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子夜小说】醉翁吟 第一章 山水清音

2017-03-18 丁建国 读后感杂志

丁建国,网名赤岸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金陵诗社,吴门诗社社员。微信号hazxdjg5859

 

 

六月,琅琊山,佳木秀而繁阴。

 

下旬一天午后,成清扬携夫人在女儿女婿陪同下进山游玩。

 

成清扬早有心瞻仰醉翁亭胜迹。一踏进山门,便觉神清气爽。心里似乎回家一般安逸和自在。女儿女婿在滁州工作安家一两年了,成清扬来过两三次,每次都来去匆匆。今天终于可以畅游琅琊山,神交欧阳翁了。

 

只是沿沥青马路悠闲上山,让成清扬稍觉不过瘾。这哪里是登山呢?这分明是在大街上散步嘛。

 

但马路右侧山坡上蓊郁的树木不停提醒他——这确乎是山。是琅琊山。是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

 

刚走几十步,便觉空气渐渐凉爽,已然没有山门外蒸人的感觉。

 

古人喜欢夏日避暑深山,有道理呀。

 

成清扬扭头问夫人。夫人也感觉气温降了,而且呼吸畅快,好生奇怪。

 

女儿微笑道,山里山外确实不一样,不但气温低多,而且空气清新。

 

成清扬笑道,这是拜山林所赐吧?树木繁茂,空气里负氧离子饱满,有益健康呀。

 

正说笑间,忽有两个女子从身边走过,让成清扬眼睛一亮。

 

成清扬一向是谨慎低调的君子人,大街上美女擦肩而过时他从来不肆无忌惮的张目横扫的,一来是注意形象,二来是心高气傲——从来都是美女注目成清扬的。成清扬余光一瞥,已是给美女的很高待遇了。

 

但是今天山路上这两个女子非同一般。

 

一个黑短袖衫白休闲裤白耐克鞋,一个白底黑花格子短袖衫深灰休闲裤银灰凉鞋,两个都是身量高挑,风姿绰约。

 

特别是黑衣女子经过身边时侧转头打量了一下成清扬,让他感觉那双眼睛似曾相识。

 

 

 

 

夫人忽然大叫,哎!很眼熟呀,这里!

 

成清扬先是一愣。然后才知夫人说的不是美女,是风景。顺着夫人手指朝路左看去,前面是一所园林建筑,粉壁黛瓦马头墙,门楣题写着四个墨绿色隶书大字“琅琊墨苑”。透过门洞,看到照壁上嵌着两块黑色石碑,上刻两个行草大字“墨苑”。

 

女儿笑道,妈妈,这里是我们结婚照的背景之一。我们在这里拍了好几个镜头呢。

 

夫人兴高采烈,当即跟随女儿女婿脚步,进入园中。

 

成清扬迟疑了一下,也随着夫人走进“琅琊墨苑”。

 

这是一个小型江南园林。小院回廊,交错相通。有亭台池阁,竹木花卉。最让成清扬喜欢的,是曲折有致的卷棚顶书法碑刻长廊。

 

欣赏着碑廊里古今政客骚人书家留下的书迹,成清扬起了思古之幽情。心想,一代一代人流水一样逝去,而琅琊山永在。琅琊山假如有感觉有知觉,它会怎样面对这前发后继的游客呢?它会告诉我们什么历史奥秘什么人生奥秘呢?

 

成清扬端详着蔡元培的四字墨宝“山水清音”,品玩着,探寻着,痴痴想着。。。。。。恍惚间,山水清景中浮现出一双美目——

 

那双眼睛,怎么如此熟悉呢?

 

女婿过来招呼,爸爸,拍照片了。

 

在文征明书《醉翁亭记》长碑矮墙前留影,成清扬神采飞扬。

 

他乐呵呵的跟女儿女婿谈起文征明书法之美。女儿女婿恭敬听着,微微笑着,但都不接茬。

 

哈哈——年轻人不喜欢老古董。成清扬自嘲一番。

 

拍照后继续前行。

 

成清扬不肯折回大道。让女儿女婿陪妻子走大道,他独自一人沿着小溪边的潮湿小路,蜿蜒前行,寻求野趣。

 

一路水声潺湲,不绝于耳。溪水清而浅,有碎石细沙落叶苔藓。

 

成清扬突然活泼起来,吟哦着“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踩着溪水中间隔的石头像女孩儿跳格子似的一路向前。

 

穿过一小片竹林,只见一道瀑布,瀑上是湖,琅琊溪水从这里的人工石坝一泻而下。

 

看溪水边石头上的题字,成清扬知道这里就是醉翁潭。

 

醉翁亭就在这里吗?四顾不见亭子,也不见游人。

 

成清扬心底有些许怅然,不知道是因为不见亭子,还是不见游人。

 

 

 

 

女婿迎过来接岳父折回大道。成清扬这才知道,醉翁潭不过是现在人弄出来的假古董。

 

又走过一段路。不经意中,醉翁亭到了。

 

踏上玻璃沼上的薛老桥,远远看见一院门。女婿说那就是欧门,院墙之内就是闻名遐迩的醉翁亭了。

 

在欧门之前,有一条石沟,山上琅琊溪就顺着这沟流淌下来,到这里被称为玻璃沼。大概因为这山溪里的水总是清澈晶莹如同玻璃吧?

 

欧阳修笔下“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的让泉就在玻璃沼边,两个泉眼周边砌了石头方池,形成一个日字。池子里泉水汩汩涌出,汇入玻璃沼里的溪水中,流下山去。

 

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手执网罩,在泉水里捞小鱼。那水确实“甘如醍醐,莹如玻璃。”也许玻璃沼是因为让泉而得名吧?

