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孔 | 一座宫城寻宋史

德寿宫终于来啦!35年的考古发掘,两年的馆区建设,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终于和我们见面啦!

德寿宫是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退休以后住的地方,800年过去了,曾经的南宋风雅被淹没在地下数米深的地方,经过4次大型的考古发掘,只在史书上才能见到的德寿宫,终于露出原貌。

寻宋·云开

从1984年开始,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德寿宫地块先后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数代考古人历时35年接力,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征宇参与了其中15年。


王征宇和考古团队一步步圈定德寿宫范围、整体格局与中轴线。


又过了整整七年,考古团队最终确定了德寿宫大殿的方位。


35年的考古发掘,也渐次拨开数百年光阴的云遮雾绕,让现在的人们一窥宋时明月。


寻宋·釉色

一件特别的花器,开启了我们对德寿宫古瓷的探寻之旅。这一件,叫“龙泉窑青釉六方七管占景盆”。占景盆,也就是花瓶,它造型特异,却包含灵动巧思。


像这样精美的瓷器,是在距离德寿宫六公里外的凤凰山脚下,由碎片一点点拼合,修复……


赋予碎片以新生,一件瓷器的修复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800年前瓷器工匠的心思与手势,今天的文物工作者要一一解码、接招。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胡利红团队修复的德寿宫瓷器,和精选南宋临安城出土的其他文物,共计190多件,重回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展出,溢青流翠、莹润如玉的釉色之美,已在此地等你。


寻宋·听松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专家黄滋,深耕古建筑领域40多年,出任德寿宫项目设计师。他说,“德寿宫”在宋孝宗时,被改名为“重华宫”,位于中区遗址正上方,是复原重建的核心,“重华宫”的复建要在地下遗址布局之上,对应生长。


在德寿宫甚至南宋临安城的整个区域内,没有发掘出一块琉璃瓦的碎片,为尊重历史,重华宫宫顶决定采用朴素的陶土瓦。陶土瓦由河南工匠以1300度高温烧制,辗转千里,安装于重华宫宫顶。


非洲的柚木,苏州的砖,河南的瓦片,山东的石材……汇聚到了德寿宫,全国的能工巧匠也来到这里,精雕细琢。细节在一片莲瓣,在一条曲线。2021年3月动工,经600多个日夜,这座宫殿从遗址、文献、宋画中,一步步来到我们眼前。


研究人员还专门为德寿宫精挑细选了一棵古松,非常相似于《听琴图》造景意象的一棵古松,还原宋代皇家生活的一个场景。当你来到这座遗址博物馆时,可以在松下驻足,遥想宋画的意境,细听松的诉说。


寻宋·幕启

德寿宫遗址引入数字化复原展示,以“见物、见人、见生活”为理念,在遗址大殿区域和宫苑区域,通过多种数字化手段,让观众“看见”800多年前的大宋王朝。


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即将向公众开放,德寿宫数字化复原展示项目孔非非团队最想要的,不是人们对数字化技术的惊叹,而是以声与画,打开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当人们来到德寿宫,一扇大门背后,走进的是南宋政治、科技、文化的展示之地,也是浸润城市文明的历史长河。



推荐阅读

来源 | 周末面孔

记者 | 章韬 贾佳 李仪 唐路凯 常军 李浩林 赵栢唯 章韬 毛汪蕾 赵冠杰

编辑 | 刘卫红

责编 | 张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