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后感】亦说“家风”

2014-08-08 读后感杂志

戚思翠

关于“家风”,众说纷纭,见解各异。窃以为,“家风”就是“门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它展示着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思想旋律与道德规范。优良的“家风”是最好的祖传珍宝,更是家族世代兴旺发达的根本。

法国著名作家罗兰曾言:“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而“家风”来源于长辈的言传身教。它就是一所无形的学校,一种无言的教悔,一个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左右着孩子的前程。

在美国就有两个耳熟能详而发人深省的家族史例。一个是爱德华家族,另一个叫珠克家族。他们两家皆传至八代子孙。爱德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哲学家。他为人谦恭仁和,做事严谨踏实。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事业有成,为子女们独树一帜。他的子孙中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参议员,13人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人当过教授,80多人是文学家,60多人是医生。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赌徒,一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中有7人是杀人犯,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显而易见,两个截然不同的“家风”,导致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着自己!”

说起“家风”,自然想起我们的祖先馈赠的国宝。如中国“家训之祖”《颜氏家训》,“三不朽”的人格践行范本《曾国藩家书》,诸葛孔明的《诫子书》,朱熹的《家规》,以及比较有代表性的家教家风典籍,如《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

百善孝为先,人孝百愿成,家和万事兴。“家风”好,必先“孝”。“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三致祥”就是曾国藩给曾氏家族制定的家训。他倡导“尽孝悌,除骄逸”。教育后人“孝顺父母以尊敬相待,得其欢心才为尽孝。”把孝视为家庭的祥瑞,在家要尽孝,出门要尽忠。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多年,出名望人才240多个,没出一个纨绔子弟。历史学家断言,曾国藩家族真正跳出了“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周期律。而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里记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勉谕儿辈》里亦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告诫后人节约是美德,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

说起“家风”不由得想起家喻户晓的“杨门女将”。一门忠烈,高风亮节,精忠报国,“巾帼不让须眉”是杨家“门风”。杨家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无不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杨家“家风”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精诚团结,前赴后继,英勇杀敌,以身殉国的光辉业绩。说起“家风”,不禁想起了林则徐、郑板桥、贾平凹……

中国“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林大人留给子女们的家训则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难得糊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则以山竹入联:“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勉励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而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其女儿婚礼上宣言:“作为父母,我们向两个孩子说上三句话。第一句,是一副老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第二句话,‘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第三句话,‘心系一处’,要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完善自己的婚姻。”短短三句话,字字值千金!

名人名家的“家风”,正顺应一句古语:“遗子以财,不如传之以德。”

“家风”不仅在名人名家中流传,在普通百姓人家亦比比皆是。好“家风”是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丰腴沃土。我的父母虽是农民,母亲目不识丁,父亲只读三年半私塾,却成当地“土秀才”。记得孩时,常听母亲唠叨那些话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为人莫犯法,犯法莫为人。穷没得根,富没得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儿不得父田地,好女不穿嫁妆衣……”而父亲只是说,别忘了“你们”是戚继光的“子孙”,并捧出《戚氏族谱》第四次修订版。族谱横联:“精忠报国”;竖联:“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儿孙耕读忠孝”。里面记载:戚仁(戚继光之祖父)为始祖,二世为戚景通(戚继光之父)和戚景升,景通官居“少保兼太子太保、光禄大夫”……母言,她的那些话语都是“祖训”,一代传一代,励志下代,奋发图强,为国为家争光。后来,父母“砸锅卖铁”供我们兄妹四人读书。我们还算争气,勤奋学习,刻苦攻读,终成当地小有名气的“书香门第”。

据胶东网讯,烟台有位叫郝恒高的“老革命”,自2004年始,自撰“家规”两万字,名为《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规章》。其规章分为《家规》、《家风》、《家长》、《家教》、《家庭关系》、《家务管理》六章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而勤、俭、诚、善、礼、谦、爱在郝家“家风”中尤为凸显。许多规定正是针对时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发,可谓治国如治家,彰显了一个革命家庭的传统“家风”。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无论是豪门望族,还是寒门柴舍,一贯秉承的“家风”就是“孝道齐家,慈孝传家。”

今年春,全国开始掀起一个“家风是什么?”的热门话题。在这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经济年代,重拾“家风”,至关重要。现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就是国家的细胞。“家风”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肌体”,决定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作为父母在心甘情愿为其当“牛”做“马”的同时,应树立良好的“家风”:“以德立家、以学养家、以俭持家、以国为家。”教育孩子崇尚节俭,力戒奢侈。少与他人比钱财、比阔气、比享受。多与他人比修养、比学识、比勤俭。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树立良好“家风”之典范。

《礼记.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全员人素提高了,无数“最小国”的“家风”也好了,“国风”、“党风”、“社风”、“民风”自然就好。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用心写的就是最好的!

读后感杂志主要通过微信发行,读后感电子杂志微信公共账号:duhouganzazhi,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duhougan@vip.163.com;279657361@qq.com

欢迎收听《我们读世界FM》:http://www.lizhi.fm/35264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