 

成清扬伫立水池边,看女童嬉戏,心神安详。他想,终于要看到醉翁亭了。夙愿得偿,心意可了。只可惜无人交流。女儿女婿只忙着照相,却根本不想知道欧阳修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

 

忽然,女婿叫道,坏了!相机没电了!醉翁亭里还一张没拍呢。

 

成清扬略微感觉失望。不过,他想,拍不拍照片无关紧要,跟古人神交才是收获。

 

女儿说道,怎么搞的,不是说电很足的吗?真遗憾。爸爸,明天你一个人继续来慢慢游玩,今天就马虎一点吧。今天回家一定把相机充足电。

 

成清扬摆摆手,笑笑。他真的不在乎拍照。他的注意力已经被院门上的对联深深吸引——“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好联!好联!好联!成清扬连声喝彩。

 

女儿女婿夫人浑然不解。很平淡呀,妙在何处?

 

成清扬笑道,名胜景观必须有优雅深邃的楹联相配。如同画龙必须点睛。对联就是名胜景观的眼睛。这副对联自然平易,切景切文,切古切今。而且深入浅出,言近旨远。“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好联呀好联!

 

进得院门,成清扬又是一阵惊叹——“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亭子的飞扬的翘角,真像大鸟张开的翅膀。可惜,不能拍下来。

 

欣赏着苏东坡和沙孟海一古一今的题匾,成清扬只在心里赞叹。他不想再给女儿女婿兜售古董了。

 

忽然,半空里飘下来一缕笛音,那是《西湖春晓》。悠扬婉转圆润醇厚的笛音,在醉翁亭萦回飘荡,一下子抓住成清扬的心。衬着树林里的鸟鸣,笛音如同仙乐,让成清扬陶醉万分。

 

成清扬对女儿女婿夫人说道,我去后面山上转转,你们随便玩,一会在欧门会合吧。

 

说罢,成清扬循着笛音,上山去了。

 

 

 

 

穿过醉翁亭西边的冯公祠,来到古梅亭。成清扬没停下来观赏一下欧阳修手植的古梅。他听着时断时续的笛音,分辨着笛音之所从来。

 

在古梅亭后,他看到有窄窄的石头阶梯,曲折通向山腰的玄帝行宫,笛音就是从那里飘下来的。

 

山上满是各种树木。一株高大的青皮树引起成清扬的注意。躯干粗大,树皮一块块剥落。看树干很像法国梧桐,可是叶子细碎似榆树。

 

成清扬登着石级,一路观察树木。青皮树不少,更有其他各种陌生树种。那些高大树木的枝杈上系满了红色的飘带,像路标一样,通向玄帝行宫。

 

玄帝行宫殿子前的露台上,一个矮个子中年人,手执竹笛,闲闲的吹着。

 

成清扬上前致意,称赞他笛声美妙。顺便问他,是游客在此抒情呢,还是玄帝行宫的道士抑或工作人员?

 

吹笛人是工作人员,并非道士。在这里吹笛,既是平生所好,也是工作需要。

 

成清扬由衷赞叹道,能在这里吹笛,确是人生乐事。

 

成清扬再请教道,山上的粗大的青皮树是什么树木呢?

 

吹笛人略加考辨,不屑的说,那不是什么珍稀树种。那叫青檀,在宣城那里普遍栽种,树皮可用于造宣纸的。真正的琅琊山珍贵树种是醉翁榆琅琊榆。你看醉翁亭边几株高大的榆树,树皮皴裂翻翘,远看如粗麻绳纵横缠绕的,那就是醉翁榆。还有遍山的琅琊榆,越往山顶长的越高大。这些才是琅琊山的宝贝。独此生长,别处绝无呀。

 

成清扬说道,听师傅你吹笛子造诣颇深,怕是科班出身吧?

 

吹笛人微笑道,不是。仅仅兴趣爱好,拜老师求艺而已。我的老师有上海的俞逊发。老师曾专程前来,为琅琊山作了一首笛子曲。老先生2006年去世了。

 

吹笛人问道,先生好像是文人?

 

成清扬道,算是读书人吧。故而喜欢醉翁亭琅琊山呀。

 

吹笛人趁势道,既然来此,也是缘分。请炷香吧。

 

成清扬略显尴尬,他身无分文呢。他望着殿子里的观音大士像,沉吟道,好的,我来联系一下我夫人,皮夹在她提包里呢。

 

成清扬掏出手机发了短信——速来后山上玄帝行宫。

 

等回音时,成清扬就走到殿子东侧,观看笛子大师俞逊发作的琅琊神韵笛子曲的曲谱,那谱子镌刻在一块石碑上。

 

吹笛人润一润笛膜,吹奏起这首笛子曲来。

 

一曲奏完,吹笛人忽然说道,这是先生的夫人吧?

 

成清扬回头一看,愣住了。

 

黑衣女子登上露台,两眼定定的看着成清扬。

 

一时间,三个人都怔在那里,时间仿佛静止了。

 

 

 

 

成清扬看着黑衣女子,黑衣女子看着成清扬。

 

吹笛人看出来他们不是夫妻。但是,他也看出来他们之间分明有不同寻常的关系。

 

他好奇又担心,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离奇的事情。他今年四十多岁,又在这琅琊山工作,每天接待不同的游客,见识不同的人物,阅历不可谓不丰富。但是他一时实在搞不清楚,这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情侣?不像。怨偶?也不像。仇敌?更不像。他们互相在打量对方,在对方的脸上,身上寻求着什么。他们的眼神表明,他们是陌生人,他们又是相识相知相通甚至相爱的人。纠结……

 

成清扬看到露台上黑衣女子第一眼,一路上盘旋在心头的疑云就一扫而空——这个女子确实是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熟悉就熟悉在她那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那双眼睛俏丽又秀雅,活泼又温柔。

 

那豆荚似的长而有棱角的形状,那密密的睫毛,那漆黑的眼眸,那细瓷一般的眼白。

 

那眼睛既不是古人所谓丹凤眼,也不是古人所谓杏仁眼。那是兼有了丹凤眼之气和杏仁眼之韵的仙女的眼睛呀。

 

可是,自己在哪里认识的她呢?不会在天宫吧?

 

探究着这双眼睛,成清扬想到韩国明星成宥利。成宥利就有着这样的眼睛,让成清扬一家为之疯狂,在网上搜罗了成千张的成宥利照片。

 

她显然不是成宥利。她比成宥利成熟多了,而且丰腴。

 

除了这双眼睛,她身上其他的一切又为什么这样陌生呢?

