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研还是就业,我愿称它为一个“世界级难题”,不过分吧?

助力成长的 赣青团学 2022-12-16



曾经以为

熬过高三上了大学

就可以一路平蹚

谁成想

到底是考研

还是猛学技术直接工作

却成了“最艰难的决定”

普通学历会被歧视?

大企业人均研究生?

考研分数大幅上涨?
你就说我到底该怎么选吧......


有人选择考研


也有人选择就业



先考研?

很多人想考研
其实是想多稳住几年

自己学长/学姐的身份罢了

可是下定决心准备考研
下一秒就开始了各种担心

考研失败怎么办?

研究生毕业依旧找不到合适工作怎么办?
部分工作更注重经验而非学历?
考研过程中学业和实习怎么平衡?

每天闹钟一响
就会问自己一遍

我真的需要那份“研究生”文凭吗?



先就业?

学历不够理想,找工作处处受限?
技术型强的岗位不对本科生开放?
直接面对社会压力又担心薪资太低?

害怕“毕业即失业”

更怕工作的折磨

在外实习一个月
工资低,睡眠少,任务重
老板一句话还得随叫随到

我想去考研



很多时候

不是你不会选择

而是你深陷其中,失去了选择的能力

怎么办?找回来便是!

本篇建议逐字阅读,快速收藏!


01

心态方面


从小时候选玩具,到大学选专业,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路上都面临许多次选择。决策能力是生涯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读研还是就业这个选择的本质是,选择一种方式来度过本科毕业后2—3年这段时间。一方面,这是继大学四年之后又一成长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不论选择哪一条路,认真投入,都会有所收获。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面临无数次选择,你可以把这次选择当做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
决策是根据所获信息面向未来的冒险,我们自己及周围世界都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决策需要一定的勇气。决策也意味着取舍,有得必有失,完美的选项是不存在的。选择也因人而异,我们需要的是在全面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任何单纯的一刀切的观点,都是小马过河,需要审慎看待,避免被误导。
《百岁人生》这本讲人生规划的书中指出,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在未来,我们在大学校门几进几出会非常普遍。工作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再次读研,积累了社会工作经验,我们对自己想学什么会更加清楚;读研以后,我们也还会面对就业。所以,我们可以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这次选择。


02

选项分析


有部分同学无法做出选择,是因为还处在决策的“信息收集阶段”。当我们对选项信息了解不够充分时,是无从选择的。
首先来看看考研方面:
●读研能带来的成长和收获包括:获得在一个领域更系统、深刻的学习机会;获得相关学习资源,提升学历;认识更多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获得一次换学校、专业、城市的机会;校园时光充值3年,暂缓就业压力等等。


但考研也并非一条容易的路。为大家分享几组数据:


1.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5万,增幅21%,创历史新高。计划招生人数110万左右(包括保研学生),今年落榜考生超过300万人。


2. 某重点高校2022届学生毕业去向意向调查结果显示,超70%的毕业生意向升学深造,而实际只有40%多的本科毕业生能升学,其中还包括20%多的保研学生。“二战”毕业生考研成功率不超过10%,“二战”失利学生与社会脱节严重、时间成本增大、求职较为困难。



3. 有学者对智联招聘等招聘平台岗位数据进行统计,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招聘职位占比为30%左右;本科学历足以找到好工作。一些研究型岗位需要研究生,而对于实践型职位,本科学历往往就够了。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考研,也不是大家都不要考研。面对激烈的考研竞争,我们需要确认:我们为什么而考研?而我们做出一个选择的底线是,能否承受其最差的一种情形。假如考研失败,是否能够承受?
再来看就业方面:
1. 2022年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因此,在大环境下,毕业生求职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提升求职应聘能力。
2. 就业的结构性错位更为凸显。受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更加求稳求优,“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这一错配现象普遍存在。客观条件下,大家需要适当调整就业观念,结合自身条件,树立合理的就业预期。
3. 《中国新闻周刊》4月14日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题报道中指出,“其实企业的需求非常旺盛,每年学校推荐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之比可以达到12:1,甚至20:1。”因此,只要认真准备,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完全可以实现。


当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并非易事。一位拿到很多个offer的清华毕业生在访谈中分享:“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们需要付出和考研的同学一样多的努力,去做好知识和心态的准备”。从了解自我到了解工作世界,从行业选择到“人职匹配”,从知识储备到心态调整,从简历制作到面试技巧,准备就业的同学可以尽早装点行囊准备启程。


03

决策阶段


1. 跳出选项看目


本科毕业后的2—3年时间,你最希望收获的是什么?是提高学术能力还是积累工作经验?哪个选项更能提供这些收获?假如读研,你希望研究生毕业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你最看重或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工作本科毕业能否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你更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哪条路离这个目标更近?


2. 加强自我了解与沟通


你的兴趣、性格、能力,适合继续深造、从事研究生相关学习及科研活动吗?还是更适合直接工作,在工作中成长?读研和工作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你需要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思考自己的志趣所在。

3. 确定选择的空间
明确时间底线:这个问题困扰你多久了?什么时候必须做出决定?


明确决策权这个问题上,你的自主权有多大?这是一个选择问题还是一个适应问题?家里的情况及家人是否支持你做这个选择?

如果以上都思考了,大家可以搜索了解《生涯决策平衡单》,借助这个工具,考核考虑各方面因素,梳理得出一个自己的决策结果。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借用去年年底,张文宏医生面对同学们提问“即将毕业,应该考研还是工作”时写的《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中的话和大家共勉:


其实无论生在哪个年代,年轻人生活的主色调就是焦虑与希望并存。生活的特点就是变迁与跳跃。这种变化与不确定性,有人喜欢,有人惧怕。每当我们走过一个年代回头看,会发现走过的路都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过程。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选择面前保持不放弃,我们终究也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唯有行动能最有力地消除焦虑。希望大家尽早行动,过程尽力,结果欣喜。



亲爱的同学们

你有了自己的打算吗
不管怎么样
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啦

考研的同学们顺利上岸
准备
找工作的同学们找到心仪工作

你的决定是什么?

评论区告诉小饭团

让小饭团监督你努力吧!

▎近期热文

这类证书,别考!!!

江西高校青马工程学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江西高校团员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和“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推报活动来啦~

习近平: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2022年5月15日/第2697期

编  辑 | 胡   超(豫章师范学院)

责  编 | 毕书鸿  

校  审 | 玖   玥  傅蔹崴 

编  委 | 全 哥

来  源 | 公众号“鹿二小姐”、中国大学生在线

让我们在评论区看见你的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