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委员:有区域几乎所有道路划黄实线,到底能停哪?最新回应→
禁停区设置不合理!
上海市政协委员:
有区域几乎所有道路划黄实线
目前,上海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00万辆。市政协委员、市建交委党委副书记周志军认为,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角度而言,上海加强道路停车管理及缓解停车难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部分道路禁停区设置不合理。”周志军注意到,近年来,为整治交通,一些次级非主干道几乎都被划上禁停的黄实线,有的区域甚至将方圆几公里内的所有道路划上黄实线,并且配有密集的探头,“这样不仅对沿街商铺经营造成困扰,不利于聚集城市烟火气,还会造成市民出行不便、打车不便。”
周志军还认为,部分道路停车场收费管理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个别管理人员会向车主出示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或者要求现金支付,造成停车费最终没有进入国库。同时,管理人员主要精力放在“收费”上,“管理”职能缺失,容易引发车主与停车场管理方的矛盾。
“此外,道路停车场短时停车收费不合理。”周志军提到,不少路边停车是一小时起停,收费一般情况7元到10元起计,个别道路15元起计。这种设置模式不利于车辆快停快走,降低路边车位利用率。
周志军建议,要合理设置禁停区。在居民小区门口和沿街商铺集中的非繁华地段,要少划慎划黄实线,开放非高峰时段路边临时停车。这样可以在缓解停车压力、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带动小店小商铺经济,增加城市烟火气。
此外,还要加快停车收费数字化转型升级。周志军建议,拓展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和“上海停车”APP 服务功能,推进无感支付、“先离场后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和电子票据的使用,同时,加强停车时间、费用提醒和反向寻车指引等服务,提高市民停车便利度。
为提升路边停车位利用率,周志军呼吁,尽快推广智慧道路停车场和分段计时收费,实施以15分钟为最小计费时段的分段计时收费价格标准。此外,应加快建设和利用高位视频、地磁设备等智能感知采集设备,推进“无人值守、电子监管、精准计费、便捷支付”智能化管理服务。
对此
很多网友表示有共鸣
也有网友表示
路边停车多了
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怎么保障?
还有网友倡导绿色出行
近年来
随着本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
“停车难”矛盾日趋凸显
长期以来
交警部门也一直关注停车难问题
那么市民
想临时停车但都是黄实线
到底该怎么办?
跟着东东一起往下看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对市中心交通繁忙区域,在优先满足车辆通行需要的前提下,在交通相对不繁忙且停车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的时间和区域,特别是小区、学校、医院、菜场、商业店铺等停车矛盾突出的区域,适当考虑增加道路停车供给。”
目前,本市共设置道路停车场3659处,泊位约12万个,弥补了部分由于配建停车泊位不足造成的停车缺口。其中,23小时、全天道路停车场1885处,可停放机动车约7.5万辆,此类道路停车场白天时段主要服务于商业设施、办公楼宇等购物、办事的机动车停放需求,夜间时段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的机动车停放需求;夜间道路停车场274处,可停放机动车约8144辆,此类道路停车场白天时段不允许停放,仅夜间时段允许停放机动车,主要设置于道路条件不符合常规道路停车场设置要求,但周边夜间停车矛盾突出的路段;设有白天道路停车场1500处,可停放机动车约3.7万辆,此类道路停车场主要设置于工业园区、商务区等周边无夜间停放需求的区域。
是否能在非主要交通路段
设置临时停靠区域?
对此,市公安局表示,交警部门视情在中心城区设置了临时道路停车场278处,可停靠机动车约6100辆,为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提供临时停靠的便利。在中心城区施划禁止停车线路段的公交车站,设置出租车上下客点3000处、出租车就餐点40余处、出租车限时长道路停车泊位12处,缓解出租车上下客难、司机就餐难和如厕难问题。另外,为提高政府机关、商圈等周边道路停车泊位的日间周转率,达到驾驶人“来即有车位”的目标,本市已规划限时长道路停车场12处,预计可停放机动车约256辆,目前已启用3处。
“结合道路通行状况,按照一路一策的方式对非重点路段在非高峰期增设道路停车场开展可行性研究。”交警部门表示,近期在全市范围内排摸夜间道路停车场和限时长道路停车场的新增需求,后续将在道路和交通符合条件的路段新增停车泊位。
既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又适度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这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道考题。陈峰认为,随着道路停车电子计费系统逐步推广,可适时研究短时停车免费、缩小计费区间等收费规则的可行性和效果。比如对路面停车实行差别化收费,推行一定时长内不收费举措。
据了解,本市道路停车收费属于行政事业性征费,采取政府定价,进行差别化收费标准,分为重点区域、一类区域、二类区域、三类区域,夜间则采用按次收费模式。“依托道路停车电子计费系统的逐步推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将适时研究短时停车收费、缩小计费区间等收费规则的可行性。”市交通委表示,本市正在试点“精准计时、分段计费”,在高位视频路段按照“咪表”首小时内15分钟、30分钟、60分钟,超过1小时每30分钟的计费标准进行计费,缩短计费周期,从而减少市民短时停车的费用。
数字化转型也可应用于道路停车场景。市交通委表示,2020年起,本市全面推进“便捷停车服务”应用场景建设。市民可以通过“上海停车”App、小程序查询目的地周边所有公共停车场(库)的空余泊位信息、道路停车场位置和泊位数,并利用导航功能一键导航到相应的停车场(库)。“我们在2022年试点建设智慧道路停车场的基础上,已全面推进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市交通委表示,计划在2024年底利用高位视频、地磁+POS机技术,全面实现“自动计时、统一计费,线上支付、征信保障”的智慧化管理模式。
来源:东方网综合上观新闻、网友评论
编辑:shirley、俊俊
审稿:卞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