妆品,我和我爸一度很苦恼,却没有任何法子。



很多人说,这是庸俗。他们能轻而易举的接受一些浅显、浅俗的价值观,甚至毫不保留的相信它、信任它。

 

庸俗本质上就像是一种自我蒙蔽,庸俗的人说服自己从他人摒弃的事物中获得不一样的满足感。


庸俗向来是一种他人评价而不是自我审视。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是庸俗的,并且他们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毫无感觉并理直气壮。



或许多年以后的我们依旧逃不过庸俗,

也无法做到“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但我希望,

或许我能,

一边庸俗,一边孤独。


近期热文

假期余额为零,请查看历史记录...

可以“打卡”,禁止“签到”

校园欺凌:如果全世界对你恶语相加

你走吧,我已经不需要你了



2018年10月9日/第1382期

编辑:江中科院团青

责任编辑:王一杰  郝欣宇

审稿:张寒

稿件来源:江中科院团青

稿件整理:江西省学生联合会新媒体中心

让我们在评论区看见你的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