 

她约有一米七零的身高,形体近乎完美。那一身衣衫,既随意闲适,又高雅得体。

 

她的垂肩黑发松松的扎着,自然鬈曲如春云舒展,衬托得鹅蛋脸分外生动娇美。黑发黑衣的配合,让皮肤显得格外白皙细致而又鲜活滋润,用一句古人的套话说,娇嫩得吹弹可破。

 

她的神态雍容高贵,周身洋溢着文雅的艺术的气息。

 

黑衣女子开口了,先生,你怕是我的熟人吧?

 

成清扬笑道,我希望是。

 

黑衣女子道,你的眼睛,我太熟悉了。

 

成清扬惊讶得睁大眼睛。

 

黑衣女子继续说道,你的身材,你走路侧着肩头微微晃荡的姿态,我也很熟悉。你是左撇子吧?

 

成清扬内心震动。他生在一个无神论的国度。但此刻,他相信神灵存在。

 

成清扬问道,你是在哪里认识我的?

 

黑衣女子沉默。

 

成清扬注视着黑衣女子的眼睛,希望能透过这双可爱的眼睛看到她的心灵世界。

 

黑衣女子说道,我肯定认识你,但是我想不起来是在哪里认识的你。

 

成清扬冷静一下,问道,你贵姓芳名?你是哪里人?

 

黑衣女子回答,我叫林梦霞,我是江苏苏州人。

 

成清扬主动自我介绍,我叫成清扬,我是江苏南通人。

 

成清扬心情激荡,但是风度不失。他幽默的说道,我们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呵呵。也许我们是在飞机上见过一面就铭刻心底永世不忘了。蓝天白云之间一见钟情。不是吗?世界上一见钟情的故事太多了。

 

黑衣女莞尔而笑,是的。不过我们也可以是,前世相识,今生重逢。

 

成清扬哈哈大笑,我这是在写小说,而你,是在写神话了。

 

 

 

 

从玄帝行宫露台看下去,满山葱翠。青檀,银杏,醉翁榆,琅琊榆以及各种不知名树木,交互错杂,枝繁叶茂,一派诗意,一派生机。掩映在树丛中的亭台殿宇,显得越加隽秀有韵味。

 

成清扬高踞俯视,心旷神怡。玄帝行宫,如同仙境。身边,静立着一位从天而降的仙女。成清扬心中暗自祷祝北方玄武帝君,保佑自己,保佑这美丽的姑娘,保佑人间美好的一切。

 

交谈中,他知道了林梦霞的大概情况。

 

林梦霞出身苏州书香人家,是南京艺术学院的艺术研究生,主修古琴琵琶。今天是来琅琊山旅游并采风的。同行的花格子女孩是她的同学和室友,也是艺术研究生,主修箫管器乐。

 

林梦霞略微羞涩的解释说,进山的路上,自己看着成清扬熟悉的背影和侧肩走路的姿态,心里就感觉说不出来的亲切。于是擦肩而过时候忍不住侧转头打量了一眼。当碰触到对视过来的成清扬的那双俊朗清秀的眼睛,她感觉刹那间心中一震。之后的一路上,她一直在回想那熟悉的眼睛。

 

林梦霞感慨道,你的眼睛,很有味道。我真的熟悉,而且感觉可亲。当时的心理状态,用文学语言说,就叫心旌摇荡。哈哈!这神秘的心理现象,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对。

 

林梦霞的眼神热烈而率真。成清扬知道,她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机缘,她无需忸怩,无需文饰;也无需矜持,无需清高。

 

成清扬既得意,又感动。但同时还是有点迷惑。他常常有这样心理体验,生活中工作中某种情境,让自己感觉似曾相识,似曾经历。那一般心理学家称之预感。但是今天这奇遇,越出常识范围。你能够预先感知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会遇到一个美丽可人的女子吗?假如能够,人未免太幸福了。

 

成清扬随口说出一位名人的赠人联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林梦霞听后一楞,幽幽说道,谢谢。彼此彼此。

 

林梦霞上山的缘由竟然也是寻觅笛音。她的同伴还在山下影香亭中休憩呢。

 

成清扬忽然想,自己的夫人怎么到现在还不上来呢?他其实也不希望夫人现在到来,但是又不知道夫人为何不回复短信。于是他打手机联络一下。夫人的手机停电关机了。成清扬笑道,相机没电,手机没电,天缘凑巧呀。

 

吹笛人忽然开口,先生,你贵庚多少?

 

成清扬迟疑一下,答道,我属狗——

 

吹笛人接道,呵呵,和我同岁,四十一。

 

成清扬笑道,不好意思,比你大一轮了。

 

林梦霞嫣然一笑,我也属狗,哈哈——

 

成清扬大乐,我们是大中小三只狗呀。

 

林梦霞看着吹笛人手中的竹笛,说,我也学过笛子,但不是主修。

 

成清扬和吹笛人都邀请林梦霞吹奏一曲。

 

林梦霞也不推辞,接过竹笛,掏出纸巾擦擦吹孔,再润润笛膜,悠悠然吹奏起来。她的手指丰润而修长。

 

她吹的是古曲《梅花三弄》。

 

 

 

 

她吹奏的《梅花三弄》十分美妙。

 

成清扬尤其欣赏的是,她并不一味强调梅花的迎风傲雪的姿态,而是用声音发掘梅花的内涵和神韵。她就那么不徐不疾,婉转优雅的吹奏着,奏出来雍容高贵的笛韵。从中你可以分明感知梅花的风骨和清魂。成清扬赞叹不已。

 

成清扬问道,同一把笛子,为何吹出两种声音呢?你们吹出来的音韵色调,完全是两回事呀。

 

玄帝行宫吹笛人由衷赞美道,毕竟是民乐艺术研究生。我佩服,佩服。我就是一般江南丝竹的吹奏法,很通俗的。林小姐可是按高古雅致的昆曲规程在行腔运气呀。高明,高明。

 

林梦霞淡淡一笑,用纸巾仔细拭遍所有笛孔,双手递还玄帝行宫吹笛人道,是先生笛子音色美妙。

 

探讨完笛子演奏艺术,吹笛人不忘本职工作,对林梦霞推介起这里的玄帝行宫。并且介绍说,成清扬也在等夫人上来请香祷祝。

 

林梦霞瞻仰了观音大士像,欣然签名请香。她忽然回头一笑,看着成清扬说道,我替先生也请一炷香吧。

 

成清扬道,那好,谢谢你。等我老婆上来,我奉还你香钱。

 

林梦霞俏皮道,那不行。替你请香,就不许你还钱。若要还钱,就不替你请香。另外,你夫人恐怕不会上来吧?

