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后感】读书小记

2014-10-15 读后感杂志

孙红,90年黑龙江哈尔滨人,法语系毕业的。喜欢做能发散思维的事情。热爱书籍、音乐、绘画、美食,一切美好以及不算美好的事物,自由的享受。QQ1002940901萤汐(豆瓣)


龙先生说现在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课堂上当应声虫,对于老师所讲的事情全盘接受除此以外一无所知,更不会去向老师询问质疑。您觉得这是教育方式的问题,抱着走或者赶着走,教育方式的错误是我们没有办法独立的原因。学生从小就被告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并不需要思考,也无暇让你去思考。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尊师重道,这是根深蒂固的,也是没有办法更改的事实。不管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但是习惯使然,在师长面前恭顺守礼,只需要听就可以了,其他的行为,类似于质疑就不必了,小孩子家的懂什么,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又怎么可以辜负他人的一片好意呢。

繁重的课业有时候其实是不必要的,不信的话完全可以去问问,近二十年的教育下来,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其实并不多,而说什么是为了适应社会而去学习更是天方夜谭。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是完全仿照西方社会的,体系健全结构完整,然而中国却并不是欧洲,中国社会也并不能体会人文主义或者学院派的利弊,历史原因或者是社会原因,即使是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能照搬全收,更何况我们只是取了一个框架,至于内涵,几千年来又何曾有过变化,甚至说是倒退也不为過吧。

选拔制度仍然是类似于科举,就算选择的机会多了,但是要走的路还是一样的。而即使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辛苦的进入了所谓高等学府,到底收获了什么,这种事自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普遍的说来,校园里的东西跟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倒是真的,学生离开学校以后适应不良,各种狀況频发,甚至有人呢不愿意离开校园,以继续求学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美其名曰是为了搞学问,而学问果真是这样搞下去的?所謂研究生的课堂上,学生依然只是像掉书袋一样的复述着别人的思想官方的论调,学术的气氛何在,我们怀念中世纪的希腊广场,大家畅所欲言,这里是知识的海洋更是思想的摇篮。而现今社会的明亮讲堂里我们到底看到了什么,面容严肃的教授口中却说着平淡枯燥的论调,学生如同老僧入定,没有思考没有回应,而这样的环境下出现的学术?令人怀疑。

但是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责怪教育或者是社会,身为公民的觉悟您看到了危机,身为学者的良知使您不忍,然而话说出口了,您又觉得很无力。只不过当您站在这种角度上看问题的时候他确实很严重,然而反过来也许并不是这样。

无论是仁义礼智信或者是孝悌之义教会我们的都是一种行为方式,本来嘛,作為大众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我们不需要文艺复兴也没有人文主义,在中国探討人权的问题似乎也不需要。为什么呢,因为已经习惯如此,要改变那么就需要彻底,看到根深蒂固的东西,看到几千年的传统,不要说是普通人,就算是铁血独裁的君主也不行,若真的有谁可以,也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了,可惜就是上帝创造了这样的世界,若想改变,估计他老人家直接毁掉重建会更容易。

我们在谈学生的思考能力时,其实视野放得太小了,放大了以后或者这就是杞人忧天了。不管他们是不是社会的未来是不是中流砥柱,毕竟这是一小部分而已。他们的未来虽说关系到社会的未来,但是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总是掌握在睿智的决策者手中的,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不会看不到,就算看不到这么多人指出来了,也早晚会知道了。既然人家没觉得有什么,估计问题也不大吧。毕竟能站在高处的人都是有着不同一般的智慧的,现在毕竟不是封建社会也没有世袭制,所以不必担心有傻瓜帝王或者是艺术家统治者。社会需要进步,人类也在进步,但是对于整体而言,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蛇无头不行,九头蛇也一样寸步难行,卢梭所说的公义,鄙人愚见就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我的能力不足以理解这位先生的意思。需要每个人的思想达到同一高度,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上帝造人的时候就有所偏爱,智力上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另一个方法就是只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公义就好了,其他的人不需要知道只需要认同就可以。所以说没必要去思考,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如何思考。学会一项技能,知道如何生存已经不易,还要心怀天下,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那么世界就乱套了。某圣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么多的人都自顾不暇,能独善其身已经是难得了。短视没什么不好,有时候想想与其清醒的痛苦着思考人类思考未来,还不如在混沌中幸福的死去,鲁迅先生是痛苦的,也许还是因其痛苦而显得伟大,伟人毕竟是少数,否则如何凸显其伟大。所以说用繁重的学业让你无暇思考也没什么不好,没有思考能力不会妨碍社会的发展也不会对自身有什么大的损害,那么就不需要计较太多,看清楚了没什么不好的。社会进步让人不得不跟着进步,从前的我们没有知识现在却需要各种知识技能,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愚民政策是对于整体发展最好的选择,大众都是低智商的,这没什么可忿忿不平的,如果你选择睿智那么必定要牺牲幸福。如何取舍看你自己,鉴于天生资质,也许竟众生之力也不见得能抵他之万一,但是有这志向总是好的。

2012.7

用心写的就是最好的!

读后感杂志主要通过微信发行,读后感电子杂志微信公共账号:duhouganzazhi,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duhougan@vip.163.com;279657361@qq.com

猎头联系:15618874577邵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