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巧萍:那两个春夏秋冬,把“青年”植根在了我的生命

李巧萍 益微青年
2024-08-24


我是巧萍,江湖人称“李葵花”,是益微青年(EV)2017年西部阳光V行动的志愿者,也是2018年乡村夏令营队长计划的73号“船长”。


现在的我是一位待业青年,在秋招大战中一度屡败屡挫,在抵达未来的路上,我迷失了。


11月17号,支教队队友悟空分享了他“寻业”的四部曲(悟空:以教育为使命,我的“寻业”四部曲),鼓励我通过文字去追溯自己的蜕变。“现在的我配不上过去的成长”,这种感觉让我难过,甚至有一丝悲愤——那个曾经热情满怀、阳光灿烂的自己去哪儿了?我把自己弄丢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宝贝般的记忆被翻了起来,希冀着能再一次探寻并唤醒自己,也想与你分享那样美好的际遇。



作者 | 李巧萍益微青年(EV)老志愿者&月捐伙伴

夏令营虽只有两个暑期,却用长达两年的春夏秋冬,把“独立、自信、有担当”的青年追求,变成一粒种子,种在我的心上。
也是经历了如种子一般扎根、吸水、破土等等过程,我相信——即便乌云蔽日,它终会参天,悦己愉人。

 三次好奇与期待 

一切的开始,是百团大战时,我报名了厦门大学西部梦想社团,它是一家服务西部的教育公益社团,同时我也成为了其西望支教队(EV的合作团队)的队员。
最初要做点有意义的事的模糊想法,碰到了三件事,让我真切地想了解,这件事、这群人、这份业。
队友邵玥梳理了成为队员的经历
第一件,是我作为志愿者协同老社长去中学做公益分享的路上,我看到他全程埋头,专注地温习关于大学生支教的分享稿件。
那天我第一次听他说“永恒瞬间”,我好奇这是一件怎样的事,让他如此认真又积极地准备。
第二件,是社团在清明节组织的一日营活动,把绘本活动带到闽西的乡村小学。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一遍遍震天响的呼噜声,像有一列列火车驶过。半夜被惊醒的我,觉得和18个人睡在同一块地板上可真奇妙。我好奇去到夏令营营地的两周又会产生怎样奇妙的体验。
闽西行团队,趁校内无人时的傻气合影
第三件,是11周年社庆,我采访了第六任社长(《社长专访 | 六载三思心尤向》)。他平静地说,我们西梦就是要培养出一批对社会更有价值担当、能发挥大作用的人。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公益成长可以往长远了看,我好奇这件事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一个夏日 


日复一日,队长唐蜜反反复复地强调什么是乡村夏令营、强调同理心倾听、强调用平等的姿态去看待自己和孩子。汲取的这一切,都加持了我满心欢喜的期待。
西望队在厦大芙蓉隧道的壁画
然而,一个晴天霹雳来了——临行前四天,经历过人事变动后的校方,突然拒绝了我们。
这个消息好像在说,我们的理念与行动,不一定被所有人支持。我曾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件有助人意义的事情,却忽略了,没有谁要理所应当地支持。
在西望前辈们和EV老金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新的合作村小。搭乘28小时的硬座火车,从东南到西北,我们最终邂逅了甘肃省靖远县东升镇柴辛村。
碧云天下,黄土地上,孩子们清亮的眼睛会围着你转,就像那里一片又一片的葵花田会追着太阳,一颗又一颗红灯笼般的圆枸杞会发出光。
校园里能看到日从连绵山脉出的宿舍楼
每一天都充实并快乐着。
有趣的是,在家访路上,我们听不懂老奶奶的方言腔,把“那边有枸杞”听成了“那边有狗要起来”,还担心前方有“恶犬”。
开心的是,分发温暖水杯的第二天,孩子们一进校门就举起它炫耀地说“老师,我带水杯了”,里面装了家长烧好的水。
浪漫的是,吃晚饭时全队围着长桌,要流畅地从1号报数到17号,队长才会喊”三——二——一,开饭!”……

2017年乡村夏令营的浮光掠影(下滑查看)我没有揣着要改变什么的热心来,只是沉浸在每一天,把自己交给这里,和一群孩子学习怎么做自己。
因为在这里,人的眼睛里都是人。
在此身,所见所闻,所欲所念,所感所动,都是一粒种子发芽所渴求的水分。吸取的这一切精华,把我作为青年的根扎了下去——必须做好自己,才能无愧于这一片土地。