 

成清扬笑了,是发自心底的笑。他顺从道,恭敬不如从命。说完就低头在题名簿册林梦霞名字旁边洒脱的写下成清扬三个字。

 

签完名字,成清扬对林梦霞轻声道,你真是心细如发。

 

这时候,陆续上来几个男女,是浙江一旅游团的成员。吹笛人赶紧过去招呼。

 

成清扬和林梦霞于是告别吹笛人,一起下山了。

 

古梅亭正前方有一石头砌的花坛,花坛上是相传欧阳修手植的一株古老梅花树。

 

成清扬和林梦霞来到花坛边,一同瞻仰这株近千年的梅花精灵。

 

林梦霞惋惜道,这么高大的梅花树呀,可惜过了季节。

 

成清扬道,是的。据说初春开花时,一树梅花,灿若云霞。那可是难得见到的奇景。而且这树梅花并不着意争春,它很低调,它和着杏花一起开放。所以人们称它杏梅。

 

林梦霞忽然叹道,唉。你看,这里不是都衰朽了吗?

 

成清扬也已经看到,这株梅花树身分为四个枝杈,其中一枝已经被不知道什么虫子蛀蚀衰朽。树枝上有管理人员包裹的胶皮。他惋惜道,这虫害这么肆虐?没有办法治理了?

 

林梦霞道,这是白蚁侵蚀的。我们苏州家里老房子,地板门槛全被白蚁蛀空。必须找到白蚁老巢,灭掉蚁后。否则只能干瞪眼,看这梅花树渐渐枯萎。白蚁老巢应该在距梅花树不远处。管理人员不会不知道的。我们可以留言建议他们彻查白蚁,根绝祸患。

 

成清扬越加敬佩和喜欢起林梦霞的聪慧和沉静。

 

转到花坛正前方,成清扬看到坛身镌刻四个大字——“花中巢许”,他不由得想考查一下林梦霞的文化底蕴。成清扬问道,你知道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吗?

 

林梦霞微笑道,你是中学语文老师,就喜欢考学生文史知识呀。这“巢”是巢父,这“许”是许由。这是古代的两个著名隐士——

 

成清扬不等她说完,咧开嘴巴哈哈大笑起来。

 

 

 

 

林梦霞停住话头,静静看着成清扬,淡淡说道,你不是在嘲笑我的浅薄吧?

 

成清扬一愣,盯住林梦霞的脸好久,才发觉她眼神里的一丝娇嗔。那娇嗔,是有才气有灵气女孩子在亲近者知己者面前的特权和专利。她们虽然不屑于嗲声嗲气如林志玲一般,但是她们同样需要撒娇的,需要人发觉和欣赏她们的小女子的娇媚。

 

成清扬满怀欣悦。

 

成清扬发现,那灵秀的端庄的眼睛在显示俏皮和狡黠时有一种异样的美,那是一种流动的闪烁的精灵之光。成清扬暗问自己道,这眼神,怎么这么熟悉呢?

 

成清扬一直认为,刚强汉子遭受悲惨失败,背着大众一个人耸肩哽咽,这时他是最动人的,比如霸王别姬;娇弱女子在命运抗争中奋不顾身,用柔弱嗓音喊出心底悲怆的最强音,这时她是最动人的,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是美的辩证法。

 

故而,此刻的林梦霞是最动人的——端庄典雅,沉稳有度的淑女,只有在无意中显露出深藏不露的内心的黠慧和顽皮时,她才是最动人的。

 

成清扬赶紧向才女道歉,不是嘲笑,是欣赏,是最自然产生的强烈的欣赏。

 

林梦霞嫣然一笑,什么也不说。她其实早知道成清扬的隐秘心理。她发现成清扬书生气十足,儒雅中透露些许跟他年龄不相称的真率和幼稚。恰如一个可爱的大男孩。

 

成清扬不知林梦霞在偷乐,讪讪的明知故问道,古琴研究生需要研习古典文学吧?

 

林梦霞这时不再嗔怪,郑重答道,是的。不仅文学,还有美学,哲学,书画艺术。如果没有文学文艺文化的积淀,光学弹琴技巧,那培养出来的是会弹琴的机器。呵呵。将来机器人弹古琴是很简单的事。

 

林梦霞忽然打住。她透过正南面的一道圆门,看到影香亭内,她的同伴已站起来,朝这边观望。

 

林梦霞说道,走,我给你介绍我的同学吧。她的学识可远远超过我呀。

 

影香亭立于一方水池的正中。据说,明朝滁州太守在古梅前凿石挖池,挖出一个泉眼,终年水涌不涸。为了赏梅,便在池中建墩造亭。从池外入亭内有小桥相连,小桥用条石铺架。游人可以倚栏观古梅倒影,闻亭外梅香。

 

那位弄箫女仙,正倚栏看着成清扬和林梦霞走来。

 

林梦霞笑着给两人作了介绍。她夸张的告诉成清扬,才女有个不同寻常的名字——柳如烟。

 

成清扬热情谦逊的微笑颔首,连声称赞这名字美,确实不同寻常。

 

柳如烟矜持一笑,伸出手来道,很高兴认识你。我们也是老乡,我是镇江人。

 

成清扬轻轻握一下柳如烟的手,强忍住心里的乐——他由镇江联想到金山寺,突然灵光一现,这两位还真像白娘子和小青呢。

 

