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场6折!撤店即巅峰?全时还能站起来吗……

子青 网易科技 2020-09-06
▼关注“网易科技”回复【饿了么】会员卡免费拿!▼
者 | 子青
出品 | 网易科技《态℃》栏目组

疫情猛于虎,疫情对线下实体的影响正在发酵。
 
继上个月发生“咖啡挤兑”事件后,这个月发生了“便利店挤兑”事件。
 
今日上午,网易科技前往位于海淀区的三家全时便利店探访,三家店均有不少顾客在进行抢购,不少人屯了大量饮料、洗面奶和烟酒等生活用品,更有客人将大批威士忌酒饮等包圆。

有不少网友还感慨“我只是想去买个早餐而已,没想到货架全空,连泡面都没有了”。


昨日全时便利店公众号发布通知称,全时便利店北京门店将于 2020 年 5 月 20 日结束运营。虽然这份通知被迅速删除,但是已经引发了公众关注,并吸引了大批用户前往门店抢购。


全时回应媒体称,这并非资金链断裂,而是因疫情影响严重进行的战略调整,将便利店业务收缩。

 
突如其来的闭店
 
今日上午 10 点 40 分左右,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路的全时便利店的大门紧闭着。
 
想要进门购物的顾客纷纷被制止进店,“11 点上货,大家 11 点之后再来吧”、“你想要的那个帮你留一下,11 点半再来”、“还有酒在货仓,你们还要可以帮你们拿”,全时便利店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卖场,不少顾客的疯狂抢购令工作人员不得不用一把椅子堵在门口。


“我在这工作两年了,上周我都没听说要关店,突如其来的就要关了。”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的全时便利店店主小艾这样对网易科技记者说,当被问到闭店原因的时候,小艾说自己也不清楚,觉得经营状况也还不错。
 
而闭店后,小艾也并没有想好下一份工作的去处,没有来得及找工作。该店店员王高则非常乐观地表态,“就这三、四千一个月工资的工作还不好找吗?”


位于苏州街的全时便利店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收银台,忙碌得帮前来抢购的客人结账,他对网易科技记者说,“全场六折,货卖清了,就关门了。”不少附近工作的人,在网上看到全时便利闭店打折的消息都纷纷来扫货。


王先生的购物提篮里大概已经装了十多瓶饮品,还在不停地给朋友拍照,他说自己看到网上的消息想过来囤些生活用品,但之前是几乎没有在全时的便利店消费过的。

 
这两家门店,目前货架空了一半,烟酒、面包和速食品等基本都所剩无几。通过探店可以验证的是,这家北京门店数量最多的本土便利店品牌,正在经历大撤退。

从 2011 年开始,全时受到了瞩目,甫一诞生就迅速扩张至全国,2017 年曾经还高调宣布五年内覆盖 “100 个城市,100 万个终端”。2017 年底,全时已全面布局中国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 5 大区域,率先实现北京、天津、杭州、武汉、成都等一二线核心城市快速扩张。
 
2018 年全时便利店的扩张被逼停,其母公司北京复华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被曝遭遇 P2P 爆雷事件,导致全时资金链断裂。

然而,这个“百城百万”计划在一年后的 2018 年,就因其母公司“北京复华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复华”)的 P2P 暴雷事件戛然而止。在此之后,2019 年 2 月 22 日,全时被“接盘”,通过"解体分拆"的方式结束了品牌运营。位于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由山海蓝图收购,位于华东、重庆地区的 90 余家则由罗森便利店接手。

一年后,疫情作为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倒了全时。
 

便利店在中国
是否非死不可?
 
近几年来,便利店在国内似乎成为了风口:便利蜂、猩便利、好邻居等新兴便利店品牌获得资本的青睐,资本巨头们想要在便利店行业拿到一分话语权;7-11、罗森、全家等经营成熟、发展体系完善的老牌便利店也在加快市场扩张步伐;阿里、京东和苏宁在便利店领域计划开出几万家小店的动作,也引发了行业关注。


一场疫情之后,便利店洗牌似乎从全时开始,而能够坚挺地活下来的便利店,仍然面临巨大考验。其实在此之前,从 2018 年开始,全时、邻家等多家连锁便利店均出现倒闭或被收购的情况。全时总裁张云根曾对媒体表示,全时是一家租金和员工成本居高不下的“超重资产”公司,单店投资规模超过 150 万元。
 
前京东新通路战略负责人孟奇认为传统的便利店本来盈利就很困难,房租、人工等成本高,快消品毛利薄,受到季节和营业时间影响,北方的便利店体系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北方很少有做得好或者成功的便利店体系,不要说疫情期间,就是往常也很难。
 
孟奇认为传统便利店看地段,一般看重选址,经营品类也是快消品,所以影响便利店最大的还是线下客流。疫情期间,各大写字楼无法复工,客流无法如常,导致全时便利店经营受困,有些店面甚至在疫情期间无法开店。位于海淀区苏州街 33 号公寓的全时便利便因附近有确诊病例无法营业。

而做便利店生意的朱歌则对加盟便利店进行了吐槽,他表示曾经做过加盟,但是品牌方不准在外面进货,然而公司给的货比外面价格高不少,同时没有定价权。“店里东西普遍比其他非连锁店要高,随便一瓶饮料都贵 5 毛以上,一旦周边有别的便利店,我们毫无价格优势,顾客流失严重。”
 
朱歌认为在连锁便利店这个行业,并非是高层或者管理人员不懂运营和管理,而是缺少精神和目标,很多人的目标是一波又一波的割韭菜,薅羊毛,仅此而已。
 
而日本小说《便利店人间》的作者曾经表示,“拥有完美生活指南的便利店,让我得以成为这世界正常的‘零件’”。知乎网友“蒙昧商业,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便利店就是城市之光。
 
日本发达的便利店系统被誉为国民的生命线,可以满足全部日常生活需求。在中国则不然,中国的便利店竞争力远远没有这么高,在电商、外卖和线上业务如此发达的国度里,便利店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唯一性,而能够在服务质量上保持优质的便利店更是为数不多。
 
孟奇认为便利店是线下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算上夫妻店的话,全国会有大几百万的量级,所以肯定是一个长期的生意,但是在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又让人看到了一些新的机会或者是教训。“我们会发现,普遍线下门店在这次疫情期间的抗压能力很差,认为本身在便利店格局上,加盟类便利店和传统在区域站住脚的全家等便利店都还是会存在的,而资本催生的类似便利蜂等也会存在”。
 
孟奇分析便利店行业的变革或许会优先出现在便利蜂这样的店里,还有一些类似易捷这样背景比较深厚的也会存在,而且也会有一些新的模式在产生,比如疫情期间易捷变身为生鲜店。对传统便利店来说,供应链、门店管理已经很成熟了,现在需要的是如何叠加一些新的服务来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比如外卖、比如增值业务的叠加、广告业务等。

 ▼饿了么超级会员免费拿▼



▼你最近都想干点啥?戳这里写下来我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