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述】四十个人的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个暑假,我们只是一群听故事的人(一)

主页糖 华政青年 2021-01-18

说起改革开放,你会想起什么?林立的高楼大厦?横跨大海长江的大桥?在新闻联播里不断被提起的GDP数据?没错,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重要成就,也必将被写入历史书里。可是历史从来都不应只是通过些冷冰冰的数据来呈现,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它似乎太遥远。于是这个暑假,我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探寻它。

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些人,他们的人生因为那个年代的风云际会而波动,他们的家庭、职业、见闻与内心追求都卷入了时代的浪涛中。我们成了他们故事的倾听者与记录者,足足用了超过45万字、超过18小时的视频拍摄来记录。期间,既前往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深入了广西、贵州等改革开放后起地区,只为面对面地聆听他们的故事……

讲述者



南孝贤

海淀区一段普通的街道上,五环之外的北京依旧车水马龙。南孝贤的住处紧邻街道,嘈杂声整日不绝,亏得上了岁数听力下降,北京城得以在他的世界里清净几分老人家大多数时间都喜欢静坐在客厅的藤椅上,往往及至窗外泛黄,才回过神来,向着眼前的小伙儿讲述着他的故事。

听故事的小伙儿名叫汪嘉正,这是他的暑假社会实践小队作业——四十个人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此他只身一人从上海赶来北京。


1930年出生的南孝贤如今已是耄耋之龄,过往在他心中已回想了太多次。采访中,他会忘记之前的谈话内容而把他的故事从头再讲一遍,所以每次都差不多是重新开始。同样也因为上了岁数的原因,很多年份在他脑海中早已模糊,使得汪嘉正在后期核实上花了一些功夫。

“不过这些都不算啥了,这样的人生听多少都不会腻。”汪嘉正忆道。

南孝贤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一生也正如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一样,坎坷、艰难,但又百折不挠、奋发向上。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国一直在长大,他一直在变老。由于在解放前参加过革命工作,1992年老人退休,享受离休待遇,前半生遭遇的种种在晚年落得圆满。

“我又重新站到革命的起跑线上,向着自己的极限,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忠于祖国,忠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忠于伟大的中国人民。”南孝贤退休一年后的重阳节宴席上,他这么说道,目光里闪烁着老一代革命人的赤子之心。


采访之前,汪嘉正预想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对老人家来说也许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不过在他讲述的碎片中,汪嘉正却得不到预想中那个泾渭分明的节点。尽管人生无常,一个平凡人的命运却很难在短时间里大起大落。也许只有将这些碎片连起来,才能发现改革开放带来的更加开明的环境是如何改变了这个饱经风霜的人的后半生的。

讲述者



范娟芬

听故事的人还有很多,鲍歆珂也是其中之一身为《新闻人》报社社长的她对此早已是驾轻就熟。这一日,她与同行的伙伴们走进上海凯普蒂诺制衣公司,推开董事长办公室的门,便见到了故事的主人公——范娟芬。此时的她穿着合身的靛蓝色丝质长裙,梳着妥帖的短发,身材高挑的她显得格外精神。

“她身上有股企业家独有的的智慧、锐气和眼界,经过时间的淬炼而格外吸引人。”鲍歆珂忆道。在采访之前,她去旁听了长宁区政协“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会议。众人之中,范娟芬的发言一下子吸引到了鲍歆珂。渴望能知道更多这位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的故事,她今天踏入了这间房间。


范娟芬的创业故事一波三折。1984年,目睹了深圳活力的她毅然放弃了原先铁饭碗的工作,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她做起了自己熟悉且热爱的服装生意。创业初期非常顺利,短短四年里,由她创立的“东方鳄鱼”品牌销售额就达到了5个亿。可巨大的成就也同样注定着她在诡谲险恶的商海中不会一帆风顺。1999年五月,由于一些别用心之人的报案,范娟芬刚下飞机,就被四川警方带到成都,拘留了27天。

“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了,我妹妹带着材料连夜赶到北京去上访,我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在那段日子里急到双耳失聪。但是27天后,事实证明了我的清白。经过反复核审,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我触犯了法律,我出来了。”忆起当年的风起云涌,范娟芬说得却很平静。岁月平息了她的愤怒,当年的苦难如今已很难在她心中荡起涟漪。

看着眼前的从容大气的女性,鲍歆珂不由地想起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五百多年前就告诫人们的:“追求梦想的人们啊,已经付出就要付出更多。”


经历过这样的大起大落,范娟芬悟出了从商、为人的信条。“有句老话叫‘举头三尺有神明’,在我看来是‘举头三尺有法律’。无论做人还是做生意,首先都要遵守法律。”范娟芬一脸虔诚地说道。这四十年间,她始终坚守这一信条,在惊涛骇浪的商海之中逆流而上,问心无愧、坦坦荡荡。


讲述者



周晓农

听故事的人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路上。8月5日,雷颖与唐顺磊踏上了前往广州的高铁,在广州短短歇脚后,又在次日赶往了深圳——这座当年身为改革前线的城市。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同为创业者的周晓农。

架好摄像机,掏出笔记本,故事这便说了起来。


毕业于清华美院的周晓农的人生也正如广州这座在改革开发中大放异彩的城市一般:不断前行,不断开拓。

1995年,进入广州新技术设计院,负责高新技术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

1999年,受时代创业热潮的影响,他与一位大学伙伴共同创业,开设广告公司。

2000年,刚有了些许积蓄的他在经过多方考量后开始将事业转型为地产服务商,历史证明,这是次成功的转型。

2014年,考量到人们精神文化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他又将目光转向美学研究……他似乎天生就有着种洞察力,所作所为总是契合着时代的需要。顺着时代的浪潮,他的创业之路近乎于一帆风顺。


“在采访前,我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离国家的政策还挺远的。但是采访后……不止是采访周晓农老师啦,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地受到时代的影响。个人的力量犹如水花一样微不足道,我们能做的也许仅仅只是顺应着时代的浪潮罢了。”雷颖坦言。

不知不觉中,她的笔记本已是密密麻麻,一旁负责视频记录的唐顺磊也摁下了录像终止键。类似的影像记录共计18个小时,返回公寓,他们即刻将录像上传到实践小组的资料库中。

踏上返程的高铁,她们不会休息几天,迅速完成稿件后,便是又要走在寻找新一轮的故事人物的路上。



改革开放从来不应只是历史书上冷冰冰的数据,历史潮流中,每一个个体的故事都值得被聆听、被记录。

而我们,有幸在这个暑假聆听了一群人的故事。


 近期精彩回顾

华政学术奥林匹克,今年哪个学院来捧“笃行杯”和“致知杯”?

华政、上政、法官、检察官、监警、律师这些法律人一起在“贺绿汀”办了个音乐会!

坚持“政治建团、思想立团、固本兴团”,锻造新时代永远跟党走的青年铁军——校团委开展“青年大学习”专项行动侧记


END

源||华政新视传媒社会实践队伍





四十个人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