 

 

 

说林梦霞像白娘子,那是贴切的;说柳如烟像小青,其实并不贴切。柳如烟的形象,柳如烟的个性,柳如烟的身份,并不切合那个性情豪爽,脾气颇大,有男子气概,一心保护白娘子的丫鬟。

 

柳如烟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女。身材高挑,眉眼俊俏。只是在成清扬的眼里,她不够熟悉,不够亲切。

 

成清扬品评女人,自有一套理论。他认为,女人有两类,一类美在气,一类美在韵。他只要观察一下女人的面容体形,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就可以判定是哪种类型。

 

那脸形瘦削,容貌俏丽,说话神采飞扬,走路一阵风的,往往美在气;那面相圆润,容貌秀美,说话温婉含蓄,走路慢悠悠的,往往美在韵。白娘子美在韵,小青则美在气。大家闺秀大都以韵胜,小家碧玉大都以气胜。

 

当然,一般女子不是这么截然两极,黑白分明。她们往往是气韵混杂而有主次之分而已。

 

林梦霞韵胜于气,柳如烟气胜于韵。

 

但是成清扬感觉,柳如烟的气过于凌厉了。

 

柳如烟身高和林梦霞相当,但是身体的线条更挺拔硬朗。

 

柳如烟脸形瘦削,鼻子挺秀。她那特别的慑人之气,就来自于尖细的鼻头和峻峭的颧骨的配合。她的眼睛也很厉害,是那种狐眼——眼头大眼尾细,尾梢上翘,延伸接近鬓角。

 

成清扬边观察,边回味着自己天才的类比,得意之中不知不觉笑出来。

 

柳如烟和林梦霞一齐看向成清扬。

 

林梦霞问道,你笑什么呢?

 

成清扬道,柳如烟说是镇江人,让我联想到金山呀。

 

林梦霞当即笑起来,你莫不是想到白娘子和小青了?

 

柳如烟也跟着打趣,你那就是许仙了。许仙游琅琊山,巧遇白娘子和小青——

 

成清扬忙招架道,我不是许仙。我乃金山寺法海和尚是也。

 

三人大笑起来。

 

天色不早,成清扬必须去欧门外会合夫人女儿女婿了,但是他不愿意离开。三人围坐在石头方台子四边的石鼓凳子上,悠闲的聊着音乐文学。

 

成清扬十分想听二人演奏古琴洞箫,起身诚恳邀请。

 

柳如烟拿起石桌上的一卷谱子说道,乐器都在山下,我只带了一卷乐谱。明天吧,明天我们要住进琅琊山中,体验一下月夜演奏琴箫的意境。

 

林梦霞也欣然说道,明天请你来欣赏我们的演奏。

 

成清扬跟二位女子告辞,约定第二天早晨醉翁亭碰面。林梦霞送成清扬走出小桥,来到水池之外。

 

成清扬说道,你同学确实很出色,很出众。她是个厉害角色。

 

林梦霞不以为然道,我难道就不出色,不出众?我不是个厉害角色吗?

 

成清扬笑笑,你当然出色出众,但是你不厉害。我感觉你很可亲近,而她让我望而生畏。呵呵。

 

林梦霞也笑了。

 

 

 

 

第二天上午,成清扬早早来到欧门之前。

 

游客很少。鸟鸣声声中,山林显得空旷幽静。成清扬能听出来这禽鸟合唱中柳莺,山雀,斑鸠的啼鸣,心中愉悦。他想,就冲这嘤嘤鸟鸣,琅琊山也值得一游。

 

等了一会,他走进院门。拐过天井,一眼看到醉翁亭中,柳如烟一人静静立在立柱楹联前。

 

成清扬致意之后问道,林梦霞没来吗?

 

柳如烟淡淡一笑道,她迟一会过来,昨夜睡得不好。我先过来替她恭候先生。说着探视似的盯住成清扬的眼睛,眼神里有着似有若无的嘲讽。

 

成清扬心里咯噔了一下,脸上并不显山露水。他直视柳如烟眼睛,平静道,女孩子到生地方往往不适应。林小姐身体没大妨碍吧?

 

柳如烟道,谢谢成先生关心。她身体没大问题。适应特殊环境,主要是心理问题。

 

柳如烟一口清脆的京白,而且伶牙俐齿,语气腔调活像学术超女于丹。她看似无意的轻轻咬住“心理”两字,让成清扬内心直发毛。

 

成清扬转移话题恭维道,听你普通话,几乎没有一丝南方痕迹。佩服!

 

柳如烟很受用,淡淡笑着道,我从小随军,生活在北京二十年。

 

柳如烟接着道,梦霞说成先生文史知识渊博,艺术素养深厚。机会难得,还望多多指教。

 

看柳如烟转换了话题,成清扬一阵轻松,谦虚道,中学语文教师水平而已,谈不上渊博深厚。互相学习吧。我很崇拜琴箫艺术家。古琴洞箫,是中国的国粹,是古代君子所好。有机会聆听两位演奏,是我的荣幸。

 

柳如烟对着楹联,开始请教了。她朗朗道,“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逮,奚自称翁?”——这欧阳修自称醉翁是不是名不副实呀?这副对联里两个问句,大概代表了从古至今人们的疑惑吧?

 

成清扬心知,柳如烟是在考查自己了。他接道,欧阳修自称醉翁,一般人认为貌似颓唐,实则愤慨。但是,我以为有更复杂的精神因素在。古人已远,今人谁知?将心比心,我深知欧阳修说不出来的苦楚——

 

成清扬还没说出自己的一番标新立异的妙论,林梦霞进来了。

 

如霞光透进,醉翁亭里忽然敞亮起来。

 

林梦霞仪态气色,无一丝病象。成清扬只听她如同清风柳莺般的笑声,内心就漾起欣悦的涟漪。

 

林梦霞笑道,烟,没欺负成先生吧?

