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大骨头”们跨越时空的历史相遇~
这是一次跨越时间的寻根之旅
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强能淬火
也是一次赓续精神血脉的心灵悸动
在第一阶段集中培训的第4天
“大骨头”们高唱着红歌 挎着红军包
一同追忆革命时期的艰辛
清晨当东方悄然升起片片金霞
顶上白云亦在朦胧缭绕之时
整齐的步伐声
唤醒了沉睡的井冈山
伴着朝阳 迎着微风
“大骨头”们手捧书卷 仔细研读
用书声开启一天的时光
随后
“大骨头”们在井冈山培训基地的广场上
举行了升旗仪式
党史学习
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专题教学
10月27日上午,在带班老师的带领下,“大骨头”们来到八角楼革命旧址参观学习。
带班老师从一首红歌《八角楼的灯光》引入,情景式开启“实事求是创新路”党史学习专题教学。学员们跨越历史,走进90多年前风雷激荡的年代,去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写下的两篇光辉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背后的故事。
在八角楼昏暗的灯光里,毛主席带领党和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带班老师激励学员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手挽手、肩并肩,走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专题教学结束后,学员们在八角楼革命旧址内自行瞻仰游览,通过一件件革命历史文物,体悟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急行军、前线救护
干农活、访民情、自做红军餐
阳光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中午,“大骨头”们集结部队急行军,踏上了革命先辈曾走过的蜿蜒山路。走在山间小道上,学员们高唱红歌,挎着红军包,一同体会革命时期的艰辛,一同感叹革命胜利的不易。
抵达急行军目的地,学员们走进马源村老乡家中一起制作红军餐。摘菜、洗菜、切菜、生火,学员们分工明确,进展顺利。在炊事员的娴熟掌勺下,一道道菜肴被端上餐桌。餐后,学员们帮助老乡打扫卫生、干农活、清洗餐具,与老乡们聊天,感受新时代乡村发展变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党史学习
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群现场专题教学
27日下午,“大骨头”们寻访革命先辈战斗遗迹,来到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群开展现场专题教学,体悟“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内涵。学员实地瞻仰黄洋界哨口、胜利纪念碑、黄洋界哨口炮台遗址,重温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黄洋界保卫战。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齐颂《西江月·井冈山》,回顾那段军民齐心、共御强敌的历史记忆,歌颂井冈山军民英勇无畏的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大骨一班 何政毅
重走红军路,沿先辈足迹前行,我感受到了战士行军的步伐铿锵;登上井冈山顶,望天地群峰浩荡,近百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情景再现眼前;走进伟人故居,聆听一砖一瓦,跨越百年的思想碰撞振奋人心。如何正确面对历史,如何在学习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是身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值得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在今天的外出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将历史事件置于时代背景,是帮助我们客观看待历史人物的办法。困顿艰难,方见伟人睿智本色;绝处逢生,更显我党坚韧顽强。
大骨二班 臧建威
重走红军路,初登黄洋界,感悟八角楼,一天的外出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在如今这个物质相对丰裕的年代,很难想象老一辈们是如何在大山中守住我们党的星星之火,唯有在一桌一椅,一事一物中寻觅那燎原的无悔青春。今天我们也许不再需要难以下咽的野菜寻求饱腹,也不需要难以入眠的日夜提防敌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当代青年更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属于我们的长征路。
大骨三班 李欣
从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到马源村再到八角楼,我们体验了不同寻常的一天。通过重走红军路、聆听红军故事、学唱红歌、自做红军餐,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深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作为未来的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我要以初心凝聚使命,在三尺讲台书写青春,要时刻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中,为祖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骨四班 杨翼灏
“红军的一天”我们走过90多年前革命先烈走过的土地,遥想在比现在更加艰苦的环境下,无数革命先烈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场景,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传承好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是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团学新媒体人,我将传承好井冈山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共青团应该开展什么样的宣传”为指引,“青年需要什么样的宣传”为导向,深度挖掘有深度的青年话题,发挥新媒体宣传对新时代青年的感染力和引领力,积极将正能量的团学之风吹拂赣鄱大地,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近期热文
2022年10月28日/第2903期
编 辑 | 胡 超(豫章师范学院)
责 编 | 杨翼灏 毕书鸿
校 审 | 小文意 王仁文 曾一鸣
编 委 | 阿 甘 全 哥
让我们在评论区看见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