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任正非:如果员工感恩公司,那一定是我做错了!

2017-08-25 CFO之家


8月17日,北大国发院教授陈春花在世界浙商高峰论坛上透露,她跟任正非探讨员工与公司关系时,任正非称说了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如果员工感恩华为,他相信华为是做错了,那一定是我(华为)给他多了”。



任正非一席话啪啪啪打在很多人的脸上。我们身边不乏张口闭口要员工懂得感恩,说得慷慨激昂的老板;也从不缺少每逢团建必唱《感恩的心》、还配合着哑语的活动组织者。


然而,即使这样大张旗鼓声嘶力竭的宣贯“感恩”,员工就忠诚了?就积极了?业绩就来了?


屁嘞~~强调感恩,才是企业管理的最大失败。

 0 1 

明明可以靠制度

却非要跟员工谈人情


说了你可能不信,但凡强调感恩的公司,制度都形同虚设。因为从自上而下都在讲人情。


感恩是什么?说到底是人的情感。公司强调员工感恩,让员工付出感情,反过来员工也一定要求公司人性化。而员工口中的人性化,就永远跟利益相关:


别谈什么考勤制度,迟到了一两分钟就扣工资,要人性化!

别谈什么绩效制度,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要人性化!

别谈什么着装制度,今天这么热,要人性化!

……


当制度遇到人情,管理这个岗位是没法做了。制度说到底是为了执行的,如果遇到重重“人情”的阻碍,制度就形容虚设。今天跟A人情化一点,明天就会有B,人情永远没有标准,只有道德上的“绑架”和利益上的纠纷。


明明可以按照制度管理的公司,因为强调感恩,制度就变成了一个摆设。



▲李达康与高育良,一个制度办事一个人情办事


 0 2 

明明应该吸引人才

却偏偏致力于留下庸才


我们身边不乏天天说感恩公司的人,但这些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绝大多数都属于这几类:


能力不足,无法找到更好的平台;

能力不足,无法匹配更高的待遇;

无关能力,他们只是说说客套话、拍拍马屁而已……


毫无悬念,那些爱感恩的人,大多都是庸才正如任正非所言,如果员工感恩,那一定是公司给的钱多了,员工值不了这个价。


真正优秀的人,即使对公司忠诚,也是出于契约精神,或者喜欢公司文化他们从来不会把感恩挂在嘴上,对于他们而言,在哪里都是机会,无论是想要更高的待遇还是更大的发展平台。他们无需感恩,因为他对企业的作用,远远大于企业对给他的报酬。


强调感恩的企业,往往都是在本末倒置。给不了人才应有的待遇,却企图用虚无缥缈的道德“绑架”员工。殊不知,企业花尽心思留下来的,都是些庸才,而那些受不了而离开的,大多都是真正的骨干。


 0 3 

放弃感恩心态

彼此致谢是最好的状态


员工和企业,是一种契约关系。员工付出劳动,企业给予报酬,可能存在不对等,但属于价值交换。


这就像饭店吃饭一样简单:员工支付劳动(餐费),企业回报薪酬福利(饭菜),可能劳动与报酬不对等(支付的餐费多于饭菜的价值),但彼此并不需要有所亏欠。所以吃完饭,礼貌的人会给餐厅服务表示感谢,参订欢迎你下次再来,但肯定不需要感恩。


企业管理不是行善,给有价值的人应有的待遇,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持续发挥价值


比如华为,华为奋斗者协议下,员工放弃年休假放弃加班工资,每周都有强制加班,但即使这样华为员工这样辛苦,华为仍然备受推崇。原因自然因为华为的待遇——8万员工里,上千人年入500万人,上万人年薪百万,业绩差的员工年终奖一般也都在15个月以上。


所以我们明知华为工作累,却仍然心存向往,员工不是怕工作苦,只是怕工作苦还钱少罢了


▲华为“芭蕾脚”,痛并快乐着。


公司和员工最好的关系也跟华为一样,公司感谢员工创造的价值,员工感谢公司给予了相对公平并显得优越的报酬没有人对公司感激涕零,也没有人叫嚣着公司不公。


趁早放弃感恩文化的宣贯,因为它根本无法留住优秀员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更加能激发员工动力的事情上来:


1、多一点价值肯定——给足钱;

2、少一点形式主义——留住人心。


推荐阅读


▎本文转自人力资源分享汇,由CFO之家整理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