 

柳如烟一叠声道,岂敢,岂敢,岂敢——如烟奉旨恭候成先生,虽然竭尽诚心,不知道先生满意不满意,正惶恐呢。还谈什么欺负?

 

成清扬笑道,没有没有。柳小姐盛情,我十分惭愧。

 

林梦霞道,我已经托工人把行李乐器搬到山中宾馆了,就在深秀湖边上。晚上可以在湖心亭来一场琴箫邀月。美妙吧?

 

看林梦霞眉飞色舞,满面春风,成清扬内心欣悦万分。他兴奋激动,如同一少年憧憬盛大明星演唱会般拍手叫好。

 

柳如烟提议道,先赏醉翁亭及周边景观。中午在深秀湖水榭用餐。下午进琅琊寺烧香。晚上在湖心亭焚香拜月,琴箫合奏——

 

说着她凝视林梦霞,眼睛里放出少见的柔和光芒。

 

林梦霞脸上斐然如红霞。

 

成清扬没听琴箫,已经沉醉。

 

 

 

十一

 

醉翁亭其实不是一座孤立的亭子。

 

北宋末年,知州唐恪在旁边建同醉亭,表达对欧阳修的景仰。到了明代,相传房舍已建到“数百柱”之多。可惜后来多次遭受兵燹,特别清代咸丰年间,滁州遭遇太平天国战乱,醉翁亭损毁严重。直到光绪七年,乡贤薛时雨募集巨资,历时十年,才从荒烟蔓草,一片废墟中把醉翁亭修复还原,形成“九亭十阁”,依山傍水的园林建筑群。成清扬叹赏的院门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就是薛时雨撰写的。

 

穿行在亭台殿阁间,成清扬恬然适意,为两位美丽女子做着义务讲解,热情的介绍自己喜爱的古迹名胜。

 

在醉翁亭北,瞻仰二贤堂内两位滁州百姓最为敬仰的好官——王禹偁和欧阳修时,成清扬不由慷慨激扬,古今对照起来。

 

林梦霞唏嘘,柳如烟冷嘲,与成清扬共鸣相应。

 

在醉翁亭西侧,欣赏着宝宋斋里的“欧文苏字”《醉翁亭记》原碑,成清扬眉飞色舞,如遇故知。他早在学生时代,就从字帖里熟悉了那凝重又飘逸,端庄而豪迈的法书了。林梦霞赞美道,文书双绝,确实是绝世之宋宝。柳如烟也笑道,我临摹的帖子就是苏东坡书《醉翁亭记》。成清扬不失时机套近乎道,呵呵,如烟小姐,不知道我们还是书法同好呢。

 

看到冯公祠门前楹联,林梦霞兴奋的读出声来——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醉翁操》又叫《醉翁吟》,是宋代古琴大师沈遵的古琴绝唱,欧阳修为之写诗,苏东坡为之填词。林梦霞笑着对柳如烟说道,如烟,你应该还能背诵苏东坡的《醉翁吟》吧。我们老师讲宋代古琴史时,曾让我们陶醉其中呢。

 

柳如烟大声朗诵道: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两三弦。

 

成清扬听着情不自禁鼓掌。柳如烟清亮的嗓音,饱满的感情,完全表现出苏词的情感和境界。真不愧艺术研究生!

 

游览完醉翁亭各处亭阁,从醒园大门走出,迎面一亭屹立在琅琊古道边,这亭子简朴坚固,门额题曰洗心亭。

 

这琅琊古道,跟进山时的沥青马路完全不同。五百米古道,全由条石铺成,由低渐高,蜿蜒于山腰。踏上琅琊古道,就是进入琅琊寺的起点。古今善男信女,香客居士,从城里走来,不仅身染尘埃,而且心蒙俗垢,早被利欲权名迷住了心窍。那么,在此焚香祷告,洗去心中杂念吧。然后庶几乎可以怀揣真诚纯洁之心,去朝山拜佛了。

 

林梦霞柳如烟一同走进亭中,默默祈祷。成清扬看着她们,心里泛起一阵柔情。

 

 

 

十二

 

三人在琅琊古道上踏石而行。只见两旁古木参天,枝繁叶茂,苍翠如盖。越往上走,空气越清新凉爽。满耳鸟鸣,经久不息。柳莺连声啼啭,山雀前呼后应,间或还听到红尾伯劳吱嘎吱嘎的叫唤。

 

成清扬笑着对两位古乐研究生说道,谛听鸟语,会触发音乐创作灵感的。好好欣赏这山林交响诗吧。欧阳修说:“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游人能把禽鸟之乐带出山林,融入琴箫,才不枉来此一趟。

 

林梦霞柳如烟相视一笑,齐声赞同。

 

走着走着,突然苍岩横卧,看上去前方无路可通。继续前行,一转弯便忽然开朗。只见古道依然,一座青石砌成的拱形门楼镇守两山之间,门额上镌刻“峰回路转”四个大字。

 

成清扬这才有游山的感觉了。他很绅士的问女士累不累,要不要歇息。林梦霞道,前面快到深秀湖了,一鼓作气走上去吧。

 

深秀湖是三面环山的水潭,周围林木茂密,湖面碧波荡漾,是古人游山时临溪垂钓的幽雅所在。林梦霞选定在深秀湖湖心亭上演奏琴箫,委实眼光独到。

 

三人在水榭吃午饭。成清扬要做东宴请女士。林梦霞柳如烟坚持AA制。成清扬也不十分坚持。凭水而坐,临风举杯。对着幽幽碧水上的玉带桥,湖心亭,成清扬感觉诗意十足。

 

午后登主峰游琅琊寺。

 

成清扬流连于大雄宝殿,欣赏着殿前柏松,殿后石刻。他尤其喜爱唐代吴道子的石刻观音像。观音赤脚踏云,“眉目津津,向人欲语”。这应是琅琊寺镇寺之宝,可惜十年浩劫当中被狂热而愚昧的群众破坏了局部。成清扬叹息着。他知道,非但此处,文革中全中国的文物古迹珍宝,几乎被毁坏殆尽。这种破坏文化的罪恶,让人无奈而痛心。

 

