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英国朋友谈中国可燃冰试采成功

2017-05-23 萤火虫沙龙

德文郡巴斯克维尔庄园,我和福尔摩斯正在山林岔道中散步,道路两侧长满着湿漉漉的苔藓和色彩斑驳的黑莓,在落日余辉之中闪动着光亮。


我们走过一座花岗石窄桥,桥下水流汹涌奔腾,泡沫喷溅,在灰色的乱石之间怒吼而去。


“ 德文郡的郊外就像一首田园诗。”福尔摩斯削瘦修长的身影在慢慢前行。


我却拿着电话在后面嘶吼着,“大波波娃吗?对,对,X钻股份 、海X工程 、中X油服、ST贤成,泰X石油 、荣X控股 、准X股份 、中X石化,统统买入,买入,不要犹豫。”


福尔摩斯转过身,望了我一眼,“华生,你已经吼了一下午了。”


“出大事了,福尔摩斯,中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了。”


“然后,你打算买入相关股票?” 


“对,投资新概念,期待股价爆发。”


“华生,雄安新区不是也引发过概念股热潮?”他平静地说道。


“可股群里老师说机不可失。”


“一个国家长远规划跟急功近利的收益渴望是两码事。”福尔摩斯坐在了桥头的石椅上。


我挨着他坐了下来,抽根烟冷静一下,“福尔摩斯,中国是不是跑得太快了?”


“也许是我们太慢了。”他语气有些感慨。


“将来石油会被取代吗?”


“可燃冰开采后产气稳定的话会革了石油的命。”



“那阿拉伯富豪们又得去放羊?”我给他递了根烟。


“早晚的事。”


“可燃冰人类使用过吗?”我有点好奇。


“没有,全新的能源,但我记得中国古代有种魔术叫冷火。”


“中国人太可怕了,可燃冰蕴藏是如此之多。”


“华生,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人手里的开采技术。”


“难怪开采团队收到了最高层级的贺电。”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最重要的。”


“福尔摩斯,可燃冰很难开采吗?”


“非常难,除了温度和气压变化会影响固体状态外,砂石涌进管道也会导致开采失败。”


“记得日本人就是败在砂石堵住了管道,无法持续产气。”我努力回忆着。


“先走一步的美国,加拿大,日本采取的方法离开不这四种,热激发,降压法,添加化学剂,CO2置换。”


我严肃的点了点头,表示我是懂的。


“华生,全球可燃冰总量,预计可以满足人类近千年的能耗需求,中国一旦跑在各国前面,可燃冰将不仅仅是经济收益。”


“你是指政治?”我深深吸了口烟。


“就像石油-美元-华尔街体系赋于美国的政治权力。”


“美国会阻挠中国跑到他前面吗?”


“它会动用舆论工具,但难点是可燃冰是清洁能源,不好下嘴。”


“但是可以大肆宣扬它劳民伤财啦,破坏海底环境啦,甲烷失控全球变暖啦……要攻击,办法总是有的。他们以前不就这么干吗!”


“华生, 你不去当舆论推手可惜啦。”福尔摩斯有点惋惜地看着我。


“我感觉可燃冰开采像一场豪赌。”


“说得很对,华生,没有前期几十亿的投入,就不会有南海试采的成功。”


“各国都在不断的下注?”


“美国,日本已经赌红眼了”


“中国有体制优势。”我起身回到石桥上,望着桥下的流水。


“还有整体工业的实力。”


“没错,像那种三层楼高的平台,就不是一般国家能做到的。”



“华生,提醒你一下,这是37层楼高,43000吨重的钻探平台-蓝鲸一号,2月份从山东烟台来到南海。”。



“天哪,我还以为是三层楼高,就这种平台,好多国家得绝望吧。”


“可以选择跟中国人合作,包括我们。”福尔摩斯面无表情。


“好像也只能这样,南海各国再搞对抗显然非常愚顽”。


福尔摩斯起身来到我身边,“中国如此高调宣布可燃冰开采进展,与南海各国共同行为准则框架达成的时间在节奏上遥相呼应。”


“告诉越南,菲律宾他们,跟中国合作才有未来?”


“说是共同开发,对中国来说无非是主导开发和独自开发的事情。”


“为了能源安全各国也需要跟中国合作。”


“越早跟中国合作越划算?”


“是的,中国也下了重注,现在他赢了。2020生产开采,2030商业开采。”


“ 这一把中国赢大了。”


“华生,两本帐,经济帐和政治帐,很多人不知道可燃冰开发技术是中国863计划中重点项目。”


“大忽悠,以前还一直说自己落后别人十几年。”


“马拉松比赛,领先者突然被一名落后十几位的选手超越是什么感觉?”


“福尔摩斯,他一定是打了兴奋剂。”


“对,这个兴奋剂就是中国人的实力和智慧。”


“按时间算,中国人大概试采了一周,正好是一带一路峰会期间。”


“也许这是个巧合,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福尔摩斯大笑着。




故事背景




● 什么是可燃冰?



资料显示,可燃冰的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可燃冰的结构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而甲烷正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这种物质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体,看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可燃冰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有关资料显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由于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气体,因此极易燃烧。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远高于煤、石油、天然气,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避免了最让人们头疼的污染问题。



● 开采难度巨大 大国竞相布局


虽然可燃冰具有燃烧值高、污染小、储量大等特点,但由于其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所以开采难度十分巨大。目前,许多国家也都在积极开展可燃冰开采的尝试。


美国十分重视可燃冰研究,2000年曾通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开发法案》。此后美国能源部多次拨款支持可燃冰研究,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9月,宣布投入380万美元支持6个新的可燃冰研究项目。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12日宣布,正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机构合作,于5月在墨西哥湾深水区开展可燃冰开采研究,11日已经开始了一次钻探。


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4日宣布,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成功从日本近海海底埋藏的可燃冰中提取出甲烷。此次试验开采海域位于爱知县和三重县附近的太平洋近海,估计该海域拥有的可燃冰储量达1.1万亿立方米,是日本天然气年消费量的约10倍。


这是日本第二次开采可燃冰。2013年,日本尝试过开采海底可燃冰并提取了甲烷,但由于海底砂流入开采井,试验仅6天就被迫中断。本次试验持续12天后也因出砂问题中断,未能完成原计划连续三四周稳定生产的目标,12天产气量只有3.5万立方米。


在此背景下,我国又是如何率先攻克可燃冰开采这一难题的呢?据媒体报道,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科学家利用降压法,将海底原本稳定的压力降低,从而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成藏条件,之后再将分散在类似海绵空隙中一样的可燃冰聚集,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水、沙、气分离核心技术最终将天然气取出。


● 领跑“未来能源”探索


在全球各国围绕可燃冰开采利用开展的“竞赛”中,中国能够率先拔得头筹,实属不易。


据国土资源部介绍,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了连续8天稳定产气,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实现了预定目标。这意味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抢占了天然气水合物理论和技术的制高点。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ID:HSYGLGJ)原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