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朱的渴望

2017-11-17 单纯 理论网

  老朱儿时的理想是当村支书,因为他上大学之前没吃过猪肉,而支书家孩子的嘴巴经常油油的。第一次吃猪肉的时候,老朱差点叫出来:天哪,世上竟有如此美味!大学毕业后,老朱踏着邓公南巡足迹,直接去深圳创业,不多年便“先富起来”了,据说顿顿有燕窝、鲍鱼吃。我曾打趣说:想吃什么有什么,该满足了吧?
  老朱眯着眼睛,一脸憧憬地说:我想既吃到猪肉,又有当初那种满足感。
  “土豪”蹦出的哲理引起了我的共鸣。近40年来,时代以加速度的方式发展,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变化之大,过去肯定没人想到过。回首往事,恍若隔世。兵马俑突然活过来,目睹世界与嬴政时代的差异,其感受也不过如此。如果说变化带来了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有些感觉找不回来了,比如“吃嘛嘛香”。
  有位老同志告诉我,他念小学的时候,下课后操场上很少有学生,因为肚子里没食儿,不想动。现在人们跟老朱一样,想吃什么都有,却觉得没什么好吃的,胃口越来越糟,口味越来越重,也许川菜就是这样火起来的吧。同样的,大人天天追着孩子喂饭,孩子并不领情,越跑越远。
  在我的大学时代,大家最期待的是掌握信箱钥匙的同学大喊:张三,你的信,又是复旦的!或者传达室师傅通过小喇叭说:221李四在不在?女孩子电话。那个时候一个月“只够”书信来回一趟,中间满是焦虑和甜美的想象,一年就在十来封信中过去了。
  李四害怕错过电话,常常穿一只鞋就跑下楼,假如他正好去了图书馆,回来后要懊恼很久,就像现在买了张只差一个数的彩票。后来寻呼机节省了中间程序,但是回电话需要排长队,照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进入互联网时代,以伊拉克战争现场直播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同步时代,甚至连快递都嫌慢,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子邮件差不多被微信取代。可是在免除等待之苦的同时,等待之“乐”也随之消失。
  我记事的时候正遇上“文化荒”,所以逮什么看什么,反复看。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毕业,我不知看了多少遍《林海雪原》和《水浒传》,每回都像第一次看那样如痴如醉。《地道战》《侦察兵》等电影也反复看了不少年,小伙伴们都会饶有兴趣地模仿片中对白,比如汉奸恭维鬼子的话:高,实在是高!比如威风凛凛地说: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如今书籍像食品一样丰富,却难得真心喜欢一本书,电影院更是多年没有进去过。正如一位诗人的感慨:如今他走进书店,“为自己的无动于衷而恼火”。但他为什么无动于衷呢?
  前人早已注意过这种现象,因为尽管时代和境遇不会重复,但人类的感受经常是相似的。法国随笔大师蒙田断言:越是得不到越是珍惜。德国经济学家戈森用边际效应理论证明,某种享受一旦持续得到满足,初始的满足感就会递减,直至饱和。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则比较悲观:贫穷则痛苦,充裕则厌倦,人生恰如钟摆,总在痛苦和厌倦之间摇摆。我国有位作家总结道:欲望越是容易满足,越难以满足。这些道理很好地解释了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吃饭,老朱为什么渴望当初的满足感,我为什么不能如饥似渴地读一本书。而即时通信在增进爱情的效率方面,感觉不比缓慢的书信强多少。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社会进步在给人十个满足的同时,又会偷偷克扣六七个、甚至更多?现在怀旧成为时尚,既然向后看,自然会有意无意飘散着“过去更好”的味道,比如过去夜不闭户,过去的天比现在的蓝,等等。问题是,过去家徒四壁,有必要闭户吗?大家一起穷真的好吗?要求鱼与熊掌同时兼得,这理性吗?假如认定是即时通信毁了爱情,那么随皇宫流水漂出的红叶,富家小姐随便抛出的绣球,找到爱情了吗?依我之见,古今中外的爱情悲剧,多数与沟通受阻有关。
  怀旧乃人之常情,守旧则值得警惕,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社会一定要向前进。当年孔子总抱怨今不如昔,极力主张恢复周礼;老子坚决反对使用“十百之器”,因为背离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他们毫无悬念地遭到失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对这个道理,人民群众、特别是过来之人是坚决拥护的。那天我还问老朱,既然如此,不如让你回到猪肉很香但无肉可吃的童年,如何?老朱连连摆手,摇头如拨浪鼓。
  当然,我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下一步就要努力降低进步代价、不间断地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认真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之后,下定决心“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的期待无止境,我们的追求无止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