 第一次担当 

夏令营的最后一天,队员们陆续被老队长叫到一间空教室谈话,了解每个人对接班的想法。
有意愿的队友因为在社团担任了职务,早被排除,余下无人请缨。考虑到在夏令营期间积极的表现和一向负责的态度,我被老队长信任且鼓励,成为了下一届队长。
起初,我没意识到这份信任的可贵,总想逃避这个位置,以避开可能做不好的结果,为此找来了许多借口。
没有底气。在那之前,我经历过最大的职务,应该是政治课代表,而更早的“管理”经验,是收作业的小组长。
我认为自己一向自卑怯懦,无法做C位人物,抗拒做公众演讲,害怕要独当一面。记得那年暑期实践的总结大会上,我紧张得把背好的稿说得磕磕巴巴,不敢看台下队友,他们眼睛里溢出来的爱之鼓励。
我在2018年做的第七代西望人特辑大家都爱得深沉
满是责任。西望是无数人的骄傲和羁绊,我听过西望人对公益、对夏令营、对团队说不完的故事,我曾在公众号后台收到孩子把过去六年所有队员名字抄录的笔记。
我看着13位队友每个人接人待物都那么厉害,想一想西望前六代人每年创新带来了那么多惊喜,身上像是压着大山,这“完成不了的责任”让我喘不过气来。就像一个刚学了一点凫水的人遇到深海,即便大家都在身旁,依旧彷徨无助。
那时候,负能量积聚在心底,这一份担当让我害怕极了。

 在北京的五天 

转机出现在2018年2月。
“不止仰望、不畏巨浪,无人掌舵的时代,我愿成为船长”,这样一句标语式的文案成了触动我心的力量。
何其有幸,我遇见了EV,在2018年乡村夏令营队长计划。
短短五天的北京集训(《愿做海神,守护你航行 | 2018乡村夏令营队长集训营回顾》),我结缘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尤其是同组的十个大可爱。
第一天破冰团建,我们有了自己的名字——“益68号”,期许着公益之旅一路顺利。我们喊出了口号,“益微为家,为爱出发”。第一次说时,心下觉得有些官方,没想到它却应证了我们一行人的轨迹。
第一晚团建时,“云鹏”在介绍我们的“益68号”
做着EV特色的活动、躲在南锣鼓巷拍营舞视频、待在房间和大家聊团队聊夏令营直至天明……
从来没有想象过人能从早到晚几乎一刻不停地开怀大笑,我们像一群疯子,笑声里是不断释放的压力、感慨遇见的奇妙、纯粹享受的当下。
似乎因为和他们一起,在再认识所做之事、再觉察自我成长时,我发现自己在不断地被重塑,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更愿意真诚、愿意自信、愿意相信、愿意开朗与乐观。

“益68号”这十个名字,是我对队长计划极大的感恩
一个很普通的我,在遇到他们的那刻起,直触心灵地认识到了志同道合与相互联结的力量。
记得某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说,迷茫的时候多出去走走,抬头望天,太阳是西望,大家都是我的星星和月亮,一直陪在我身边。
后来啊,果真这群人一直都在。每次跟大家分享和讨论近况都会被看见与耐心回复。
就像找营地时,玉星为了向我详细介绍学校的情况,分七点陈列了上千字他的观察心得。
结营当日的大合影
也是这五天,我认为自己做不好队长的想法不断被审视。
有感于益68号看见了我们每一位船长,有感于EV的双银哥、晓雯姐、兔子和强子等人干货满满的分享与总是温润的笑容,有感于自身体会到的幸福和成长。
我确认了,这是一件双向奔赴的事情。我并不是要带领团队,而是想邀请更多人体验公益探索与成长的美好。
所谓队长,不必非要展现超强的能力、输出惊艳的内容,这个场域本就是让人一起生长的。
如此,要勇敢担当的芽儿,破土而出了。
我,豁然开朗了。

 七个月疯长 

心态转换后,七个月的筹备与实践里,我开启了西望第八代掌门人的新航程。
我和我队长团的3位伙伴(我们有三位副队,因为不喜欢“副职”的概念,所以把大家统称为伙伴),几乎每周都要熬大夜,为了数不清的例会和活动,叫上老队员和老前辈们,做聊不完的思考和讨论。
一群人笑话说,这个一直坚持十点就睡的人不养生了。熬夜伤身,但我们在一起碰撞出的内容,才是最滋养生命力的。
3月社团分队招新上的队长团4人
《小王子》这书里说,“是你为你的玫瑰所付出的时间,使它显得这样珍贵”。
这些时间里,我们确定了队伍新征程的发展规划,找到了14人,开启了新的共生。我给每个人写了一封信,分享观察、袒露担心并寻求帮助。
更多时候,我是以协作者视角,通过一次次引导使大家认识乡村夏令营模式,理解EV所说的“同理心”、“自我觉察”和“正向表达”。
对队长计划手册、EV推荐书目和诗歌绘本的反复研读,让我一遍遍地强化对夏令营的理解,不断获得新的认知体验。
以至于,当我想给人贴上标签时,《懒惰与愚蠢》就会在脑袋里念经:“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幸运的是,不止我,新西望人们也有所收获。当我汇总大家的个人总结(《2018:我听见花开的声音》)时,我想我做到了,我们都做到了。
驴和兔子的探索像极了队长和队员、志愿者和孩子
细说乡村夏令营,我依然愿称它为“大学生支教”,但前提是,把它理解为社会协同一心支持大学生的再教育。
这份教育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它有其运转的系统。
提供资金和物料支援的基金会等资方,分享探索成果并积极赋能的EV与各个团队,无数个有经历反思的学长学姐,承担安全风险并支持活动开展的校方,增加接送压力和农耕负担的家长,空出假期安排并真心相待的孩子以及支持这些人和组织的人和组织们……
我有幸借队长的视角,窥晓了些这件事背后的无名英雄,感受到了他们那沉默有力的善意。
我想,此事乃,举社会之力,邀各界志士,请乡土与儿童,助青年之成长。
当我有了这样的理解,愈发觉得自己是被机缘眷顾的宠儿,霸占着宝贵的资源,深度参与了两年。
好笑的是,真到了夏令营要结束时,误以为一切美好都将完结的我躲在4楼走廊,怅然若失地哭了出来。
哪里需要难过呢?要知道,我们作为青年的道路,去成长反哺他人和社会的路,明明还长远着呢。

