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的骄傲!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就在这里!

2017-10-31 东方网

上海,东方都会,崛起于近代中国的屈辱危机时代,见证了中华百余年沧桑与荣光。在这里,风云际会,英雄辈出。上海的石库门弄堂,曾是孕育中国共产党的热土,多少革命志士的身影活跃其间。上海既是革命先烈流血奋斗之地,也是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开拓未来的出发地。


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今天,跟着东方网一起走进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去探访红色遗迹,去寻找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

中共一大:石库门开创新天地

今日的兴业路是上海闻名遐迩的历史风貌区。黄陂南路以西,是五栋连成一排的石库房子,其中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这一排两层楼公寓,建成于1920年,属典型的上海早期石库门建筑,中西合璧,美观大方。高高的围墙以青砖砌成,饰红砖腰线,白粉勾缝。

△中共一大会址


现今一大会址所在的地方,在当时是偏僻的“城乡结合部”,确切地说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新街区,时称“西门区”。而望志路的南面,当时还是一片农田。


1921年7月23日的那个夏夜非常闷热,而在望志路106号那间小小的客厅里,中共一大代表们正倾身相谈。据陈潭秋等与会代表回忆,关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争论非常激烈。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大厅《起点》浮雕


推开厚重的木门,迎面是六扇玻璃长窗。客厅仅约18平方米,中央放着一张长桌,围一圈圆凳,室内还有茶几、椅子、两斗桌及花瓶、茶具等简单家居物品。这是建馆初期根据房子女主人薛文淑和一大代表董必武等人的回忆恢复的历史原貌。


会议开到第八天,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程子卿突然 “来访”。警觉的代表们立即疏散,很快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创意展项: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正是从1921年7月的那个夏夜开始,中国历史翻开了开天辟地的一页。

 

中共二大:党章,在这里诞生

阳光明媚的日子,走过绿荫浓密的延安中路绿地,可以看到一排石库门建筑,古朴静谧。95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一批心怀远大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再次汇聚上海。会议就在上海原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李达的寓所中举行,也就是如今的成都北路7弄30号。

△中共二大会址


出席大会的有中央局成员、党的地方组织的代表和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的部分代表。他们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等12人(尚有一人姓名不详),代表着全党195名党员。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这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


三曾里:中共三大后中央秘密机关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30岁的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并与陈独秀、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四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不久后,陈独秀、毛泽东就联名致信共产国际,表示要将中央执委会的机关搬到上海工作,其理由简洁有力:“这不仅因为上海是工业最发展的中心区,而且也便于对全国工作进行指导和传达。”


随着中央局委员陆续来沪,中共中央需要一个处所作为中央局办公地。为此,中央执行委员、农工部部长王荷波受命来到上海,为中央局选择办公场所。最终敲定了位于闸北区公兴路与临山路交叉处的一条小弄堂里的一幢两层石库门建筑。这个里弄名为“三曾里”。

△三曾里遗址模型


当年这个小弄堂离火车站不过几百米,四通八达却又闹中取静。此处正是1923年6月中共三大结束后,中共中央迁回上海办公的地方。关于这次回迁,中共领导人与共产国际均有过争议。彼时三大已作出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在广州可以公开活动,在上海却处于非法地位,然而考虑到斗争形势需要,正如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负责人维经斯基说,“我不能想象,中央将如何从广州领导运动,广州与上海、汉口没有铁路交通,通过海路需要走5天时间,建立书面联系也相当困难。”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局迁至产业工人集中、交通便利的上海。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位于上海市浙江北路118号)


中共四大:唤起工农创新局

中共四大纪念馆以禇红色为主色调,整幢建筑在近处绿树小湖和远处现代化高楼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

△1984年,“中共四大”遗址被最终确认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今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召开。会址原为坐西朝东的砖木结构假三层石库门民居,毁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

△中共四大纪念馆序厅


出席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林育南、庄文恭、陈潭秋、李维汉、朱锦棠、范鸿劼、李逸、阮章、谭平山、项英、周恩来、彭述之、汪寿华、李立三、李启汉、王荷波、尹宽等20名,其中有表决权的14名,代表各地党员994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陈独秀代表中共中央第三届执行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中共“四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等14个文件。

△中共四大模拟场景再现区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 

据史料记载,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到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迁往瑞金,在近12年的时间里,除了有几次短暂的迁离,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及各级机构都设在上海。


至今,这些掩藏在弄堂里的中央机构遗址遗迹,仍向人们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献身精神。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96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同时也是党诞生前的孕育之地和诞生后的早期活动中心。这一历史选择看似偶然,但蕴含着一种必然。


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13个代表、53个党员发展到现在,这个伟大的征程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党的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


版权声明:本文系东方网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来源:东方网综合

图片摘自:新华网、人民网、新民晚报、上海档案信息网、上海民建、上海党史研究室等

编辑:李宏洋、蒋云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