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这项方案获网友爆赞

陈水仙 赣青团学 2020-09-22

大家偶尔会看到校园欺凌的新闻

除了感到震惊外

更多的是告诉孩子

在学校被欺凌时该如何保护自己

但家长们可能不会注意到

孩子可能在学校被同学起了侮辱性绰号

甚至因此被全班同学嘲笑

其实


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上传被欺凌者受欺凌图像,属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校园欺凌工作机制、预防、治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等行为属于欺凌;

一般情况下,学校需在10日内对欺凌事件完成调查;

严重欺凌者可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

政府部门、学校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将问责 。


其中,对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痛苦”或者“明显伤害”的欺凌事件,分别列为“轻微”或者“恶劣”。


“携带刀具等器械威胁或打被欺凌者的”“多次强脱被欺凌者衣物的”“多次强索被欺凌者财物的”等属于“恶劣”范畴的严重欺凌事件。


哪些情况属于校园欺凌


对此广东省教育厅所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实施办法》并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一、欺凌者恃强凌弱给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痛苦,其行为没有违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

(一)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的;

(二)侮辱其人格,程度较轻的;

(三)损坏他人财物,价值较低的;

(四)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的。


二、欺凌者恃强凌弱的行为尚未违法、对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比较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一)对被欺凌者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等物理攻击的;

(二)捏造事实诽谤被欺凌者的;

(三)在社交媒体用图像贬低或者侮辱被欺凌者人格的;

(四)强脱被欺凌者衣物的;

(五)强索被欺凌者财物的;

(六)其他情节比较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三、欺凌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一)经过学校教育再次恃强凌弱的;

(二)在社交媒体上传被欺凌者受欺凌图像的;

(三)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法规,但未满十四周岁不予处罚的;

(四)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法规,但依法属于不予处罚的;

(五)携带刀具等器械威胁或殴打被欺凌者的;

(六)多次强脱被欺凌者衣物的;

(七)多次强索被欺凌者财物的;

(八)其他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四、欺凌者依法已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欺凌行为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或犯罪,且不属于免予或者不予追究行政或者刑事责任的学生欺凌事件。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进行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


《实施办法》强调,政府部门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由本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等方式进行领导责任追究。


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将依法由其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该《实施办法》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校园欺凌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校园欺凌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据数据显示,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开展全国性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教育部、团中央等9部委联合制定《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性意见》。



紧接着,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进行全面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的制度整合、机制创新。


校园欺凌数据报告


17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消息也印证了我们在司法层面上作出的努力。



2017年11月,教育部、团中央等11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更加明确了校园欺凌的界定,并针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制定了不同的惩戒措施。


方案中指出,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而针对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的失职,对犯罪嫌疑人家长进行强制亲职教育,在预防犯罪以及重塑问题家庭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那些让人心痛的校园霸凌


 

@青葭:


回首当初,作为学生,我们可能曾经因为一个女孩子说话特别“装”讨厌过她,因为一个男生有异味反感过他,因为某个人爱出风头排斥过他……我们很多人可能自觉有教养,并没有当面说过什么,只是私底下和同学吐槽。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无原因的排斥,而是有理由的排斥。因为它让人无力反抗,并且也让人理直气壮。


@栩先生: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反思。在很多时候,校园霸凌都会被定义为一个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词儿——“闹着玩”。


我们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各种“暴戾行为”。其实,小孩子间的暴戾行为和倾向,有时候比成年人更严重,因为他们更不懂得控制情绪,更不受约束,更无所顾忌。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从来没有把小孩子的种种暴力行为和犯罪联系在一起。


可能导致校园霸凌的原因

 

虽然没有任何因素必然导致一个孩子成为霸凌者或受害者,但以下人群中受害者比例更高: 与众不同的孩子、 公认容易受欺负、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 抑郁、焦虑或自信度低的孩子、 不那么受欢迎、朋友少的孩子;不合群的孩子,被同伴认为讨人嫌、讨厌。即使没有以上任何特征的孩子,也可能遭遇霸凌。


具有以下特征的孩子中,霸凌行为发生率更高:


◆ 攻击性强或者容易激怒;

◆ 家庭不和谐或父母疏于管教;

◆ 恶意猜测他人;

◆ 难以服从纪律;

◆ 认为暴力是好东西;

◆ 朋友中有霸凌者;


霸凌者并不总是那些更强壮的孩子,优势权力可以来自多个与身材无关的渠道——受欢迎程度、力量、智力等等。霸凌的孩子可能占有一项或多项优势权力。


霸凌的恶劣影响


霸凌行为影响了每一个人:被霸凌的人、实施霸凌的人,以及那些霸凌的旁观者。


◆ 霸凌受害者会产生负面的生理心理问题。


霸凌对受害者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调查发现,被霸凌的学生比起同伴,更可能表现出头痛和胃痛的症状,免疫能力也更弱。受害者更容易有高焦虑水平、社交障碍以及抑郁。


◆ 对实施霸凌的人,同样有负面影响


霸凌行为同样会伤害霸凌的实施者。他们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酒精、物质滥用等等。也更容易出现犯罪行为,或是成家后对配偶和子女进行家暴。而对于那些既是受害者,又成为霸凌者的人,他们有最高的风险产生抑郁症,或者自杀。



拒绝校园欺凌

健康快乐成长



近期热文

不挂科的大学不完整?NO,不拿奖学金才是!

提醒乘客防盗的“暗语”,原来真的存在……

终于没忍住,我退出了初中同学群

"祝空天卫士节日快乐!”

双十一你买过这些让你后悔的东西吗?


2018年11月15日/第1419期

编辑:陈水仙

责任编辑:赵淳 吴沐禅

审稿:卞新华 张寒

稿件来源:部分整理于网络

稿件整理:江西省学生联合会新媒体中心


让我们在评论区看见你的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