为排遣一时抑郁,成清扬来到大雄宝殿门前,向四周望去,远近高低,层层叠叠,全是绿树。那深浅浓淡的绿色,让成清扬心中畅快起来。

 

林梦霞不顾柳如烟讥讽,来到无梁殿里求签。据说这里预测婚事的签挺灵验。林梦霞求得一上上签,上有诗四句:“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林梦霞一读而知,这是摘的李商隐两首《无题》诗里的各一联。这暗示什么呢?林梦霞并不多想。

 

柳如烟要过来细读两遍,也参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一会,成清扬来到无梁殿,兴奋的叫两位美女出来欣赏这里的瑰奇风光——无梁殿背靠巍巍大山,面对高耸入云的南天门,旁临水声潺潺的琅琊溪。夕阳下,琅琊溪涌起云雾,无梁殿仿佛天上仙宫。

 

 

 

十三

 

在琅琊寺吃完素斋,三人悠闲下山回深秀湖。约定好七点半湖心亭见面。成清扬去吧台订房,林梦霞柳如烟回房间休息。

 

七点一刻,成清扬就来到湖心亭。月亮藏在山峰背后,树林阴翳,湖面闪映着幽幽的天光。成清扬端正坐着,思虑澄澈如一湖碧水,静候着两位艺术家的来临。

 

成清扬想着傍晚云雾缭绕中无梁殿仙宫般的景象。恍惚间,两位仙女飘然降临。林梦霞穿一袭垂地白裙,黑发垂挂,蓬松鬈曲;柳如烟穿一身青色旗袍,发髻沉坠,上别一支凤形玉簪。

 

成清扬正不知是梦是真,就听到柳如烟清脆的话音和林梦霞甜美的笑声。

 

成清扬殷勤接过两人手中的琴盒箫囊,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惊喜道,哈——你们真是从三清殿下来的吗?真美呀!

 

柳如烟乐道,你以为我们真的不食人间烟火了?

 

林梦霞略微羞涩道,我们演奏前都要沐浴更衣的,这是传统。

 

成清扬笑笑。他知道古人弹琴的清规戒律极多。其中一戒是,对俗人不弹。今天林梦霞欣然对自己挥弦,是把自己当做知音的雅人了。

 

林梦霞点燃三枝檀香,插在一只小紫铜香炉里。等柳如烟走过来一起合手礼拜。成清扬肃然起敬,也随后礼拜。不知怎的,他又感觉到这只小紫铜香炉非常眼熟。

 

林梦霞边打开琴盒边对成清扬说道,如烟先吹奏一曲洞箫吧,我要酝酿一下。

 

她们似有默契。柳如烟不加推辞,从锦囊里抽出一支玉屏箫,面南而坐,幽幽然吹起来。

 

她吹的是洞箫名曲《凤凰台上忆吹箫》。

 

成清扬知道,《凤凰台上忆吹箫》不但是古代流行的洞箫曲,也是词牌名。李清照曾以此牌写出一首名作,其中“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几句,脍炙人口。

 

柳如烟吹来,不疾不徐,悠扬婉转,古朴典雅。那洞箫特有的深沉醇厚的音韵,入耳入心。仿佛把你带到古代的凤凰台,亲聆萧史弄玉的笙箫谐和,夫唱妇随。

 

成清扬似乎看到满天凤凰翻飞,看到萧史弄玉乘龙骑凤,飘然而去。美妙不可言喻。

 

曲终处渐低渐弱的一缕余韵,让成清扬情不自禁拍手称好。

 

柳如烟第二首曲子《苏武牧羊》,是全然不同的情感意境。苍凉古拙,深沉悲壮。仿佛把听者带到了北海,看到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苏武茹氊饮雪,持节牧羊。

 

成清扬更感觉到了柳如烟本人的凛凛不可侵犯之气。

 

柳如烟对成清扬的鉴赏评价相当认可。她哈哈一乐,也不自谦。

 

林梦霞安放好古琴,端坐下来,对成清扬说道,你想听哪曲?

 

成清扬不假思索道,《酒狂》。

 

林梦霞会心一笑,沉吟片刻,开始弹奏。

 

 

 

十四

 

这时候,月亮升上了山峰,清辉洒满深秀湖。

 

成清扬陡然发现,今天是一轮满月。

 

林梦霞一身白衣裙,雍容,清纯,秀雅。她轻轻挑拨两三声,然后停住,看着山峰上一轮明月,缓缓道,今天六月二十六日,阴历是五月十五吗?难得的好月亮呀。

 

她仰望着明月,沉思片刻。然后俯首,挥弦。

 

琴弦泠泠,流出一连串欹仄不稳,脚轻头重的音符。林梦霞进入了竹林七贤的时代。她脸上浮现出的,半是沉醉半是清醒,半是痴狂半是桀骜。

 

成清扬随着琴音,想象着酒狂之徒的活动,默默背出琴曲七小节的标题——乐酒忘忧,醉舞飞仙,浩歌天地,嗜酒忘形,花笺草扫,低低吐酒,托酒佯狂。

 

短短三分多钟,成清扬仿佛与《世说新语》里的酒仙刘伶神交一场。那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言辞不羁,行状放浪的小个子老头,荷锄外出,锄柄上系着一只大大的酒葫芦。

 

成清扬在电视和电脑里听过龚一,李祥霆诸名家的《酒狂》,以为很熟悉这首琴曲了。可是今天才真真切切领略到这首古琴曲的神采和风韵。他知道,第一是在湖山之间,皓月之下,幽静的环境;第二是林梦霞对《酒狂》的理解和演绎与众不同;第三是林梦霞和古琴的关系的融洽——那古琴和林梦霞似乎合为一体,而琴和人又与天地合为一体。在天地之间,她挥弦潇洒,自然,无一丝尘俗气。

 

成清扬叹服。

 

成清扬忽而联想到《醉翁吟》,欧阳翁喝醉酒,在琅琊山水之间,是什么举止什么神态呢?可惜《醉翁吟》琴谱失传,无人能知了。

 

激动之中,成清扬吟诗一首,献给林梦霞:

 

听琴

闲对琅琊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狂酒调,宛若醉翁吟。

鹤舞乱纤手,龙飞起壮心。

钟期虽已没,世上有知音。

 

柳如烟道,好诗,好诗。成先生中文根底非同一般。

 

成清扬道,这是步李太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韵而作。

 

林梦霞道,怪不得我感觉熟悉呢。谢谢你。

 

柳如烟道,我记得李白诗最后是“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吧?