 关于后来,千言万语 

长路漫漫,我更乐于分享、乐于行动。拾起一些微小的果子,在这里想和EV做一次阶段行动报告。
2018-2019学年,去台湾交流,在《幽默表达》课程的期末演讲中,我分享了大学生支教。
这5分钟里,我把自己定位成西望在宝岛的“传教士”,戏谑现场进入了精神控制模式,忽悠大家做出“我真的很不错”的魔性手势,顺带喊了团队口号。如此,我得了全班最高分和最热烈的掌声。
授课老师吴陈祥,他的每堂课都活力满满
2019-2020学年,撰写毕业论文时,我以研究2018年乡村夏令营队长计划之名,访谈了13位船长。
每个人都说到因队长计划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有所收获,12位队长认为它影响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观,过半数的队长后续参加了EV的其他活动。
毕业论文装模做样地套了个理论框架
2020-2021学年,我和2位伙伴用3周时间筹备,发起了社团15周年的工作坊活动(《我们即无限可能 | 第二届梦友会》),支持40余位新老社员共忆自我成长,尝试共议公益社团发展的新可能……
梦友会上的大合影
可惜我还没有找到我的事业与冲动,除了少数几次行动外,这几年容易心神不宁,没有热血沸腾的实感与作为。
无论如何,探寻不止。我想,如我一般,缓慢探寻天命的声音,可能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所幸,乡村夏令营的生长,已经在提升我们的公民素养,就像我们的心更愿意温柔,会在寻常生活里对每个人都有礼貌且发自心底地“谢谢”。
所有这些,结出来的小果,带来的细小的善意和改变,难以量化,但都与你们、与乡村夏令营有关。
希望EV的人儿可以在看到我和无数个我时,嘴角能上扬一下,说:“这个世界因为我们,青年变得更好、更愿意善良地生活了。”

 关于未来,此生无涯 


扎根乡村夏令营,我发现了自己作为“李葵花”的一面——独立、自信、有担当,乐观、真诚、能戏精,喜欢共学共生,渴望向阳而生,期待用行动走向远方。
在读到“利他、利国、自助、助人”和“自我的发展植根于社会和他人的发展之中”(《钱理群:2009年"西部阳光行动"出发仪式演讲》)时,我找到了行事准则。
这份信念是我的定海神针,即便对未来迷茫,我也相信自己不论航向何处,都会心中有光。在乡村夏令营这片丰沃的土壤里,我如获新生,并贪恋上这种状态。
2019年“有担当,更生长”公益论坛上我的关键词笔记
揣着私心,我在2019年参加了在厦门的中国乡村夏令营发展论坛,在2020年听了强子的公益分享、陈丹老师和海豚的疫情行动故事。
而今年的西北青年公益论坛,活动当天虽有事,却还是报名。因为公益就是我的大学,我想回我的母校,我怕忘了初心,怕把自己走丢了——我要回到EV,那植根我心的青年绿植,想持续地吸收养分。
2018年队长计划负责人·EV Crius蒋涛分享的诗歌
因为走过这样的一路,和许多人萍水相逢、擦肩而过,也和许多人相识相知、相交相伴。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去往同一个地方后,也走向了四面八方。
天南海北,EV的青年,想做现代公民的青年,都会在各自的土地上长成大树,只待时间,静候彼此的佳音。
青年于我,播种有始,生长无涯,开花结果自然无涯。
起风了,亲爱的人儿,若能说声“好久不见”,该多幸运。

如果你也相信EV的价值
希望和我们一起支持更多有爱的大学生为乡村孩子带去高质量的服务让这世界有更多独立自信有担当的青年那么欢迎你加入月捐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更多毕业生故事//悟空:以教育为使命,我的“寻业”四部曲民警、教师、公务员,三位小姐姐的毕业第一桶金,竟然都做了这件事!“那个想要挺身而出的我,最后没有睡过去。” 运达:没想到我自己这么“厉害” | EV毕业生故事
编辑:橙子责任编辑:哈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微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