 

成清扬道,是的。那是因为唐明皇压制古琴,唐代琴家们的知音很少了。李白因此叹息。

 

柳如烟笑道,此刻,成先生是梦霞的知音,绝对的知音。

 

成清扬知道她不完全是嘲讽。

 

林梦霞提议道,难得遇到知音,如烟,我们合奏一曲吧。

 

两人合奏《渔樵问答》。

 

林梦霞抚琴,柳如烟吹箫。琴箫合奏那么和谐。林梦霞一身白衣裙,俯身垂首,黑发如瀑。柳如烟青色旗袍,抬首平视,玉簪晶亮。月下的湖心亭如画,如诗,如仙境。悠扬婉转清空灵动的琴箫,在天地间回荡。

 

成清扬进入了《渔樵问答》的境界。眼前仿佛出现了渔夫和樵夫的身影。寂静的山林,淙淙的流水,奇石,怪松。有渔人卷着衣袖裤腿,提着鱼篓,洒脱行走于水边;有樵夫把斧头弃于乱松间,自己在一旁的石头上小憩。成清扬就置身其中,并且能够感觉到那种深居山林,远离尘世的意味!

 

不仅如此,成清扬由琴曲表象的山野村郭,渔樵互答的形而下生活情境,一下子进入形而上的哲学宗教境界,仿佛参悟天地间的大道,感觉那泠泠淙淙的琴音唤醒自己沉睡的心灵,掀开自己沉重垂挂着的思维的布幕,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完美呈现在眼前。既在身外,又在心内。

 

成清扬忘情了。

 

演奏甫停,成清扬立即朗诵一首五言律诗: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已深。

身外都无事,亭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三人都静默了。他们都熟悉这首诗——白居易的《船夜援琴》。但是成清扬改动了一个字,把“舟中只有琴”改为“亭中只有琴”,切合了此情此境,让林梦霞和柳如烟感动而无言。

 

 

 

十五

 

月上中天,碧空如洗。

 

林梦霞对成清扬感激道,你真是我们的知音。能听懂琴箫,已不简单;能进入情境,更加难得;能言语描述音乐意境,那是鉴赏大师的功夫了。你把白居易这首诗改动一字,全然切合此刻的意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柳如烟接道,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传为千古美谈。今夜,成先生闻弦管而知雅意,实在是当今钟子期。

 

两人真诚致谢,并当即决定为成清扬演奏一曲《对月》,这是林梦霞和柳如烟自作的琴箫合奏曲,是她们的精神结晶。

 

林梦霞和柳如烟并排端坐,仰望天上那轮圆月,又互相对视着。

 

成清扬看着两位艺术女神,感觉到心灵深处的欣悦,也感觉到心灵深处的敬慕。他正襟危坐,排除一丝一缕的杂念,凝神谛听,生怕亵渎了两位女神。他默诵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似乎已然听到两人对月亮的心灵倾诉。

 

柳如烟的青色旗袍微微泛出紫色的宝光,发髻上的玉凤似要振翅飞翔。她略略以目示意一下林梦霞,然后微微前倾身子,穆穆然吹出前奏。

 

箫声低回而又飘忽,如叹息,如幽泣,萦回在亭子里,飘落在湖面上。成清扬看到一位孤独的知性美女,伫立在高楼窗口,望月。她精神上那么清雅那么高贵,可是在繁华的都市,她寻觅不到一位可以倾诉的绅士。

 

古琴声起,像一阵清风拂过窗户,又像一片白云飘过明月。林梦霞衣裙如雪映照着月光,手臂浑圆光润似象牙雕就。秀美的眼睛不看琴弦,也不看左右手,凝视着亭前湖面上的波光。她在沉思,在琴弦上沉思——那是高楼孤独女子的沉思。成清扬忽然联想到罗丹著名的大理石雕像《沉思》,他眼前浮现出那正方形基座上一个陷入沉思的少女的头像,那恬静而执着的神情,那淡淡的哀愁,那哀愁中的憧憬,憧憬中的甜蜜……

 

琴箫合奏进入了主题。箫声和琴音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一会缠绕,一会共鸣。琴音的清空孤寂,箫声的幽婉沉厚,时时触动成清扬敏感的神经,勾起成清扬每一个细胞里潜藏着的落寞和忧伤。这古色古香的管弦,不但讲述了高楼女子举首望月寻觅知音的故事,而且表达了人类永不停顿的精神追求。那如雪如冰、如丝如帛、清冷悠远的古雅音质,几乎带着成清扬远离尘嚣,回归了自然,回到了太古。

 

高潮忽然来到了。那先如泣如诉后如痴如狂的弦音管韵,让成清扬情不自禁站立起来。他看到,孤独中的女子乘风而去,飞向远方的苍山。前来迎接的不是绅士,而是人世之外的仙女……

 

曲终时缓慢下滑充满叹息的琴韵,让成清扬几乎凝固。停歇好久,他才轻轻鼓掌。他沉思片刻,走到亭子边,吟诵一首七律:

 

听琴箫合奏《对月》

对月紫箫如感咽,迎风绿绮宛猱吟。

弦音深秀平湖水,骨格莽苍幽柏根。

快意相期东海岛,御风直上北天门。

痴狂谁懂登仙女,青白我怜遗世人。

 

林梦霞和柳如烟对望着,沉浸在音乐的意境里半天才回过神来。她们的眼睛里闪耀着柔和而神秘的光彩。成清扬的赞美诗歌,让她们感觉无比欣慰。但是她们知道成清扬所知所感的并非她们内心的全部情愫和思想。(第一章结束,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